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陜西省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認真對標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等七部委《關于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加快補上“三農”領域突出短板的意見》(中農發〔2020〕10號)要求,以鄉村振興為總抓手,聚焦“三農”領域突出短板,千方百計謀項目,全力以赴促投資,扎實推進全省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
提高站位,及時研究出臺促投資補短板政策措施
陜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補上“三農”領域短板工作,結合實際研究貫徹落實措施,全力督導各項政策落地見效。省委書記劉國中、省長趙一德要求創新投入機制,拓寬投資渠道,優化投資環境,千方百計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規模,精心謀劃儲備一批打基礎、管長遠、增后勁的重點項目,加快補齊補實“三農”領域短板弱項,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奠定堅實基礎。省政府分管負責同志專題研究協調、動員部署,成立工作專班,對標中央要求出臺政策措施,圍繞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現代種業提升工程等13項重點項目,明確了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補上“三農”領域短板的目標要求、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全力確保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拓寬渠道,全力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規模
(一)加大財政資金投入。2020年,全省安排財政支農資金224.3億元,較上年增長7.4%,重點支持農業產業發展、農村改革、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爭取落實中央預算內投資60.58億元,重點用于農田水利、農村教育、電網改造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等。按照“三農”領域補短板項目庫建設要求,謀劃儲備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農業科技推廣等補短板項目8類1070個,估算總投資416億元,目前已梯次推進上線入庫項目600個。
(二)撬動金融資本投入。2020年,陜西省落實中央再貸款再貼現政策,累計發放扶貧再貸款300.39億元。省級農業農村部門與金融保險機構簽訂合作協議,聯合推出“金穗陜果貸”“金融e貸”等低息信用貸款產品,開發“益農單位結算卡”,帶動全省涉農貸款余額達8006.64億元、較上年增長10.63%,有效緩解了農業新型經營主體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推進農業保險“提標、擴面、增品”,全年保費規模17.95億元,參保農戶625.92萬戶,風險覆蓋逾1295.2億。
(三)擴大政府債券規模。積極謀劃包裝農業農村領域收益自平衡項目發行政府專項債券,加大政府債券發行力度,截至2020年底,新增一般債券11.25億元、專項債券21.39億元、抗疫特別國債5.79億元,重點支持城鄉冷鏈物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現代農業園區、鄉鎮污水處理等設施建設。
(四)引導社會資本投入。制定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實施細則,明確重點支持領域,引導社會資本投入農業農村建設。謀劃鄉村振興政府引導基金10億元。申報農村生活污水垃圾處理PPP項目5.89億元,推動納入財政部綜合信息平臺管理庫。支持培育推動涉農企業上市融資,加強陜西紅星美羚、美邦藥業、石羊農科、農心科技等擬上市農業龍頭企業IPO輔導申報,推動西安格潤牧業“新三板”定向增發募資2500萬元。
聚焦重點,全力補上“三農”領域短板
(一)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聚焦陜西省糧食生產功能區,突出小麥、玉米、水稻、馬鈴薯四大主糧生產,通過土地整治、灌排建設、土壤改良培肥,結合陜北溝壑區治溝造地和寬幅梯田建設,新建高標準農田220萬畝,累計建成1573萬畝。大力實施農機深松整地,推廣秸稈還田、綠肥種植等地力保護提升技術,著力提升耕地質量和綜合產能,耕地產出能力和種糧效益明顯提升。
(二)推進特色產業提質增效。深化以蘋果、奶山羊、設施農業為主的“3+X”特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建設,打造蘋果、奶山羊兩個國家級產業集群,創建1個國家級和22個省級產業園,全省新增蘋果21萬畝、設施農業13萬畝、奶山羊40萬只,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5%以上、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跨上70%臺階,蘋果、設施農業優質優價、實現千億產值,柞水木耳、平利茶葉等優質農產品產銷兩旺。強化農業科技支撐,成立種業創新中心,著力解決種子問題。
(三)完善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按照“補鏈、延鏈、強鏈”的方式,在鮮活農產品主產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分揀包裝、冷藏保鮮、倉儲運輸、初加工等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2290個,新增庫容超過51萬噸,豐富了田頭市場,提高了貯藏周期,提升了農產品附加值。
(四)狠抓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分類推進農村改廁,全省改造提升農村廁所155.7萬座。以疫情防控為切入點,扎實開展“凈美三秦”村莊清潔行動,農村生活垃圾、污水有效治理村占93.4%和43%,西安市高陵區受國務院激勵表彰。加快推進農作物秸稈、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設施建設,全省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89.9%、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1.3%,均超額完成目標任務。
(五)加快農業農村基礎建設。突出生產生活條件改善,建成農村飲水工程2658處,脫貧地區農村飲水安全全部達到脫貧退出四項標準。加快大型灌區續建配套節水改造,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48.38萬畝。全省行政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光纖和4G網絡實現全覆蓋,第五批國家電信普遍服務試點項目提前完成。持續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建制村100%通瀝青(水泥)路、通客車。完成66個縣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建成110千伏變電站18座,線路431千米。
強化舉措,持續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
陜西省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工作成效明顯,但仍存在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業農村比例不高、高標準農田領域專項債券發行困難、涉農行業抵押貸款授信難貸款難等問題。下一步,將堅持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積極謀劃實施一批建設項目,多渠道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為加快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一)千方百計擴投資。調整完善土地出讓收入使用范圍,分年度穩步提高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業農村的比例。完善配套政策,積極推動地方政府發行債券。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投資環境,積極引導社會資本投入農業農村,充分利用政府投資基金,實施一批PPP項目。通過以獎代補、以工代賑等方式,鼓勵引導農民參與項目建設。
(二)精心謀劃抓項目。堅持長短結合的原則,因地制宜,認真做好項目論證和可行性研究,明確項目區域內容、對象、方式,落實用地環評前提條件,做到“政策一來、項目就能到位,投資一到、工程就能啟動”。分級分類建立項目庫,做好項目儲備和滾動接續,形成儲備一批、開工一批、在建一批、竣工一批的良性循環機制。
(三)穩步推進補短板。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高標準農田、節水農業設施等項目建設,提升現代農業設施化水平。提升農村基礎設施標準和檔次,改善農村水、電、路、房等生產生活條件。建立健全省、市、縣三級項目儲備庫,加強指導、跟蹤服務,推動項目及早實施落地,形成實物工作量,加快補上“三農”領域突出短板。#FormatImgID_1#
(來源:陜西省農業農村廳)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