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我國向日葵市場與產業調查分析報告
時間:2022-02-16 15:48:12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內蒙古自治區向日葵協會 字號:【

  近20年來,我國向日葵種植面積先減后增,技術進步帶動單產和總產增加,區域集中度不斷提高。葵花籽產品消費需求持續增加,與國際市場貿易活躍度顯著提高。當前產業發展還存在種子市場亂雜、生產效率偏低、精深加工發展相對落后以及供需結構錯位等問題,同時還面臨生產、市場以及貿易等多重風險。促進產業發展還需在優化區域布局、補齊產業發展短板、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以及構建長效扶貧增收機制等方面發力。

  向日葵產業發展現狀

  面積波動下降,產量總體增加。我國向日葵種植規模在經歷了縮減、恢復、再萎縮的階段后,2000—2006年,向日葵種植規模從1229.03千公頃波動下降至781.28千公頃,至2016年恢復增長至1278.93千公頃,近年間再度萎縮,至2018年降為921.35千公頃。在技術進步帶動下,向日葵單產水平不斷提高,帶動總產波動增加。2000—2018年,向日葵單產增長了70.3%,達到180.47千克/畝。向日葵總產增加了27.6%,達到249.42萬噸。目前,內蒙古、新疆是向日葵兩大主產區,產量占比分別為59.16%和16.43%。

  葵花籽消費顯著增加,以食用消費為主。2013/2014—2019/2020年度,我國葵花籽消費總量從191.1萬噸增至307萬噸。其中,食用消費從156.3萬噸增加至216.0萬噸,壓榨消費從34.8萬噸增至91.0萬噸。從消費結構來看,食用消費占比波動下降,2013年以來從81.8%降至70.4%;油用消費占比則相應明顯增加。葵花籽加工企業主要分布于主產區和東部沿海地區。總體來看,大型葵花籽加工企業數量相對較少,加工產品附加值總體不高,深加工類型的企業仍屬少數。

  葵花籽貿易量持續增長,貿易順差特征明顯。2001—2018年,葵花籽貿易總量從4.32萬噸增至60.25萬噸,年均增長16.8%。其中,進口從0.39萬噸增至13.9萬噸,年均增長23.4%;出口從3.93萬噸增至46.35萬噸,年均增長15.6%。葵花籽是我國油料中少有的貿易順差產品。2001—2018年,葵花籽凈出口量從3.56萬噸增至32.45萬噸,凈出口額從0.12億美元增至5.2億美元,由于全球葵花籽產出主要以油用葵花籽為主,我國食用葵花籽在國際市場上具備明顯的競爭優勢。中國葵花籽出口輻射較廣,主要出口國包括土耳其、埃及、伊朗、伊拉克、緬甸等國家,出口占比分別為23.90%、17.75%、15.41%和10.63%。進口方面,哈薩克斯坦是我國第一大葵花籽進口來源國,自哈進口葵花籽占比高達97.58%。

  國產油葵收購價格先降后升。2014—2017年,國產油葵價格持續降低,從4597元/噸降至3869元/噸,降幅高達15.84%。價格下跌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全球范圍內向日葵播種面積大幅增加,油用葵花籽產量不斷增長,供給處于寬松格局;二是中國進口葵花籽油和油用葵花籽不斷增加,受國際市場價格持續處于低位影響,國產油葵價格也大幅下降。2018年以來,國產油葵收購價格穩步提升,從4351元/噸上升至2019年的4756元/噸,同比提高9.33%。

  向日葵產業發展前景展望

  生產能力有望進一步提升。資源約束條件下,向日葵種植面積大幅增長的空間十分有限。但目前我國向日葵單產僅為2707千克/公頃,居世界第11位。未來隨著我國向日葵育種研發和田間栽培管理技術不斷取得進展,向日葵單產有望繼續提高,產能相應能持續提升。

  消費總量繼續增加,消費結構進一步優化。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健康消費意識提升,消費者對多元化優質化食品和油脂的消費需求進一步增加,向日葵作為食用葵花籽休閑產品和優質食用植物油的重要原料來源,消費總量將繼續增加。

