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抓住“鉆石期”走好品牌路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王小川 字號:【

  不平凡的2020年已經過去,充滿希望的2021年已經到來。回望“十三五”,我國品牌農業發展漸成燎原之勢,在農業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中扮演著愈發重要的角色。在剛剛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令人鼓舞。可以說,我國農業品牌發展迎來了“鉆石期”!

  推動快速發展 營造良好氛圍

  認識是實踐的先導。在農業生產還處于“以量取勝”“廣種多收”的粗放時期,對于什么是農業品牌,為什么要發展農業品牌,很多“三農”工作者缺乏清晰的認識。從起步時的篳路藍縷到如今的群英薈萃、群芳爭艷,我國農業品牌走過一段不平凡的發展歷程。現如今,關于什么是農業品牌、為什么要打造品牌之類的疑問越來越少,社會各界對如何打造品牌、如何運營好品牌的認同與日俱增。

  走進街頭巷口的水果超市,平谷大桃、秭歸臍橙等各類精品水果琳瑯滿目;打開購物網站點擊鼠標,潛江龍蝦、大通牦牛就來到消費者的餐桌。品牌農產品在滿足消費者味蕾的同時,也在市場上顯現出極強的競爭力。可以說,品牌就是農產品品質的保障、信譽的凝結,幫助農產品在萬千競爭者中出于其類、拔乎其萃,贏得消費者和市場的認可。

  走品牌強農之路,要突出農業品牌化,打造高品質、有口碑的農業“金字招牌”。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業農村部會同各地大力實施品牌強農戰略,引領打造了一大批立得住、叫得響、信得過的知名農產品區域品牌、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農業品牌溢價效應逐步顯現,形成了全國推進、多點突破、全面開花的發展格局。

  走在品牌路上,農業大有希望,品牌農業的強勢推進帶動特色產業快速發展。甘肅省立足寒旱資源稟賦和獨特地理區位,發展特色絲路寒旱農業,大力培育“甘味”農業品牌。云南省積極打造云茶、云花、云果等“云系”特色品牌,引領高原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

  隨著品牌農業建設在神州大地如火如荼般開展,各地農業品牌建設逐步走向縱深。深入挖掘歷史典故、名人軼事、飲食文化等題材,靈活運用傳統工藝、創意設計、民事體驗等方式,積極促進農業產業發展與重要文化遺產、民間技藝、鄉風民俗的融合……農業品牌的內涵和底蘊不斷豐富,極大地增強和提升了農業品牌的競爭力。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經開啟新階段、進入新征程,農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加快實施品牌強農戰略已經成為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提升農業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夯實建設基礎 蓄積發展后勁

  “十三五”期間,我國農業品牌建設力度空前,進程加速,受到高度關注,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協同發展,強勢品牌嶄露頭角,知名度和影響力有了大幅提升,形成了政府強力推動、企業主動創建、社會積極參與的良好局面。

  2017年,全國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和農業品牌創建推進工作會上提出,農業品牌創建是全局性戰略性工作,要用品牌覆蓋農業全產業鏈條,促進農業質量效益全提升。按照全產業鏈推進、全價值鏈提升的思路,農業農村部加強政策創設,推動農業品牌建設與重大項目融合,推動園區建設品牌、支持主體創建品牌、強化加工提升品牌、暢通流通保障品牌,為塑強中國農業品牌提供有力支撐。

  精準扶貧靠產業,產業扶貧靠品牌。在脫貧攻堅決勝階段,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解放思想,創新思維,加大政策扶持、加強營銷推介、加大公益宣傳,將品牌扶貧作為品牌建設的重要內容,匯聚優勢資源,激發產業扶貧動力,助力貧困地區實現從“賣資源”到“賣品牌”。

  2010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發展農業會展經濟,支持農產品營銷”,蓬勃發展的農業展會已經成為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平臺、新名片。近年來,各類農業品牌在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集中亮相,省部長推介農產品專場、“我為品牌農產品代言”名人公益推介、“鄉人鄉味”農民推介、“稻花香里說豐年”市縣長推介等一系列高端品牌推介活動,開創了我國農業品牌營銷新模式。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2017年,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創建認定啟動,開啟了“一個特優區塑強一個區域公用品牌”的新路子。2019年,中國農業品牌目錄制度發布,引起社會的強烈關注。“十三五”期間,各級農業農村部門深化改革,開拓創新,打好品牌建設“組合拳”,在政策創設建設內容、平臺載體、工作機制等方面,加強實踐創新和探索,為農業品牌建設注入了新的動力。

  把握發展方向 強化引領作用

  “十四五”大幕已啟,我們已經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城鄉居民需求正在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為新階段的農業品牌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以質量品牌為重點,促進消費向綠色、健康、安全發展。與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與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相比,中國農業品牌發展還有不小差距。加上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錯綜復雜的內外環境仍充滿不確定性。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大背景下,大力實施品牌強農戰略,促進農業供需結構調整,對于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穩定和創新供應鏈,持續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提升我國農業國際競爭力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隨著5G、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等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數字經濟成為推動我國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引擎,也為農業品牌創新發展提供了新契機。當前,以品質為基礎、以數字技術為支撐、以傳統農批市場和新興流通渠道為依托的現代流通格局逐漸形成。隨著“新基建”的全面提速和“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的深入實施,數字技術將賦能農業品牌建設,成為激發農業品牌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

  在著力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推動品牌國際化,農業農村部門要扮演重要角色。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農業生產經營主體要加強內外統籌發展,持續加大農業品牌國際化營銷力度,講好中國農業品牌故事,樹立中國農業品牌的國際形象,推動更多的中國農業品牌走向世界,豐富世界人民餐桌,弘揚中國農耕文化,展現中國現代農業發展實力,成為推動農業國際合作的“金字招牌”。

  “十四五”時期,農業農村部將進一步強化品牌建設引領作用,發揮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的平臺效應,以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和農產品產地市場體系建設為抓手,全面提升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質量和效率,進一步激活農村市場,促進“雙循環”格局形成。

  新階段新格局新征程,我們要把農業品牌作為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的關鍵一環,以品牌建設引領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以品牌建設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走穩走好品牌建設這條為廣大農民謀幸福、為中國農業謀強盛的必由之路!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