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由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促進司指導、中國農村雜志社主辦的2021“農遺良品”優選計劃新聞發布會在北京成功舉辦。原農業部黨組成員、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會長張玉香,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促進司司長李偉國,中國農村雜志社黨委書記、社長雷劉功,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資源生態與生物資源研究室主任閔慶文等出席活動。
李偉國指出,2012年以來,遵循在發掘中保護、在利用中傳承的方針,農業農村部啟動了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發掘認定工作,已分5批認定了118項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目前,第六批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21個候選項目已經公示,后續經過綜合評估,將公布認定結果。他強調,農業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要努力使農民在精神和物質層面得益,一方面要深入發掘利用農業文化遺產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賦予新的時代內涵,使之在凝聚人心、教化群眾、淳化民風中發揮重要作用;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利用農業文化遺產多樣化的特色資源優勢,使之在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促進農民增收中發揮積極的作用,讓遺產地農民在家門口就業增收致富。
自2019年以來,中國農村雜志社在《農產品市場》雜志上開設農遺良品專欄,并通過中國農村網、中國農業農村市場信息公眾號進行系列宣傳各地農業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農村雜志社組織發起2021“農遺良品優選計劃”,目的就是宣傳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價值和意義,用傳媒的力量帶火農業文化遺產地的農產品,促進鄉村振興,帶動鄉村產業持續富民強村,不斷挖掘農業文化遺產的價值,傳承和保護好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據悉,本次活動將在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促進司的指導下,通過組織上報、專家審核、舉辦“農遺良品”消費者品鑒活動、線上投票等多個環節,從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錄中遴選出2021“農遺良品”十佳品牌、2021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十佳傳承團體、2021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十佳旅游線路。
發布會上,浙江青田稻魚共生系統、章丘大蔥栽培系統、肥城桃木雕刻民俗作為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及“非遺”代表性品牌進行了現場推介。
會議同期,阿聯酋2020迪拜世博會中華文化館農業品牌周啟動儀式也正式舉行。阿聯酋2020迪拜世博會中華文化館館長宗志泉在致辭中表示,阿聯酋2020世博會中華文化館展覽活動已于10月1 日在阿聯酋迪拜隆重開幕,此次世博會有 190 多個國家參展,預計接待游客約2500萬人次。
世博會歷史悠久、規模宏大,被譽為匯聚經濟、文化、科技的奧林匹克盛會。這是中國首次以文化為主題獨立建館,也是中華文化館走向世界舞臺的首秀。中華文化館以“推動文化交流、共謀合作發展、實現互惠共贏”為宗旨。以弘揚和傳播中華優秀文化為己任。中華文化館農業品牌周將為中外農業品牌提供國際化機遇和服務平臺,與大家一道,以文化架起民心相通的橋梁,助力中國優秀農業文化、農業企業、農業品牌走出國門、服務全球、影響世界。
中華文化館農業品牌周組委會主任劉鑫淼介紹,2020迪拜世博會中華文化館農業品牌周系列活動將開展“傳統文化優秀品牌”“農產品地理標志優秀品牌” “區域經濟優秀品牌”“農業龍頭企業優秀品牌”“綠色食品(有機產品)優秀品牌”的評選與推介活動,發布2020迪拜世博會中華文化館農業品牌周世博優品品牌名錄,通過“講好中國故事 推廣民族品牌”,以2020迪拜世博會中華文化館農業品牌周為交流平臺,共同推動中國地方文化、文化企業和優秀產品走向世界。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