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是冬季,地處南嶺南麓的廣東連州市依然綠意盎然。依山傍水,水質清澈,“春暖遲、秋寒早”的山區特殊氣候,為“連州菜心”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長條件。“連州菜心”是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也是連州市的一個“品牌名片”。
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是推進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的抓手,是聚集資源要素、提升農業效益、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創新實踐。連州菜心產業園是廣東第二批25家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之一,項目計劃總投資2億元,其中省級財政資金5000萬元,市縣統籌整合涉農資金5000萬元,撬動參與項目的實施主體和社會資金1億元。
自2011年第一屆“連州菜心節”伊始,連州市委市政府就有意識地建設“連州菜心”品牌。2018年連州菜心產業園創建以來,得到了省、市領導部門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連州市按照廣東省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建設要求,以全縣之力,全力推進連州菜心產業園建設。在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的巨浪中,連州菜心現代農業產業園乘風破浪,開辟特色品牌之路。
強化組織領導
落實實施主體責任機制
據連州市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介紹,連州市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統籌布局連州菜心現代農業產業園園區管理及連州菜心產業集群的生產、加工、物流、研發、示范、服務等功能板塊,形成“一心引領、兩園驅動、三區拓展、多基地支撐”的園區空間發展格局。目前,園區按照廣東省級產業園打造優勢特色產業引領區、現代技術與裝備集成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創業創新孵化區、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區、農業高質量發展示范核心區以及鄉村振興樣板區的任務要求,規劃建設產業園核心區,力爭到2020年實現建設規模12萬畝的總目標。
連州市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講述,從申報伊始,連州市高度重視工作機制的建設:落實產業園園長制、成立產業園工作機構、制定產業園監管制度。通過完善推進機制、強化主體責任,以嚴謹的態度、嚴格的管理,確保產業園建設工作踏實推進并迅速落實。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構建工作體系。將連州菜心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列為市委市政府重點督辦的重大工程。成立由市長任第一責任人、由市相關職能部門組成的產業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和產業園管理委員會。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抓總,由各分管領導掛片,形成從上至下的工作合力和由下至上的工作動力。
二是實施多種措施。除在工作機制建設上給予連州菜心產業園高度重視和支持外,連州市委市政府在本級地方財政極其困難的情況下,仍努力籌措人力、物力和資金,優先確保產業園建設的順利推進,改善園區相關道路、水電、網絡等基本設施建設;在用地指標奇缺的情況下,優先在民族工業園的綠色食品加工區落實了200畝土地用于產業園的加工區建設,供電、供地、道路等配套設施完善,規劃建設菜心產業研發、科普、倉儲、電商、冷鏈物流、交易市場和服務中心于一體的產業園核心區,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凸顯了連州市委市政府主動擔當主體責任的積極性和志在建設好產業園的決心。
