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江西:率先發行高標準農田建設專項債 大幅提升農田建設質量
時間: 來源: 作者: 字號:【

  近年來,江西省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時提出的“要夯實糧食生產基礎,鞏固糧食主產區地位”的重要指示,圍繞補齊“三農”領域突出短板,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扎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在省級層面統籌整合資金的基礎上,用市場手段創新融資方式,在全國率先發行高標準農田建設專項債,破解高標準農田建設資金難題,以實際行動落實“藏糧于地”戰略。截至目前,已累計發行高標準農田建設專項債券78.39億元,支持建成高標準農田超過580萬畝,按時超額完成了國家下達建設任務且取得顯著成效,2018、2019年度連續兩年獲國務院督查激勵。主要做法是:

  勇于擔當,推動專項債政策落地

  2017年以來,江西省不斷提升高標準農田建設領導小組規格,由省政府一把手親任組長,常務副省長和分管副省長為副組長,統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研究協調資金籌措事宜。2019年,為適應國家政策變化,江西借鑒已發行的土儲債、棚改債等經驗,組建以省政府牽頭,財政、農業農村、自然資源等部門協調配合的工作專班,深入挖掘高標準農田收益能力,積極探索“以田養田”的模式,在省級層面統籌整合中央和省級農田建設相關財政資金的基礎上,在全國率先發行高標準農田建設專項債,確保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達畝均3000元。2019年7月,以高標準農田建設完成后的新增耕地占補平衡指標交易收益作為主要還款來源,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發行全國首只高標準農田建設專項債,募集資金29.41億元;2020年1月,又發行專項債募集資金48.98億元。目前,已全面啟動新一年度高標準農田建設專項債籌備工作。

  強化引導,確保專項債良性運轉

  新增耕地指標出讓收益和耕地質量產能提升收益,是償還高標準農田建設專項債的主要來源。在項目設計時,江西按照“控占量、挖存量、擴增量”的建設思路,盡可能減少線狀地物的占地面積,最大限度提高項目新增耕地率。同時,要求嚴禁在生態紅線內產生新增耕地。在項目施工時,嚴格實行先表土剝離再回填程序,保持耕作層肥力;土地平整后,每畝可安排不超過100元的土壤改良資金,對農田進行培肥,促進地力提升。同時,江西出臺了《跨設區市補充耕地省級統籌調劑管理辦法》等系列文件,明確高標準農田新增耕地和產能提升指標交易收益,優先用于增加高標準農田建設投入和債券償還等。據統計,全省2020年建成的290萬畝高標準農田項目區,新增耕地面積4.91萬畝,新增耕地率達1.62%,耕地質量平均提高了0.01個等級,預計新增耕地、產能提升指標交易收益可達71.7億元,足以覆蓋本年度發行的專項債本息。

  建好項目,提高專項債使用效益

  近年來,江西省按照“進度要快、質量要高、效益要好、監管要嚴”的要求,堅持“建、管、用”一體,嚴把項目設計、施工、驗收關,建立了省級“定期調度、對接督導、掛點督查”三項督導機制,完善了高標準農田《項目管理辦法》《建設規范》等系列管理制度,出臺了《高標準農田建后管護指導意見》,建立了“縣負總責、鄉鎮監管、村為主體”管護機制。創新高標準農田“田保姆”模式,明確縣、鄉、村、組四級網格化管理責任。同時,將高標準農田建設成效列入省對市縣政府高質量發展考核、鄉村振興實績考核和糧食安全考核內容,采取縣級自驗自評、市級全面驗收、省級抽查三級考核的辦法,全面客觀評價項目建設成效,并每年籌措資金2.37億元,對排名前20位的縣(區)進行資金獎勵。

  加強管理,保障專項債使用安全

  結合政府債券發行管理要求,確定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縣(區)政府為舉債主體,負責債券資金的使用管理及按時還本付息。按照高標準農田建設補助資金管理辦法,明確專項債資金主要用于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與排水、田間道路、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持、農田輸配電等工程建設。同時,將高標準農田建設納入全省重點審計項目,省審計廳每年隨機抽取11個項目縣,對高標準農田建設情況進行專項審計,嚴厲查處套取、擠占項目建設資金等違法違規問題,并制定印發了《高標準農田建設廉政紀律“十嚴禁”》,對資金管理和使用劃“紅線”、亮“底線”,確保項目安全、資金安全和人員安全。

  (江西省農業農村廳供稿)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