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國家柿子地理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艾 明 字號:【

  水果家族公認的五大水果由葡萄、柑橘、香蕉、蘋果、柿子組成,溯源它們的原生家庭,葡萄、香蕉分別原產于西亞和東南亞,是典型的外來戶;蘋果、柑橘血統還算純正,但也只是原產地之一;唯有柿子祖籍中國,是土生土長的鼻祖果品,足以令國人引以為傲。

  史料記載,柿子原產中國長江流域及西南地區,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史。在中國甚至發現了250萬年新生代野柿葉的化石,考古學家還在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中,發現了柿餅和柿核,進一步印證了早在漢代,中國神州大地就有柿樹栽培。

  日本人對柿子情有獨鐘,甚至在吉野市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柿子博物館,但柿樹于唐代才傳入日本,其栽培史僅有1300多年。因此,有少數日本學者認為柿子的原產國,也包括日本的說法是不準確的。柿子的原產地,非中國莫屬。

  柿樹于15世紀傳入朝鮮,18世紀傳入法國;美國1863年才引入柿種;20世紀初,地中海地區方有部分柿樹栽培。

  遠古時期,柿子為野生狀態,靠鳥獸傳播,自生自滅;到了漢晉時代,被發現十分養眼,遂有諂媚者搜羅來,當作奇花異木,向帝王進貢,或向達官貴人送禮。柿子搖身一變,貴為觀賞樹木,被栽植在庭院之中。

  起初,人類對柿子的美味一無所知。華夏大地上,最早野生的柿子品種為澀柿,含有單寧成分,咬一口,會感覺到一種強烈的澀味。

  直到公元387—618年的南北朝時期,人們抵擋不住柿子的誘惑,有些人大膽實驗,逐漸掌握了柿子的脫澀方法。

  北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記載:“柿熟時取之,以灰汁燥再三,令汁絕,著(置)器中可食”。用此法將柿子脫澀后,風味頗佳,就連皇帝也特別愛吃。

  民間給它起了一個特別誘人的別名——“喝了蜜”。

  可與人間甘露媲美的柿子,如膏油一般軟美骨柔的柿子,那流心液體的爽滑口感,那花蜜一般的芬芳甘甜,簡直就是醉了的味道。

  到了公元619—1234年的唐宋時期,柿樹進入了規模栽植期。人們對柿的優點,看得越來越清楚。

  唐代段成式在《西陽雜組》中總結:“柿有七絕,一壽、二多蔭、三無鳥巢、四無蟲、五霜葉可玩、六嘉實、七落葉肥大,可以臨書”。意思是說,柿有七大好處:一是樹的壽命長,繁殖結果期長達百年,就連萬物靈長的人類也愧不能及;二是綠樹濃蔭,可以息涼;三是樹上沒有鳥巢;四是病蟲害少;五是霜降后葉子變紅,很有觀賞價值;六是果實艷麗、品質好;七是葉片大,可以代替紙練字。

  一些醫學家還發現了柿子的藥用價值:柿子能止血潤便,緩和痔疾腫痛,降血壓;柿餅可以潤脾補胃,潤肺止血;柿霜能潤肺生津,祛痰鎮咳,壓胃熱,解酒,療口瘡;柿蒂下氣止呃,治呃逆和夜尿癥;將其記載于《本草拾遺》等醫藥書中。由于用途擴大,脫澀和貯藏加工技術改進,柿子栽植數量已相當可觀,往往在一個地方就有成千上萬株栽植的。

  公元1235—1911年的元明清時期,柿子一度由水果變為糧食,更被稱為“鐵桿莊稼”。

  相傳明太祖朱元璋,幼時家境貧寒,常以乞討為生。有一年秋天,他流落到剩柴村,正餓得頭昏眼花,忽然發現廢墟上有一株柿子樹,結滿了金燦燦的柿果,就上前摘吃了10個,才得以活命。

  后來他領兵打仗再過此村,看到那株柿樹依然凌霜而紅,便翻身下馬,脫下身上的紅袍披在柿樹上,將有救命之恩的大柿樹封為“凌霜侯”,并建廟永為紀念。

  明代北方山區自然災害頻發,人們用柿果及柿餅代糧充饑。明成祖朱棣盛贊柿子:“丕濟兇荒,功超金石”。

  據統計,一棵20?30齡的柿樹,可摘300?400公斤柿果。清光緒1878年,“晉省大饑,黎城縣民賴柿糠全活,無一餓斃者”。

  在貧困山區,人們用軟柿與雜糧摻拌,曬干后磨成粉末,稱作“柿糠”,用以充饑。而1960三年困難時期,食用柿子,不知使多少人不患浮腫病。

  試想,饑腸轆轆的凜冬,摘一顆凍結在樹上的固體柿子,帶著冰碴吃,那溫暖又打顫的感覺,一定融入到血液,深入至骨髓。

  柿子即可做水果,又可代糧食,真可謂水果界的良心!

