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我國高原夏菜市場與產業調查分析報告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山東農業大學大數據研究中心 字號:【

  我國高原夏菜以綠色、健康、安全及原生態優良品質深受消費者喜愛,產地由最初的甘肅蘭州及周邊區域,已擴展至甘肅、青海、寧夏等省區。高原夏菜以鮮菜消費為主,同時伴有速凍蔬菜、脫水蔬菜、蔬菜汁、蔬菜粉及膨化蔬菜等初加工產品。與其他競爭性作物相比,高原夏菜具有高成本、高收益特征。

  我國高原夏菜以綠色、健康、安全及原生態優良品質深受消費者喜愛,種植廣泛分布于寧夏、甘肅及青海等區域。山東農業大學調研組對我國高原夏菜產業近年發展情況進行調研。從生產狀況看,2015—2019年,高原夏菜主產區種植規模和產量逐年遞增,主產區種植面積從791萬畝增加至910萬畝,產量由1823萬噸增加至2750萬噸。從消費情況看,高原夏菜以鮮菜消費為主,同時伴有速凍蔬菜、脫水蔬菜、蔬菜汁、蔬菜粉及膨化蔬菜等初加工產品。從市場運行情況看,2015—2019年,高原夏菜年均價格相對穩健,每年月均價格周期性波動。從成本分析看,種植成本逐年上升。從收益分析看,高原夏菜收益明顯高于小麥、玉米、馬鈴薯等競爭作物。

  高原夏菜產業發展現狀

  高原夏菜種植區域和種植面積逐年遞增,產地由最初的甘肅蘭州及周邊區域,已擴展至甘肅、青海、寧夏等省區。

  2015—2019年,高原夏菜主產區產量也在逐年遞增,其中2018年增幅最大,其他產區產量略有增長,產量相對穩定。

  主產區核心種植區主要集中在甘肅省河西走廊、沿黃灌區、涇河流域、渭河流域和徽成盆地五大蔬菜優勢產區。寧夏主要集中在銀川市、石嘴山市、吳忠市和中衛市等。青海主要集中在東部農業區的湟水流域、黃河谷地和柴達木綠洲農業區。

  高原夏菜主產區核心種植區分布

  高原夏菜多以散戶種植為主,也有少量企業規模種植直供粵、港、澳。蘭州作為核心產區,正逐漸形成“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生產經營模式,產業規模化程度不斷提升。

  高原夏菜品類繁多,大約有20多種作物,200多個品種。作物種類有甘藍、花椰菜、西蘭花、胡蘿卜、綠蘿卜、大白菜、西芹、毛芹、娃娃菜、辣椒、茄子、青筍、紅筍、架豆、西葫蘆、番茄、大蔥、芫荽、油菜、小白菜等20多種,其中甘藍“中甘17號”“中甘21號”,白菜花“巴黎雪”“雪潔”,青花菜“綠洲”“綠奇”,辣椒“民欣早椒”“隴椒2號”,菜用豌豆“臺中13號”“臺中11號”,娃娃菜“春玉黃”等品種備受市場歡迎。

  隨著“一帶一路”的發展,近幾年部分高原夏菜也出口泰國、吉爾吉斯斯坦、法國、阿聯酋、荷蘭等國,出口種類包括鮮食或冷藏的辣椒、洋蔥、番茄等。流通以生鮮或簡單包裝鮮菜為主,少部分是速凍蔬菜、脫水蔬菜及膨化蔬菜等初級加工品。整個產業已形成大宗菜簡易包裝加冰汽運、加工精細菜鐵路快運、出口菜冷柜冷鏈運以及高檔葉菜類空運的四大貯運體系。物流運作模式主要包括“農戶—農村經紀人—加工企業—物流中心—銷地批發市場—消費者”和“承包人—加工企業—物流中心—銷地批發市場—消費者”兩種,“合作社—物流中心—銷地批發市場—(超市、餐飲企業、農貿市場)—消費者”模式也不斷發展壯大中。

