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江西省鄱陽湖畔的都昌縣有著“中國淡水珍珠之鄉”的美譽,小小珍珠綻放出奪目的光芒,照亮了當地農民創業致富的道路。
都昌縣是全國聞名的珍珠大縣,依靠科學養殖、調整產業結構、完善產業鏈等措施,珍珠產業遠近馳名。2019年全縣養殖珍珠產值達到2億元,珠貝加工業總產值約5.8億元,珠貝產業總產值8億元,出口創匯超過3000萬美元。值得一提的是,都昌縣原是江西省貧困縣,1999年人均年收入僅為800元左右,而現在達到了2400多元,增長了3倍。這要歸功于都昌縣淡水珍珠養殖、加工、銷售全產業鏈的形成,帶動了漁民增收,并在促進禁捕退捕漁民轉產就業和產業扶貧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珍珠產業規模全國領先
2019年,都昌縣珍珠養殖面積約1.5萬畝,2019年珍珠產量為42噸(其中,超大珍珠12噸),約占江西省淡水珍珠總產量的19.2%,占全國淡水珍珠總產量的6.8%。都昌珠貝文化產業園是集產品研發、標準檢測、生產銷售、文化體驗為一體的珠貝類產業發展集群,主要生產珍珠核、貝殼工藝品、貝殼裝飾品等,當前入駐規模型加工企業19家,產品暢銷到日本、新加坡、意大利、西班牙、法國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實現年產值6億元。2019年,都昌縣珠核、貝類工藝品和貝類裝飾材料的加工產量分別達100噸、5000萬件和200萬平米左右。貝類工藝品、貝類裝飾材料線上營銷勢頭良好,實現營銷收入0.2億元。
政府支持珍珠產業發展
都昌縣政府高度重視珍珠產業發展,出臺了支持珍珠產業發展的相關文件,從用地、稅收以及勞動就業等方面給予優惠,有效促進了珍珠產業可持續發展。各級珠貝行業組織在政府的指導下,匯聚行業力量,在標準制定、技術培訓、市場推廣等方面團結一心,不懈努力,打開了市場,換來了口碑,為產業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品牌建設助力產業發展
都昌縣注重品牌建設,早在2005年就被中國水產流通及加工協會授予“中國淡水珍珠之鄉”的秒號。經過16年艱苦卓絕的努力,都昌珍珠已經成為一張閃亮的名片,被消費者熟知和喜愛。都昌縣通過參加國內外知名展會,借助新媒體等多種渠道對產品進行營銷推廣,舉辦珠貝特色文化活動,培育了“兆駿”“貝殼龍”“卡諾莎”“貝景”“鄱湖珍珠”等企業品牌。都昌縣周溪鎮虬門村榮獲“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稱號。
科技創新驅動產業發展
都昌縣依托相關科研院所,建立了產、學、研三位一體的研發體系,不斷進行產品創新和工藝革新。自主研發的正圓形超大淡水有核珍珠養殖填補了國內空白,創新超大珍珠養殖技術及先進插片技術,不斷提高珍珠品質,實現了15毫米以上超大優質珠產量大幅提升。大力推廣淡水珍珠生態養殖技術和綠色養殖模式,有效帶動產業轉型升級。
都昌縣歷史悠久,文化璀璨,是江西18個文明古縣之一。利用天然優勢水資源,科學引導農民發展淡水珍珠養殖加工業,帶動當地漁民轉產上岸、增收致富,這是都昌縣踐行“兩山理論”而選擇的生態富民產業。都昌珍珠將不負眾望,綻放更加璀璨的“致富”光芒。
(作者單位: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農產品加工工程研究所)
欄目指導單位: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