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浙江省湖州市:突出守信激勵應用與治理創新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近年來,浙江省湖州市根據中央一號文件和《浙江省食用農產品生產主體信用綜合監管實施辦法(試行)》等文件精神,精籌劃、探新路、強推進,突出農產品生產主體信用分級歸集共享與應用,突出以信用為基礎的守信激勵應用與治理創新,高標準、高水平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努力形成褒揚誠信、懲戒失信的制度機制,進一步提高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為全面促進鄉村振興夯實基礎。

  聚焦“溯信本質”,提高“立信”站位

  全面提升農安信用體系建設謀劃水平,強化農安信用賦能,不斷推進農安信用體系建設向高質量發展。

  一是強化頂層設計。把農安信用納入湖州市委、市政府創建“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的一項硬性要求,充分發揮農安信用在構建數字農業發展格局、推進網絡化監管的支撐保障作用,扎實推進農安信用工作合力。迭代優化農安信用信息平臺,加強數據應用,1798家包括農業龍頭企業、農民經濟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在內的“三類主體”信用檔案與信息歸集實現“全覆蓋、無死角”。全面推進農安信用培訓、信用承諾、信用修復,信用聯合獎懲,創新信用惠農助農服務,積極推開“農安信用+”應用場景。

  二是強化責任考核。深入實施《2021湖州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考核辦法》,強化信用建設主體責任,按照“分級負責”“管行業必管信用”的原則,把農安信用考核納入一類考核對象,納入對區縣的鄉村振興年度考核體系,分解細化工作任務,確保各項工作落地落實。

  三是強化信用宣傳。充分利用微信、農民信箱、宣傳欄等平臺,廣泛開展各類農安信用知識宣傳普及活動,使農產品質量安全、“農安信用+”深入人心。聯合湖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和湖州海關組織開展了“農安湖州,你我共監管”主題宣傳培訓活動,人民網、湖州電視臺作跟蹤報道。持續推進農安誠信典型選樹活動,引導廣大主體樹立“講誠實重信用守規則”的農業新風尚,提高三農領域誠信意識和信用水平。

  實施“閉環監管”,健全“評信”鏈路

  探索構建閉環監管機制,將“評信、示信、修信”融為一體,形成有力震懾,增強農業主體守法自覺性。

  一是動態數據“評信”。在形成量化評分評級的基礎上,結合日常的網格化監管、生產主體生產行為、監測檢測數據、評優評獎情況等,融入省信用評價平臺,實現實時行業信用評級。目前,湖州農安信用相關數據已全部納入平臺管理,實施動態更新。組建一支由綠色食品辦公室成員、“三類主體”代表、農業標準行業專家組成的新隊伍,以社會監督員的身份參與到信用動態評價工作中。

  二是依法公開“示信”。依法規范信用信息歸集、共享、公開范圍,打通省、市涉農經營主體信用信息數據流,依托“信用湖州”公眾平臺設置信用查詢、信用動態、信用公示等欄目,將生產經營主體信用等級信息、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雙公示”等信息及時向社會公布,暢通“12345”涉農投訴舉報渠道,引導社會各界參與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監管。

  三是全力助推“修信”。加強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權益保護。進一步完善信息查詢日志和賬戶設立審查機制,牽頭對湖州市農業農村局五年內作出的行政處罰對象開展信用修復工作,召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信用修復培訓班,為18家失信主體20個失信事項開展信用修復工作。

  依托“政策杠桿”,實施“用信”獎懲

  注重在融入產業發展、拓寬服務渠道上做“加法”,優化農安監管激勵環境,加強對失信行為懲戒約束,努力形成獎優罰劣的良好信用監管格局。

  一是深化金融服務。聯合中國農業銀行湖州分行制定《關于進一步深化金融服務加快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確保農業生產主體憑借良好信用等級享受貸款利率、額度等方面優惠,滿足生產經營資金需求,農業生產主體憑借良好信用等級可貸到300萬元生產經營資金。

  二是融合產業發展。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結果與農安信用相結合,實施與扶持補貼、評優評先、試點示范、創建認定、品牌推選等工作“五掛鉤”,對連續兩年常規藥品檢測超標或發生1起檢測出違禁藥物的,一律取消其相應優惠政策,撤銷農業主管部門授予的榮譽稱號。

  三是推開獎懲激勵。大力推動“信用+農業標準”推廣示范應用,對信用度相對較高、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績效評價達到A級、B級生產主體,每個評價周期分別給予一次性5萬、3萬元獎勵,并適當降低抽檢比例和巡查檢查頻次。對列入嚴重失信名單的主體,不受抽查比例和頻次限制,限制農業主管部門給予的行政便利措施。

  (來源: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