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首破萬億元大關!山東“三農”成績亮眼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楊玉金 張景翔 字號:【

  為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圖,2018年以來,山東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堅定不移推進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

  三年時光倏忽而過,山東高質量發展成效明顯,齊魯大地呈現出農業升級、農村進步、農民發展的新圖景,昂首闊步開啟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新征程。

  成色足:農林牧漁總產值全國首破萬億元

  立春過后,氣溫回升,正是備戰春耕的好時節。

  “農場里百畝小麥的長勢情況都在這里,澆水、施肥、用藥等農事提醒一目了然。”聊城市陽谷縣金斗營鎮劉堤村“新農人”劉懷博足不出戶,只需打開手機上的“MAP智農”APP,就已經第一時間知曉了地里小麥的苗情良好。

  42歲的劉懷博,2013年回到家鄉開始創辦家庭農場。當不少村民還在努力實現機械化種糧時,劉懷博已經開始了智慧化種糧的探索:“以前種地靠經驗,一旦看走‘眼’,大片莊稼就可能減產?,F在有大數據幫忙,種地更輕松、更科學。”

  將視線延伸開來,在齊魯大地的廣袤田野上,積極探索數字技術在農業領域推廣應用、加速數字農業項目落地、更好帶動鄉村產業振興的案例比比皆是。毫不夸張地說,“數字農業”已成為近年來山東農業農村發展的“高頻熱詞”。隨著數字經濟、智慧農業為農業生產方式帶來巨大改變,科技創新不斷助推農業轉型升級,山東的“三農”成績單也越來越亮眼。

  2020年,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10190.6億元,成為全國首個突破萬億元大關的省份。農產品出口1257.4億元,出口總額再創歷史新高,連續22年穩居全國第一位。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8753元,增幅連年快于城鎮居民收入增幅,城鄉居民收入倍差逐年下降。

  首破萬億、農民增收的背后,山東農業高質量發展成色十足——

  “十三五”時期,山東堅定扛牢農業大省責任,始終把糧食生產牢牢抓在手上,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大局。2020年,全省糧食總產、單產雙創歷史新高,總產達到1089.4億斤,比上年增加18億斤,占全國增量的16%,連續7年穩定在1000億斤以上;

  農業生產結構不斷優化。豆類種植面積不斷擴大,比2015年增長39.4%,玉米種植面積減少,比2015年下降1.8%。家庭農場、合作社、龍頭企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和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等各類經營主體超過50萬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小農戶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日趨完善,帶動農民增收能力顯著增強;

  品牌建設成果豐碩。至2020年底,“三品一標”有效用標企業4845家,產品10275個。煙臺蘋果品牌價值超過145億元,連續12年成為中國果業第一品牌。

  產業興:特色優質高效農業邁上新臺階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十三五”時期,山東將農業現代化與“三農”工作、鄉村振興結合起來,以產業發展帶動鄉村振興,讓群眾吃上“產業飯”,走上小康路。

  二月的鄉村,還有些春寒料峭,但在東營市河口區新戶鎮太二村“天河灣”蘋果種植基地里,卻處處涌動著春季生產的熱潮。村民們架設機械、追施肥料、整地澆水,對今年的收成滿懷憧憬。

  在太二村,村民對蘋果種植“情有獨鐘”。為提升蘋果品質,解決“增產不增收”的問題,太二村黨支部書記張希忠牽頭帶領30家種植大戶,成立了“天河灣”生態種植合作社,建立起標準化生產基地,統一技術管理、統一產品認證、統一分級包裝,每年為村民們帶來1500多萬元的收入。

  若是放在幾年前,這樣的“好錢景”村民們是萬萬不敢想的??扇缃?,太二村黨支部書記張希忠已經不滿足于現狀:“我們村還在謀劃一個‘大活’,計劃請來上級專家,依照綠色食品標準,加大標準化生產推廣力度,打造‘天河灣’綠色林果品牌,拓展品牌效應,產業富民,產業興村,讓村民們在小康路上越走越寬。”

  太二村的實踐充分證明,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做強做優高效特色產業是必然之舉。

  “十三五”以來,山東全面推進農村各項改革,多點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力發展特色優質高效農業,進一步激發了農業農村活力,城鄉差距逐漸縮小。截至2020年底,山東累計創建國家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2個、現代農業產業園8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17個、綠色發展先行區2個、農業產業強鎮59個,累計培育家庭農場8.7萬家、農民專業合作社23.6萬個。山東農業的產業動力和活力越來越強勁。

  鄉村美:脫貧攻堅躍向鄉村振興

  立下脫貧鴻鵠志,敢叫齊魯換新顏!

  “十三五”時期,山東緊緊圍繞“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的總要求,將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最大民生工程,按照“2016—2018年基本完成、2019年鞏固提升、2020年全面完成”工作部署,緊盯“黃河灘”,聚焦“沂蒙山”,鎖定“老病殘”,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省標以下251.6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654個省扶貧工作重點村全部退出,貧困人口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落實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民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村民以土地入股,既是股東又是經營者……地處城鄉結合部的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代村,從負債累累的“臟亂窮差”村,蛻變成遠近聞名的小康村,并逐步形成了以現代農業、鄉村農業旅游為主,商貿物流、節會展覽、教育醫療等多業并舉、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格局。2019年,代村村集體各業產值達到30億元,村集體純收入1.3億元,村民人均純收入達6.9萬元,平均1.3人擁有一輛小汽車。

  穿行在如今的代村,綠樹掩映著小洋樓,觀光小火車穿行在花海中,即便與大城市相比,這里的干凈整潔也不遑多讓。細心的人還會發現,在農村存在了多年的敞口式垃圾池在這里早已成為歷史,取而代之的一個個連體式可分類垃圾桶,成為一道獨具特色的風景線。

  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分類垃圾桶,一條直通山村腹地的平坦硬化路,一家讓村民們喜上眉梢的“衛生積分”兌換超市……在讓鄉村富起來的同時,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成為山東實現鄉村振興目標的重要突破口。

  “十三五”時期,山東農村交通基礎設施條件得到全面改善。截至2020年底,新改建農村公路7萬公里,路網規模由22.8萬公里增加到25.8萬公里,累計完成投資900億元。全部鄉鎮、建制村實現通瀝青(水泥)路,具備條件的建制村100%實現通客車,農村公交化改造率達91.1%。

  近三年來,山東累計完成農戶廁所改造1090.2萬戶,全省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91.1%,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的行政村占95%。化肥、農藥施用量連續多年負增長,分別比2015年下降14.7%和20.3%……

  風雨兼程,不負韶華。

  “十三五”期間,山東尋求突破,由農業大省向現代農業強省轉變,以約占全國6%的耕地和1%的淡水,生產約占全國8%的糧食、11%的水果、12%的蔬菜、13%的水產品,齊魯兒女共同見證了脫貧攻堅的史詩歷程。

  山東拿出明確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高起點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聚力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上求突破、見實效——“十四五”規劃中,山東把現代農業強省建設作為“九個強省突破”之一,提出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持續增強,農產品深加工全產業鏈優勢更加鞏固,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取得顯著成效的總目標。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眺望更遠的未來。在齊魯大地近7萬個村莊希望的田野上,一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時代畫卷令人神往,催人奮進。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