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寬城板栗:中國板栗在河北,河北板栗在寬城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郭春梅 字號:【

  寬城滿族自治縣位于河北省東北部,地處燕山山脈東南端,光照充足,土壤富含鐵,雨熱同期,晝夜溫差大,森林覆蓋率65.89%,是“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其中,板栗林面積占林地總面積42%,素有“中國板栗之鄉”之稱,寬城板栗不僅具有色澤光亮,果實易儲、易剝的特點,而且入口香甜清脆,味道圓醇,風味獨特,具有“中國板栗在河北,河北板栗在寬城”的美譽。

  “河北寬城傳統板栗栽培系統” 2014年被認定為“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板栗分布在全縣18個鄉鎮,面積533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區分布在鏵尖、碾子峪、桲羅臺、塌山等長城沿線10個鄉鎮,板栗面積333 平方千米。

  悠久濃厚的板栗文化

  板栗既可作糧食,又可作果品,并可入藥,與棗、柿并稱“鐵桿莊稼”“本木糧食”,并有“山中藥”“樹上飯”之美名。

  板栗在寬城有著悠久的栽植歷史。據考證,寬城板栗栽植已有3000年歷史?!稇饑摺放c漢代《史記·貨殖列傳》所記載的“北”“燕”之地,主要指現在的寬城一帶,說明寬城很早就是板栗的著名產地,靠板栗足可保證百姓的富庶生活。目前,全縣百年以上樹齡的板栗樹達到10萬余株,現存最老的板栗樹栽植時間為1303年,樹齡達到711年,至今依然枝繁葉茂,碩果累累。

  寬城早在商代就有人居住,元代開始建寬河驛,明代筑寬河城。清代大批旗人和漢人流入本地后,境內的土地開始大面積開發,隨之,板栗也隨著人類的文明與進步不斷與人們的生活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種傳統的栗文化。

  因板栗樹能綠化、固土,花點燃后能驅蚊祛瘟,枝能做飯取暖,果可生吃、熟吃,果肉可做窩頭、做粥、做餡,既能當作糧食,又可做果品,并可入藥,所以人們都以栽栗子、吃栗子、用栗子為榮。

  據《寬城外貿志》記載,自元代建寬河驛后,就有商販將寬城板栗運銷唐山轉天津出口。

  清代以后,種栗、食栗、用栗逐步成為時尚。大戶人家娶妻生子,都要栽栗樹以示紀念。每到板栗花期季節,人們都拾栗花打成繩,儲起來,進入夏秋季節,家家戶戶點燃花香,用以驅趕蚊子和祛瘟。尤其栗果收獲后,栗子就融入人們的生活之中。食生栗子治腹脹,食熟栗子治腹瀉是人們最常用的土藥方。拜師、求學、升遷、商號開業、嫁娶慶壽,人們都以栗子相贈,以祝其大吉大利。男女婚配洞房,炕上的四角都要擺上栗子,以示吉利,并祝愿早早生子。在日常生活中,端午節吃粽子,中秋吃月餅,臘月初八吃臘八粥,春節的午夜年飯,栗子都是必不可少之物。同時,供奉祖先、祭奠先人,也都把栗子作為首選之物。在人們的生活中栗子就是吉祥的象征,可喻示吉利、立子、立志、獲利、官吏、勝利。這種傳統自古一直延續至今。所以,盡管人們都知道栗子是爺爺種孫子吃,但寬城人卻把它當鐵桿莊稼去種,一代接一代地發展到現在。

  高效循環的栽培系統

  寬城傳統板栗栽培系統中通過板栗栽植、修建梯田以及發展林下間作與林下種養業,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挖掘山地、經濟效益低劣的沙灘地潛力,防止水土流失,提高了經濟效益,創造了獨特的間作景觀。同時,與山頂上的油松等用材林和水源涵養林相結合,綠化了荒山、荒灘,創造了獨特的山地立體景觀,改變了生態環境條件。

