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管好田間 保障舌尖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楊唯偉 徐 燾 字號:【

  “入駐盒馬鮮生平臺后,我們的葡萄走向上海大市場,身價也漲了,現在1公斤葡萄能賣到20元到30元呢。”最近,甘肅張掖誠坤戈壁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勇喜上眉梢。

  原來,在不久前舉行的臨澤縣優質農產品首次“牽手”盒馬鮮生平臺發車儀式上,該公司生產的克瑞森無核葡萄成功實現從臨澤直銷上海盒馬鮮生總部。

  小葡萄走向大市場,離不開近年來臨澤縣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的系列舉措。

  近年來,臨澤縣堅持走綠色生態發展之路,按照源頭“產出來”、執法“管起來”、品牌“樹起來”、宣傳“講出來”、能力“強起來”的工作思路,將農產品質量安全作為“舌尖上”的民生工程打造,全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

  2017年,臨澤縣被認定為甘肅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縣,2019年11月,被認定為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堅持標準化生產 加快認證步伐

  “在種植過程中我們使用農家肥和有機肥,幾乎不打農藥,種出來的菜色澤好,綠色有機健康,達到國家綠色食品認證標準。”倪家營鎮蔬菜種植戶安海正在給客商介紹著自家冬瓜,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安海是種植冬瓜的行家,去年,他種植冬瓜和豇豆分別獲得了農產品綠色認證,產品遠銷蘭州、西寧等地,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獲得農產品綠色認證后,我們的蔬菜在市場上更受歡迎,價格也水漲船高。希望可以打造自己的品牌,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提高經濟效益。”安海言語間充滿自信。

  安海的成功,離不開近年來臨澤縣大力推行標準化生產。通過加大蔬菜、林果特色優勢農產品標準化技術的轉化和應用,引進和推廣綠色防控技術和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等,開展農業標準園建設等,切實提升了農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

  2020年,臨澤縣新合作百惠果蔬專業合作社、臨澤縣佳鑫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申報的甘藍、娃娃菜等4個產品獲得無公害農產品認證證書。臨澤縣倚天生態農林科技有限公司申報的香脆棗片、臨澤小棗、雞心脆棗等3個產品獲得綠色食品認證證書,全縣“三品一標”認證數達到92個。

  強化監督抽查 加大檢測力度

  初冬時節,臨澤縣農產品監測檢驗中心工作人員來到倪家營鎮汪家墩村設施農業示范園區,對隴園春蔬菜專業合作社種植的蔬菜進行抽樣檢測。

  “在農產品上市前的5至10天,我們會對縣域內的農產品進行抽檢,檢測農藥殘留度,保障居民‘舌尖’上的安全。”縣農產品監測檢驗中心檢驗員安昱瑾介紹說,今天要對葫蘆、西紅柿、芹菜等農產品各抽樣3公斤,帶至農產品監測檢驗中心進行檢測化驗。

  “我們的蔬菜在上市之前,必須通過自檢合格,還要接受綠色食品檢測中心的不定期抽檢與檢測,保證了優良品質,產品供不應求。”合作社理事長安星說,合作社2018年取得“綠色食品A級標準”證書,生產時嚴格遵守綠色農產品生產操作規程。

  為加強農產品商品化處理設施配套完善,夯實農產品質量認證及監管基礎,臨澤縣按照平時例行檢測、節假日重點檢測、突發事件全面檢測的要求,擴大農產品例行檢測范圍和頻次,農產品監測范圍實現了全覆蓋。

  2020年,全縣共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抽檢21次,縣級定量抽檢農產品樣品達520個,檢測項目達3300余項、定性抽檢樣品數量達6820個,鎮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定性抽檢數量達2.6萬個,抽檢合格率達到98%。

  狠抓追溯建設 提升監管能力

  開展農藥殘留自檢、上傳檢測報告、生成產品追溯二維碼……每當有客商前來,方海兵總是十分自豪地介紹起公司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可追溯示范點的情況。

  方海兵是臨澤縣蓼泉鎮絲路綠洲有機農業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我們生產的西蘭花不僅被認證為有機農產品,而且都有產品生產檔案,消費者只需掃碼就能了解所有生產信息和檢測數據,買得放心,吃得安心。”方海兵說。

  據介紹,該公司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可追溯示范點,通過和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連接,形成可信賴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和監管信息平臺,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實時、在線監管,深受消費者歡迎。

  近年來,臨澤縣按照農產品“帶標上市、過程可控、質量可溯”的原則,將產地環境、生產檔案、包裝標識、索證索票與溯源有機結合,加大追溯示范點建設力度,建成縣級農產品質量監管追溯指揮中心1處,鎮級追溯點7個和生產基地農產品質量追溯點31個。

  同時,將縣級指揮中心、鎮監管站、各追溯示范點接入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平臺,實現了信息互聯互通。通過大力推進“產品二維碼”生產技術應用,督促生產經營主體將產品產地信息、檢測信息等集中編排,使農產品取得有效“身份”,讓消費者直觀了解農產品生產情況,實現了源頭可控制、信息可查詢、過程可追溯、質量有保證。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