  據全國柿資源調查統計,我國柿品種有1058種,從色澤上可分為紅柿、黃柿、青柿、朱柿、白柿、烏柿等;從果形上可分為圓柿、長柿、方柿、葫蘆柿、牛心柿等;從果實脫澀程度可分為澀柿、甜柿,不完全澀柿、不完全甜柿。

  中國柿子的主產區為山西、陜西、河南、河北和山東五省,其次是四川、北京、廣西、貴州、云南、廣東、江西等地。

  ▼ 陜西富平尖柿:人生至甜,莫過于此

  富平尖柿,產于陜西省渭南市富平縣,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境內百年以上的柿樹屢見不鮮,曹村鎮馬家坡附近唐順宗豐陵的西側,生長著一顆樹齡有1000多年的“柿壽星”,其胸徑達2.45米,冠幅17米,每年還可采收鮮柿15000千多斤。富平尖柿,果個大,平均重225克,果形高,呈心臟形或紡錘形,四周呈方形凸起,皮色橙紅、透明無籽、汁多肉軟、甜美非常。2013年獲得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

  ▼ 陜西臨潼火晶柿:水晶般剔透

  臨潼火晶柿,因色紅耀眼似火球,晶瑩透亮如水晶而得名,果形瑰麗、無絲無核、豐腴多汁、皮薄如紙、極易剝離、清涼爽口,2008年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2017年,臨潼火晶柿子栽植面積1.4萬畝,年產鮮果2.8萬噸。作家陳忠實講述老家的火晶柿:“食時一手捏把兒,一手輕輕捏破薄皮兒,一撕一揭,那薄皮兒便利索地完整地去掉了,現出鮮紅鮮紅的肉汁,軟如蛋黃,卻不流,吞到口里,無絲無核兒,有一縷蜂蜜的香味兒”。當地人也有直接拿一根吸管插進去,吸著吃果肉,被稱為掛在樹上的“飲料”。

  ▼ 桂林恭城月柿:脆甜可口

  恭城月柿盛產于廣西桂林恭城瑤族自治縣,因去皮曬成柿餅后,質軟透明,表皮有層糖分蒸發后形成的白霜,狀如一輪明月而得名。現栽培面積9.8萬畝,年產鮮果8萬噸,柿餅1萬噸。恭城月柿為脆柿,色澤鮮艷、個大皮薄、肉厚無核,不同于包裹著果醬的軟柿子,月柿火紅的果皮下藏著一顆脆實的心,一口下去,厚實緊密的果肉炸裂開來,汁水四溢,甜而不膩。恭城月柿還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特征,它的蒂蓋是成四方形的,恰似一枚銅錢。自2003年以來,每逢月柿收獲的季節,恭城都會舉辦隆重的“月柿節”,以慶祝金秋的到來和豐收的喜悅。

  ▼ 湖北羅田甜柿:無須脫澀卻甜到心坎

  湖北省羅田縣生長百年以上的甜柿古樹3087株,樹齡超過300年的柿樹281株,現存最老的甜柿樹樹齡是483年。羅田柿子已經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與澀柿相比,自然脫澀的羅田甜柿簡直太可愛了!因其鮮美艷麗,核少糖濃而圈粉無數。個大籽少、皮薄肉厚,甜脆可口等優勢,更促進了羅田甜柿的聲名遠播。

  ▼ 河南澠池縣石門溝:牛心柿!比心

  牛心柿產于河南澠池縣石門溝,因其形似牛心而得名。經脫澀處理后,酥脆利口、甘甜多汁,食后復思。相傳漢景帝對牛心柿十分傾心,因其無愧甘露之喻,曾賜予“糖柿”美名;漢景帝的御史大夫王伯昌曾當眾置一柿餅于缶內,加并冷水浸泡片刻,又以箸勻攪,竟化為糖漿,令大臣們驚嘆不已。

