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周期”是價格對養豬業資源配置進行調節的一種表現。市場調節過程中,出現一些合理波動屬于正常現象,但如果生豬產能大起大落,不僅給養豬業帶來損失,也不利于經濟社會穩定發展。
2019年4月份以來,受非洲豬瘟疫情沖擊以及一些地方不當禁養限養等因素影響,我國生豬生產嚴重滑坡,豬肉價格大幅上漲,同時也帶動了其他食品價格上漲,給保障基本民生、穩定消費物價水平、促進經濟平穩運行帶來較大壓力。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豬穩產保供工作,各有關部門和各地區加強組織協調,采取了一系列務實管用的政策措施,千方百計恢復生豬生產。目前,生豬產能已經完全恢復。今年隨著生豬產能恢復良好,市場供應又出現階段性過剩,豬價大幅下挫,導致養殖戶深度虧損,養殖企業“壓力山大”。
熨平“豬周期”,確保豬市平穩運行,提升產業素質,既讓老百姓吃上價格合理的肉,也要調動養殖戶的積極性,需要充分發揮政府和市場兩只手的作用。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