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阿里巴巴獲評“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本刊記者 曾詩淇 通訊員 武子棟 字號:【

  2月25日,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

  作為互聯網企業代表,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獲評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開淘寶店幫助貧困戶脫貧的趙海伶、付凡平,帶領村民在大山里造出“淘寶村”的劉廷洲等人,獲評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

  據統計,8年來,阿里巴巴平臺農產品銷售總額達到1萬億元;最近3年,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在阿里巴巴平臺的網絡銷售額超過2700億元。

  據悉,2014年,阿里巴巴啟動“千縣萬村”項目,2019年設立大農業辦公室,聚合淘寶天貓、阿里云、菜鳥、盒馬等20多個業務,打造全方位的互聯網助農體系。2017年,阿里巴巴設立脫貧基金,從教育、健康、生態、女性、電商等五個方面,助力貧困縣域可持續發展。

  通過技術進步與持續投入,互聯網助農脫貧模式不斷創新。

  數據驅動、開放共享,解決“卡脖子”難題

  在農業“最先一公里”,阿里巴巴持續重投入。

  2020年,阿里巴巴5大數字農業集運加工中心(數字化產地倉)建成投用,其中4個落在云南、四川、廣西、陜西。

  據了解,數字化產地倉,是農產品轉化為標準“農商品”、從田間走向餐桌的核心樞紐。在一萬多平方米的“智能工廠”內,從分選、品控、裝箱到打單全流程自動化,每個蔬果的鮮度、大小、酸甜度和光潔度都精準控制。

  2020年,借助西安產地倉,西北地區1000個偏遠山村的農產品首次參與天貓“雙11”;當年12月初,云南新平冰糖橙大面積滯銷,但和阿里巴巴合作的農戶,基于訂單農業和數字化倉配體系,3000畝冰糖橙11月底就賣完了。

  針對快遞下“鄉”不進“村”的痛點,阿里巴巴菜鳥網絡首創的“農村快遞物流智慧共配”,已經落地27個省份的900多個縣域。云南省62個縣域物流共配中心,有38個位于原國家級貧困縣。貴州36個共配中心,29個位于原國貧縣。西藏已擁有6個共配中心。

  技術賦能、品牌提升,打造數字化“富農產業”

  隨著互聯網助農體系不斷完善,農業產供銷全鏈路數字化初步實現——以數字農業基地為代表的“數字化生產”,以產地倉、共配物流為核心的“數字化流通”,以淘寶、盒馬、大潤發為代表的“數字化銷售”。

  信息技術與農業科技融合成為趨勢。近年來,阿里巴巴將物聯網、光譜識別、區塊鏈溯源、電商大數據等技術應用于農業領域。阿里云探索智慧農業,把蔬菜種在“機床”上,用AI算法養羊、養蜂、養雞……此外,30多位農業院士及首席科學家與阿里巴巴展開合作。

  普惠金融為鄉村產業發展注入“活水”。截至2020年末,全國累計超過1700萬涉農縣三農用戶獲得網商銀行無接觸貸款。

  由“品”到“業”全面升級,區域品牌是關鍵。截至2020年底,阿里巴巴為貧困縣打造了尋烏百香果、碭山梨膏等50個農產品金字招牌,覆蓋縣域超過30個。湖北的秭歸臍橙,2020年銷量較3年前增長60多倍。

  產業興,才留得住人,村莊才有希望。到脫貧一線掛職的“阿里特派員”,為貧困縣引入“客服縣”、假發、AI數據標注等新產業,促進就近就業。

  多元化、造血式,吸引年輕人返鄉就業創業

  數據成為新農資,手機成為新農具,直播成為新農活。

  截至2020年底,淘寶舉辦了330萬場農產品直播,誕生了超過11萬農民主播。甘肅省隴南市禮縣永興鎮龍槐村,60歲的果農張加成在“阿里特派員”鼓勵下參加培訓,成為一名農民主播。2020年國慶節,張加成和兒子、女兒、兒媳輪流做直播,7天賣掉了5000多斤蘋果。

  3年來,新農人培訓體系不斷完善。“馬云鄉村教育計劃”“蔡崇信職業教育計劃”累計覆蓋300多個國家級貧困縣,使17萬師生受益;“加油木蘭”項目累計為超過238.8萬名建檔立卡貧困女性提供教育及健康幫助。

  淘寶村進入阿里農村戰略中,被重新定義、設計和升級。8年來,全國淘寶村的數量從20個增加到5425個。其中,在75個國家級貧困縣,誕生了119個淘寶村、106個淘寶鎮,創造了12萬個創業機會,帶動直接就業機會34萬多個。

  此次獲表彰的劉廷洲,是湖北省鄖西縣澗池鄉下營村黨支部書記。地處秦巴山區深處的鄖西,是全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貧困縣,而偏僻的下營村一度是貧困縣里的重點貧困村。

  “60后”的村支書劉廷洲,把一個秦巴山溝的窮山村,一個老人、婦女、小孩“三留守”的貧困村,變成了“湖北淘寶第一村”。

  “我在我們村第一個走出去經商,走南闖北,見了世面也掙到了錢,但是我看到家鄉依然貧窮落后。我們有優勢有產品,為什么不能過上富裕的生活。”劉廷洲不服氣。

  直到他看到村民在家門口開淘寶店時,劉廷洲來了興致,村里發展電商能不能脫貧致富,他通過向年輕人請教,搞清楚了互聯網和電商。

  看到基礎設施不行,他想盡辦法把網速從2兆提到100兆光纖入戶,如今都開通了5G,一臺變壓器也擴到八臺,物流到村到戶,隨叫隨到,搭建電商創業園、淘寶協會、電子商務培訓基地等平臺,不斷延伸產業鏈條。

  作為村里脫貧致富的領頭雁,劉廷洲起了頭,給下營村電商產業發展按下了“快進鍵”。村民們找到了一個新出路——在淘寶開店賣十堰綠松石,“不離故土就能致富”。年輕人紛紛返村。2014年,下營村成為湖北第一個淘寶村,并在2017年率先整村脫貧出列。

  2019年,下營村村民人均年收入達到20000元。借著淘寶村的名頭,村里還搞起了鄉村旅游等其他產業。

  “電子商務對我們來說,改變最大的是觀念,”劉廷洲說,“新經濟就是互聯網,就是數字經濟。”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