  ▼ 山西永濟青柿:其實是紅柿

  晉南有:“蒲州柿子邠州梨,子川的核桃沒有皮”之說。永濟古稱蒲州,蒲州柿子說的就是“永濟青柿”。明清時期蒲州青柿曾被作為貢品,進獻皇宮。還曾于1981年參加過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并獲得一等金盤獎。雖是紅柿,卻喚青柿,除了實力超群,還有什么能解釋它的任性?個大皮薄、肉細漿多、味甜無籽、極易脫澀的蒲州青柿,其神奇之處還在于加工制成柿餅后,霜厚綿軟,無核多汁,從中間掰開,足足能拉出一尺多長的油絲。因個頭特別大,還可以在柿餅上面雕成各種圖案。

  ▼ 河北元氏大紅袍柿:日本首相點名進口

  “元氏縣,九道溝,溝溝里面有講究。最屬黑水柿子稠,黑水柿子紅滿溝”。九道溝之一的黑水溝,位于河北省元氏縣,以產大紅袍柿子而享譽華北。紅袍柿子,又稱滿地紅、綿柿,是河北省柿樹中之翹楚。皮薄、肉細、個大豐滿、色澤紅艷、醇甜多汁、無籽、軟綿適口、易脫核。1974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時即提出要進口元氏黑水河大紅袍柿子,至此,元氏大紅袍柿子遠銷日本和香港地區至今。

  ▼ 北京房山磨盤柿:大如拳頭,甘如蜜

  產自北京房山區張坊鎮的“磨盤柿”,柿樹面積1.9萬畝,年產500萬公斤左右,因其“果實縊痕明顯,位于果腰,將果肉分成上下兩部分,形似磨盤而得名”。明成祖定都北京后,磨盤柿子作為貢品年年進奉皇城,萬歷年間編修的《房山縣志》記載:“售出北京者,房山最居多數,其大如拳,其甘如蜜”,平均單果重260克,最大單果重500克以上。北京人講究大年三十吃凍柿子。在北京民俗中,柿子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圓圓的果實代表團圓美滿,橙紅的色澤寓意紅紅火火,大年三十吃凍柿子象征來年“事事如意”,日子“紅紅火火”。

  ▼ 杭州臨浦方頂柿:“憨厚”樣貌,“矜持”甜

  跟市場上常見的柿子不同,杭州臨浦鎮梅里村的方頂柿完全是一副“憨厚”的樣貌。頂部方正,體形較大,平均每個重5?6兩,最重的能達到1斤左右,一個能頂普通柿子3?5個;顏色上,成熟的方頂柿是橘紅色的,而市面上常見的柿子一般是大紅色的。口感甜而不膩,水分足卻又不會淌汁,矜持得恰到好處,跟別的柿子也不一樣。梅里村方頂柿,有的樹齡在500年左右,有的樹齡200多年,每年的柿子節,仿佛是在趕赴一場五百年的約會。

  ▼ 山東即墨靈山蓮花柿:柿子界的金剛

  以“鐘靈毓秀、仙山圣母”聞名遐邇的青島市即墨靈山,近年培育出一種罕見的蓮花甜柿。柿子底部有一圈紋路,外形酷似蓮花,因這種天然“印記”而取名“蓮花柿”。蓮花柿的橫空出世,打破了“柿子專挑軟的捏”的古老潛規則。昔日,柿子經過久置變軟方可脫澀,越軟的柿子才越好吃,而蓮花柿恰恰相反,越硬越好吃。蓮花硬柿在成熟的過程中越變越硬,熟透摘下后即便160斤的人站上去,也不會有一絲損壞和變形。有了蓮花底座,人踩不碎,能擔得起一個成年人,簡直就是柿子界的金剛,而且至少能保存兩個月,仿佛練就了“不腐之身”。

  中國各地柿子美食

  從南北朝時期柿子成為珍貴果品,進入餐桌,經過1000多年的飲食文化演繹,不少菜品新招式被源源不斷地研發出來。一旦味蕾識過,便成為一生的愛戀。

  澀柿脫澀的簡便方法:1.用50℃—60℃的水泡,一天換2—3次水,大概2天就可以拿出來吃了。2.用一些香蕉和蘋果,與柿子混裝在一個密封的紙箱中,這種方式快而簡便;3.在柿子皮上抹點白酒,然后存放起來,過一周即可變甜。