  甘肅銷往省外的量約占全省高原夏菜總產量的67%左右。從近年來甘肅省高原夏菜出口額來看,蔬菜種子出口額最高,其次是干扁豆和干蠶豆。

  與其他競爭性作物相比,高原夏菜具有高成本、高收益特征。高原夏菜受人工成本、生產資料成本影響,畝成本、畝收益和凈利潤明顯高于小麥、玉米、馬鈴薯等競爭作物,高原夏菜每畝凈利潤分別是小麥、玉米和馬鈴薯的2.7倍、3.5倍和2.6倍。

  高原夏菜產業發展前景展望

  近年來,高原夏菜消費需求穩定增長,“一帶一路”、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以及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流通體系建設的推進,都將給高原夏菜產業帶來更多需求。

  高原夏菜主產區通過實施“名牌戰略”,引導一批高原夏菜專業合作組織創建品牌,催生了“金昌高原夏菜”“金張掖高原夏菜”等地方知名品牌,以及“寧夏菜心”“永昌胡蘿卜”等區域特色品牌。

  高原夏菜市場流通體系建設不斷強化,完善冷鏈貯運體系,建立集生產、冷鏈、銷售于一體的產業集群,形成了“市場牽企業、企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高原夏菜產業化格局,產業鏈條漸趨完善。

  高原夏菜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產業集約化、組織化程度低。現階段高原夏菜多以分散經營為主,蔬菜產品競爭力不足,而從事高原夏菜經營的龍頭企業規模小、實力弱、風險承受力低,制約了高原夏菜產業的發展。

  蔬菜加工能力不足,由于自然資源、銷售市場、冷藏物流及收儲加工技術等客觀條件限制,高原夏菜加工產業鏈條短、加工品種數量少、加工率與加工層次低,嚴重影響了產業競爭力。

  尾菜利用率低,資源浪費嚴重。高原夏菜在采收、加工、運輸、銷售等環節產生大量蔬菜垃圾,腐爛變質,造成資源浪費與環境污染。尾菜回收利用不足已成為高原夏菜產業持續發展的重要問題。

  由于高原夏菜產業缺乏整體布局規劃,上市品種和時間過于集中,農民種植存在盲目性,加之種植戶對市場需求把握不準,易導致上市品種和時間過于集中,市場風險大。

  政策措施建議

  提升品牌影響力,拓寬銷售渠道。立足品牌建設,從品種篩選、種苗繁育入手,逐步建設高原夏菜標準化種植園,重點發展無公害、綠色和生態有機產品,提升品牌內涵。線上線下結合,拓寬銷售渠道,擴大銷售范圍。

  加強宏觀調控,提高精深加工能力。通過財政資金引導,積極扶持市場帶動力強、發展前景好、效益突出的龍頭加工企業,積極發展蔬菜汁飲料、蔬菜粉、蔬菜罐頭等加工制品,豐富加工種類,提高加工比例,提升高原夏菜產品附加值。

  加強科技支撐力度,提高尾菜利用率。加強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研發的市場需求導向意識,加大科技支撐力度,從尾菜飼料化、肥料化、基質化、原料化和能源化等方面入手,制定不同種類、分級及來源的尾菜循環利用方式,提高尾菜利用率。

  加強產業大數據服務體系建設,提升信息服務能力。利用大數據等信息化手段,保障產業鏈信息暢通。通過發展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積極推進連鎖配送、市場直銷、凈菜上市、網上營銷等多元化的銷售模式,完善市場體系建設,打通產銷信息瓶頸,指導高原夏菜有效供給。

  (報告撰寫人: 張艷,山東農業大學農業大數據研究中心副教授 ;柳平增,山東農業大學農業大數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研究小組成員:于群,王秀麗,張超,宋云勝,喻杰, 宋成寶)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