  產需缺口繼續擴大,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日趨密切。我國葵花籽原料和油脂進口規模逐年增加,哈薩克斯坦、烏克蘭以及俄羅斯將是我國葵花籽和油脂重要的貿易伙伴國,“一帶一路”倡議深入推進背景下,我國與沿線國家的貿易將更趨活躍。

  向日葵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種子市場多亂雜問題突出。根據國家特色油料產業技術體系產業經濟研究團隊調研,150個示范縣域內種植向日葵品種數量最高達31個,單一品種使用占比超過60%的縣僅有16個,占監測縣(42個)比重為38.1%,品種一致性高達100%的僅有4個縣。

  生產標準化、機械化水平較低。目前,主產區不同經營主體田間管理措施差異較大,產出的葵花籽品質差異也較大。與大田作物相比,向日葵機械化水平總體偏低,導致生產對人工依賴極高,生產效率總體偏低。

  精深加工發展相對滯后。葵花籽及油脂加工企業多分布在內蒙古、新疆等主產省份以及東部地區。大部分企業加工技術和設備有待改進,普遍存在產品單一、包裝檔次不高,缺乏高技術產品,產業鏈較短等問題。

  產業供給結構性矛盾突出。突出體現食用葵花籽出口不斷增加,但油用葵花籽及油脂缺口較大。2003—2018年,我國食用葵花籽出口總量7萬噸增至46.3萬噸,但葵花籽油進口量增長近20倍,從3.6萬噸增長至70.3萬噸。未來國內缺口將會繼續增大,對國際市場依賴度也將繼續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會加劇產業面臨的貿易風險。

  向日葵產業發展建議

  合理引導優勢產區產業發展,優化產業布局。積極引導和促進內蒙古、新疆等優勢區向日葵產業發展壯大。內蒙古和新疆是我國向日葵最大的兩個主產區,兩省在土地資源利用、光熱條件、種植模式以及機械化利用方面均具有突出優勢,未來應作為我國向日葵重點發展地區,在財政資金支持、基礎設施建設、經營主體培育、產業發展壯大等方面予以優先考慮。

  補齊向日葵生產短板,提升綜合生產效率。一是重視向日葵新品種的選育、病蟲害防治和配套栽培技術的研發,加快高產優質專用向日葵新品種、適宜機收品種的選育、登記和推廣應用,加強新品種引進、選育的工作力度,促進向日葵生產成本的降低和單產水平的持續提高。二是加強向日葵種子市場經營規范管理,逐步改善種子多亂雜等現象。三是加強對生產過程、生產投入品和產品質量的監測,全面提高葵花籽原料標準化和質量安全水平質量。

  加強新產品開發和資源綜合利用,全面提升產業綜合產值。一是適應消費升級的需求,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葵花籽食品和油脂新產品的開發,引進加工新工藝、新設備,加強產品的精深加工和開發,積極拓展產品市場。二是加強向日葵生產加工副產品的綜合利用,特別是葵花籽粕、葵花盤等高蛋白含量副產品的開發和再利用,深入挖掘產品附加值,全面提高產業綜合效益。三是加大資源整合,實施品牌化發展戰略。通過資產重組和結構調整,支持一批科技含量高、生產技術強、市場前景好的企業,形成品牌效應,擴大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力。

  構建資源貧瘠地區向日葵產業發展長效機制。向日葵抗旱性強、耐鹽堿性強和廣適性的特點決定了主產區多集中在貧困和發展相對落后的地區,發展向日葵產業并構建長效可持續發展機制尤為重要。一是在資源貧瘠適宜種植向日葵的地區建設一批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加強農田水利設施、良種供應設施、技術服務體系、質量檢測體系和機械化作業服務體系等建設。二是建立向日葵生產風險保障機制。探索信貸和農業保險等政策服務,完善重大自然災害保險以及重大病蟲害補償等政策,減少因病蟲漬澇災害造成的損失,降低生產經營風險系數,提高優勢地區農戶生產積極性,保障產量的穩定增長。提升農田耕地質量,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增強防災抗災能力。

  (報告撰寫人:陳海軍,內蒙古自治區向日葵協會秘書長)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