  ■ 山東菏澤的曹州耿餅

  由曹州耿莊(今菏澤)旋去皮的鏡面柿晾曬、捏制而成的柿餅叫曹州耿餅。旋完皮的天選之柿被放到秫秸箔上晾曬,達到一定程度后,柿果便被捏成餅形,捂到缸里或卷于席中自然成霜,人稱“霜果”,耿餅由此誕生。耿餅的餅霜與其他柿餅略有不同,呈扁粒狀,被稱為“豆瓣霜”。靠著細韌的肉質、橙黃透明的色澤、霜厚無核、入口成漿、味醇涼甜等優勢,曹州耿餅俘獲了無數吃柿群眾的芳心。

  ■ 山東臨朐的枯露柿餅

  枯露柿有一種格外溫暖的柿香,像新鮮打出的高級奶油,會忍不住拿近了使勁兒聞。果肉更是質嫩無渣少纖維,滑溜溜像在吸柿子果凍。枯露柿與普通柿餅的最大區別,就在于它下了吊架才捏餅,既能保持水分,又避免表皮產生果糖,也就是常見到的那層白霜。它的甜美,不靠捏不靠捂,完全依靠吊曬過程:日曬脫水,夜間降溫,全靠溫差糖化去澀。柔軟的外皮兜著沉甸甸的溏心,內里稠濃水潤,抿一抿,綿綿清甜的果肉就在舌尖輕輕化開。除了配茶,還有一種神仙吃法。柿餅切厚片,塞入一坨淡鹽黃油、奶油奶酪后用刀壓平,就是看起來十分“侘寂”的高級茶點。柿香裹上一層濃郁的發酵奶香,再配一杯清茶,絕了!

  ■ 黃桂柿子餅,西安小吃“一霸”

  陜西臨潼火晶柿,與砂糖、面粉一起,將核桃、桂花、玫瑰、豆沙等包裹其中,被放入滾油中煎炸,晶瑩的橙紅便染上了一抹成熟的色彩,變得格外迷人。油煎的柿子餅,兩面金黃,餡心綿軟,餡料絢麗,芳香撲鼻。每逢金秋,西安鐘鼓樓回民街的柿子餅攤前,便擠著一長串排隊等候的食客。盛放在盤中新鮮出鍋的熱柿子餅,一般講究先用筷子把焦黃的外皮慢慢挑開,挾出里面的核桃、芝麻餡,細細品味,一旦覺得喉間甜膩,便可吃一口柿子餅的焦皮緩解,感受縈繞口中的柿子清香帶來的味覺體驗。

  ■ 凍柿子冰淇淋:甜蜜打顫的味蕾綻放

  把熟透的柿子洗凈瀝干,放入冰箱中凍硬;拿出后放置幾分鐘,柿子表面會起一層白霜;取一盆溫水把凍柿子泡3—5分鐘,剝掉外皮放入碗中就能開吃啦。

  ■ 柿子果醬:心情低落的治愈良藥

  將成熟柿子用開水燙一下去皮,放入料理機打成果泥后,倒入不粘鍋,大火煮開后轉小火不斷翻炒;為提升口感,可加入少量檸檬汁和白砂糖,翻炒至黏稠。又紅又亮的柿子果醬,就做成了。抿一口,心情瞬間變成艷陽天。入菜調味,橙黃鮮香。

  ■  洛陽柿子醋:“萬般果醕,止咳生津”

  將紅透還未軟的柿子摘下,洗凈晾干后放入大缸密封,自然發酵8個月,待聞到醋香就可打開醋缸;把里面的柿子撈出來放在另一缸里,加水,繼續發酵,可制第二茬醋;而原來缸里剩下的就是醋了,往里面加少量紅糖,醋的顏色呈透明的橘紅色,喝起來濃酸中有一股余香。據《屐人記》記載:“萬般果醕,止咳生津”“嘗往洛陽買賣,聲名漸行”。這是我國最早關于柿子醋的記載。柿子醋經自然發酵, 具有清熱潤燥、化痰止咳的功效。

  ■ 柿子酒:微醺的甜蜜

  柿子酒是以柿子為釀酒原料,將柿子搗碎,拌以酒曲,發酵或蒸餾而成。其制作最大特點是不用糧食。清代詩人查慎行十分鐘情柿子酒:“尚想青黃垂野徑,忽驚紅綠眩微醺。從今細雨殘更后,每到醒時定憶君。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