  寬城板栗栽植體系具有明顯的養分循環作用,使板栗園的土壤肥力得以維持,很多百年以上的板栗園仍能維持較高的產量。通過林下種植栗蘑,可以對板栗樹裁剪的樹枝加以利用,而進行栗蘑栽培的基質也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和土壤養分,促進板栗樹的生長。此外,林下養殖的家禽減少了板栗樹病蟲害的發生,家禽的糞便為板栗樹的生長提供了有機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了生態環境污染,實現了資源可持續利用。而在地形平坦的地區,林下間作的糧食、蔬菜等農作物既保證了糧食供應,又增加了農民收入,實現了對土地資源的高效利用,實現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保護開發與守護傳承

  寬城板栗栽培歷經數千年而久盛不衰,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悠久的栽培歷史形成了傳統的寬城板栗栽培系統,板栗栽培和管理過程中的各種措施,如撩壕整地、林下間作、林下養殖、有機肥使用、生物防治等,不但有利于提高板栗的產量,還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等自然災害,維持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提高土壤肥力,有效防止病蟲草的危害。傳統的管理技術使得板栗林下的土壤肥力得到維持,產量也能夠長期維持在較高水平,是一種典型的可持續農業發展方式。全縣已有21萬畝綠色食品原料(板栗)標準化生產基地和11萬畝有機板栗生產基地。

  悠久的寬城板栗文化豐富了寬城板栗的產品內涵,也成為寬城農業產業發展的無形資產。近年來,寬城縣依托獨特的自然條件,以“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為名片,大力發展板栗產業,打造“寬城板栗”區域公用品牌,寬城板栗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寬城板栗品牌產品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同時將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納入鄉村發展的總體布局,在全縣范圍內進行板栗資源普查,建立板栗資源圃(種質資源庫),建立板栗古樹及古板栗園的資源數據庫,建立板栗古樹及古板栗園保護區,進行農業文化遺產地環境監測,做好良種保護;開展板栗文化普查,收集相關物質、非物質遺產,包括文學作品、民間故事、民俗習慣、節日等;開展栗花節、采摘節、遺產保護賽事、宣傳培訓等完善保護制度體系,將農業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融合到生態文明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生態環境保護、文化產業等發展戰略中,為“河北寬城傳統板栗栽培系統”申報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奠定堅實基礎,把寬城傳統板栗產業建設成富民強縣的特色支柱產業,為寬城現代農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濃墨重彩的文學藝術

  古人關于板栗的文學創作多是寫其食療之功效。如宋代散文家蘇轍所寫“老去自添腰腳病,與翁服栗舊傳方。來客為說晨興晚,三咽徐收白玉漿”,詩中道出了栗子的食療功效。

  南宋詩人陸游也曾在《老學庵筆記》中對糖炒栗子的由來做了生動的記述。他喜歡啖栗子,深諳栗子的養生作用,晚年齒根浮動,常食用栗子治療。正如他在詩中所寫道:“齒根浮動欲我衰,山栗炮燔療食肌。喚起少年京輦夢,和寧門外早朝時。”

  明代詩人吳寬講究栗子的食用方法,喜歡用栗子和米一起煮粥,以增加營養。他在《煮栗粥》詩中寫道:“腰痛人言食栗強,齒牙誰信栗尤妨。慢熬細切和新米,即是前人栗粥方。”字里行間反映了詩人對栗子粥的鐘愛,也道出了栗子粥補腎氣、益腰腳之功效。

  清代乾隆皇帝一次吃過糖炒栗子后龍顏大悅,寫下了《食栗》詩:“小熟大者生,大熟小者焦。大小得均熟,所待火候調。惟盤陳立幾,獻歲同春椒。何須學高士,圍爐芋魁燒。”此處的板栗應為寬城板栗,因為康熙四十五年,康熙途經寬河城,正值板栗成熟,食后贊曰:“天下美味也”。此后,朝廷先后在寬城設立黃莊30多個,向內務府供應糧油及特產,其中最受皇帝和太后們喜愛的就是寬城板栗。

  歷經時代變遷,寬城人民延續千年薪火,接力歷史跫音,堅持把寬城板栗農業文化遺產傳承給未來,寬城板栗文化會更加厚重,歷久彌香!

  (作者單位:河北寬城滿族自治縣農業農村局)

  欄目指導單位: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促進司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