三是加大宣傳力度。定期組織召開專題培訓教育活動:組織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重要論述貫徹到產業園工作部署和具體實踐中;組織好產業園政策法規學習活動,確保產業園建設參與者懂規矩、守規則、講規范;組織好產業園建設先進經驗學習活動,推進產業園高建設起點鋪開。培訓教育活動讓大家的認識更清晰、思想更統一、行動更專注、工作更踏實,也進一步提升了各實施主體的責任感、榮譽感和執行力。
四是加強領導監督。連州菜心產業園注重強化產業主體責任,建立項目建設日報、周會、月總結實時督導體系,實施項目掛圖作戰和任務節點倒逼機制。在工作實際中,盯緊聯農帶農、基建項目、政策落實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層層壓緊、壓實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嚴格做到措施到位、責任到人、落實到崗。通過加強領導,加強監督,確保產業園建設各項工作高位、高效、高速推進。
五是嚴格財務管理。連州菜心產業園聘請第三方會計師事務所,由會計師事務所派出專業人員,對照省、市、縣有關產業園資金使用、管理的規定,為各實施主體提供財會業務咨詢、事務辦理和審計服務,實時對參與產業園建設的各實施主體單位進行財務監督和審計。
科學規劃布局產業園建設
科技力量促進菜心產業發展
筆者走訪中了解,連州市委市政府深入學習中央、省、市關于產業園的建設要求,經過認真調研和分析,在省、市農業農村職能部門和省農業科學院的指導下,認真制定了《連州菜心產業園創建方案》《連州菜心產業園總體規劃》,明確了涵蓋全產業鏈各環節在內的數十個建設項目內容,科學規劃布局方案,為產業園的高位推進提供了指引。
“連州菜心產業園總體規劃出臺后,產業園向社會公開招商引資,吸引社會資本投入到產業園的建設當中。對此,連州市委市政府審慎招商引資。”連州市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說道。根據產業園總體規劃要求,對有意向投入產業園建設的各企業、機構及其提交的建設實施方案,根據合理、最佳分布的原則進行審慎評估和遴選。
在科技信息引領方面,連州菜心產業園鼓勵有條件的企事業單位和科研機構在園區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省級以上科研(技術開發)中心,圍繞科技成果引進、試驗與轉化示范等需求,建設一批新品種、新技術引進試驗綜合集成示范基地,促進產學研緊密結合,不斷提升園區的科技支撐能力,打造國內技術裝備先進、全省科技支撐一流的現代農業產業園。產業園各實施主體根據自身項目對人才培訓、技術支撐、品牌打造等方面的需求,與科技、信息機構形成更深入、更細致的合作共建關系。從解決種植加工技術到品牌營銷模式,高起點、高水平地為連州菜心產業的發展提供科學的引領和服務,較好地解決了產、供、銷內涵建設問題。
不斷提升公共品牌價值
菜心產業聯農帶農促農增收
連州市通過新聞媒體、舉辦連州菜心節等方式,將連州菜心的種植環境、栽培管理、文創故事等宣傳給廣大消費群體。2011年至2018年連續舉辦八屆連州菜心節,提高連州菜心知名度。經過多年品牌培育,目前連州菜心獲得了綠色食品認證10個、無公害農產品7個、廣東省名牌產品3個、廣東省名特優新農產品7個、廣東省第三屆“十大名牌”產品2個。在此基礎上,2014年連州菜心成功申報了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019年連州菜心獲得了廣東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稱號。隨著產品優勢不斷突出,進一步放大 “連州菜心 ”品牌效應,品牌強農戰略有了顯著成效。
在聯農帶農促增收方面,連州菜心產業園充分發揮省級財政資金獎補和產業園示范帶頭優勢,整合各方資源力量,做了以下幾點:
一是推廣聯合生產模式。連州菜心產業園聯合各實施主體,在全市范圍內大力推廣聯合生產模式,將農戶的分散種植與企業的生產經營結合起來:在選定品種后,由農戶負責種植,企業負責技術指導并實施產品保價收購,共同提高產品的附加值,企業得到發展的同時農民也得到實際的利益。
二是加速產業轉型。連州菜心產業園在布局階段重點突出精深加工和品牌營銷兩個環節的建設,目的就是要引領農戶走現代農業產業化發展之路,為農戶穩定增收提供保障。從無償指導連州菜心種植管理、穩價收購標準采摘的菜心入手,引導菜農拋棄小規模自種、自制、自銷的傳統小農生產方式,逐漸形成種植規模集約、生產分工細化、生產標準統一、公共品牌形成的格局。
三是推廣農事服務。針對山區農村缺少勞力的實際情況,為農戶個體生產提供便利,提高分散式農業生產效益。比如連正公司農機專業合作社,利用自身基地農業機械配置和生產技術優勢,大力開展農事服務工作,開創了“土地資源重新開發、效益充分發揮,勞力解放、農戶收益,合作社盈利、贏民心”的多贏局面。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