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福建省龍巖市武平縣的百香果又迎來一個豐收年。近日,走進武平萬安捷文村百香果育苗基地,“新農人”王煒正借助直播平臺給粉絲推薦武平百香果。“直播這塊,平均下來一個月大概有100多萬元的成交額。” 王煒說。
電商直播間一派火熱,這些“氧吧”里的果實很快就會通過快遞物流輸送到各地,走進消費者的果籃,喚醒人們的味蕾。
如今,放眼閩西大地,農民朋友借助互聯網,紛紛把直播間搬進自家果園和農田,把直播做成一種“新農活”。龍巖農產品正搭上“互聯網+”的高速列車,讓“出村進城”更暢通便捷、讓產銷對接更快速精準。
為進一步發揮“互聯網+”的優勢,推動農產品產得優、賣得出、銷得好,日前,龍巖市農業農村局、市發改委等多部門聯合印發《“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實施方案》,充分發揮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輻射帶動作用,以縣為單位,全面推進全市“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建設,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根據《實施方案》,到2022年底,龍巖市力爭實現每個縣(市、區)至少培育1個以上具備一定產業化、規模化基礎的重點優質特色農產品,形成1條產銷一體化農產品電商供應鏈,全市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年均增長10%以上等目標任務。
“龍巖市將通過實施加強農產品生產體系建設、推進農產品產地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農產品物流體系建設、完善農產品網銷體系和實施多元化市場主體培育行動五項重點任務,來實現《實施方案》提出的總體目標。”龍巖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根據《實施方案》,在農產品生產體系建設方面,著力推進農產品生產信息化市場化,助力各類市場主體精準安排生產經營、生產適銷對路的優質特色農產品;推進農產品生產標準化規模化,提升優質特色農產品持續供給能力;加快現代信息技術和裝備在農業生產全過程的廣泛應用,推進農業生產機械化智能化;深化開展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工作,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化;加快“紅古田”字號農產品品牌培育,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市場競爭力。
在建設農產品產地基礎設施方面,大力實施數字鄉村發展戰略,不斷完善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支持農產品產地商品化處理設施建設。
在建設農產品物流體系方面,深度整合現有物流資源,提高農村物流網絡連通率和覆蓋率,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加快推進冷鏈配送設施和冷鏈物流資源交易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加快完善農產品市場體系,構建本地化、連鎖化、信息化的農產品流通網絡。
在完善農產品網銷體系方面,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建設,構建現代農村市場體系和網絡銷售服務體系,推進電子商務與農產品生產加工、鄉村旅游、鄉村文化等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并著力推進農村“雙新雙創”。
此外,《實施方案》還提出要實施多元化市場主體培育行動,培育一批農商對接、農超對接的骨干企業,大力實施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培育工程,推動多元化市場主體共同發展。與此同時,培育農村網絡應用人才,讓手機成為“新農具”,直播成為新農活。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