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2021中國·蘇州陽澄湖大閘蟹開捕節在蘇州工業園區唯亭陽澄湖畔舉行。受疫情影響,此次開捕節采用線上云開捕形式。
豐收的喜悅
“今年氣候條件好,對大閘蟹的生長有利,3兩母4兩公以上大蟹數量較去年有所增加,又是一個豐收年。”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姚水生表示。
當天上午,隨著一聲令下,16艘開捕船伴隨著激揚浪花和歡快笑聲,揚帆起航,橫穿水面,開始了陽澄湖圍網捕蟹之旅,也標志著2021年陽澄湖大閘蟹正式開捕。
第一簍大閘蟹返程收網回來,只見一只只肥美壯碩的大閘蟹,有如“鐵甲將軍”般,在觀蟹池中張牙舞爪。
根據蘇州市農業農村局抽測數據分析,全年大閘蟹產量預計在10940噸左右,比去年提高600噸。其中,圍網養殖區養殖面積1.6萬畝,產量1575噸左右。沿湖高標準池塘養殖面積7.26萬畝,產量9365噸左右。
養蟹人的堅守
如何實現陽澄湖大閘蟹豐收又增收,是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必須面對的重要問題。
蘇州自古就有“蟹出唯亭”的說法。蘇州工業園區唯亭街道是典型的江南魚米之鄉。陽澄湖總水面18萬畝,湖中縱列沙埂2條,將陽澄湖分為東、中、西3湖,其中,唯亭街道大閘蟹圍網養殖面積占陽澄湖圍網面積的31.3%,涉及884戶大閘蟹養殖戶。所轄陽澄東湖和中湖水域方圓百里,湖面開闊、碧波蕩漾、水草豐茂,是螃蟹生長的最佳自然場所和天然“運動場”。
陽澄湖清水大閘蟹之所以聲名遠揚,不僅借了陽澄湖獨特的自然優勢,更離不開一代代養蟹人,在大閘蟹產量、品質保障上為“蟹”堅守。
近年來唯亭堅持科學化、標準化、生態化養殖模式,人工放流蟹苗,不斷增殖螃蟹資源,推進陽澄湖生態養殖與水域保護協調發展,成立陽澄湖水源地保護區域黨建聯盟養殖的規范化,提升了湖區管理水平,保障了陽澄湖大閘蟹的品質,既保千年傳承,又護一湖清水。
為確保陽澄湖大閘蟹的品質,唯亭組建成立了“唯唯亭亭”陽澄湖大閘蟹專業合作社,以“唯唯亭亭陽澄湖大閘蟹合作社”為依托,成立“蘇州工業園區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加強大閘蟹養殖銷售的行業管理,保證陽澄湖大閘蟹的健康發展。
大閘蟹的新“身份證”
近年來,每到螃蟹上市季,市場上便充斥著大量的“陽澄湖”大閘蟹,但是真是假,讓消費者犯了難。如何讓消費者購買到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呢?
開捕節現場發布了2021陽澄湖大閘蟹新版防偽鎖扣。除了在陽澄湖大閘蟹新版“鎖扣”上有醒目的“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圖案和查詢號碼外,今年蟹扣可跟去年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記者看到,從外表上看,去年的蟹扣是紅色和綠色,今年的蟹扣顏色,變為玫紅色和藍色。其中,藍色代表池塘高標準養殖的大閘蟹,玫紅色代表湖區養殖的大閘蟹。
“大閘蟹身上佩戴的蟹扣一年一換,每年都不同。”姚水生表示。為了防止市場上充斥的假陽澄湖大閘蟹,當地給大閘蟹身上佩戴蟹扣,同時為了防止被人模仿、復制,當地每年都會更換佩戴在大閘蟹身上的蟹扣。每年的開捕節統一發布蟹扣。
“只有等到開捕節當天現場,才會知道當年蟹扣的具體樣子。”發放蟹扣的數量也是按照養殖面積來確定的。每畝螃蟹只發放600個蟹扣,以保障消費者買到正宗的大閘蟹。
百姓的富民產業
如今,大閘蟹不僅成為當地10萬蟹農的富民產業,而且還帶動沿湖當地的就業。
“每年從9月到12月,沿湖在家五六十歲的中婦女,他們會專門雇來捆大閘蟹,幾個月下來,差不多能掙5萬?6萬塊錢。”陽澄湖大閘蟹協會秘書長陸彬表示。
開捕的第一簍大閘蟹,將通過順豐快遞發往消費者的手中。順豐快遞李佳介紹,今年順豐在陽澄湖當地,配備了大閘蟹專用貨機、增加了高鐵直達以及全程冷運車資源,設立了優先中轉通道,依據生鮮寄遞保鮮服務標簽,24小時全程路由監控。實現三網一體,全面保障大閘蟹鮮活寄遞。
大閘蟹吃法講究。錘、鐓、鉗、匙、叉、鏟、刮、針“蟹八件”自然少不了。
“事實上,吃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不蘸醋更妙,蟹肉有點兒甜津津,此是本色。”姚水生表示。
從9月22日開捕后,美味的陽澄湖大閘蟹會陸續上市。國慶前后,批量上市。
尋一個周末,約三五好友,美酒一壺,慢慢品嘗……
欄目指導單位: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 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