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三品一標”與農業新發展格局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張簽名 字號:【

  日前,農業農村部網站公布了《農業生產“三品一標”提升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相對于過去的“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農產品地理標志,現在的“三品一標”——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絕對是一個提升版。所謂提升,即已不是過去單純意義上的“三品一標”,而是在更廣泛和更高意義上的“三品一標”,其目標和訴求,則是推動新時期我國農業生產新發展格局的形成。

  那么,這將是一個什么樣的新發展格局呢?根據筆者對方案的理解,可簡單歸納為四個字:種、質、牌、標。

  先說第一個字“種”

  有句俗話說得好:栽什么種子結什么果。農業生產無論是數量型發展還是從數量型向高質量型發展,其制約因素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或者說決定性因素,便是農作物種子的質量,沒有好的種質資源,即便老天爺再眷顧你,常年風調雨順;你自己再辛苦勞作、汗滴禾下土,到頭來收獲的也只能是歪瓜裂棗。

  但是,隨著現代農業科技的進步,人們通過農業科研新技術,已經可以培育出各類產量更大、質量更優的農業新品種,如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所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就是有力的證明。這方面,還有很多潛在的農作物資源有待我們去開發,如水產品、畜產品及各種地方農作物。為此,《方案》中特別強調:要提純復壯一批地方特色品種,采取品種選擇、比較試驗、原種繁殖等技術措施,加快提純復壯一批新品種;選育一批高產優質突破性品種,啟動重點種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農業生物育種重大科技項目,實施新一輪畜禽水產遺傳改良計劃,自主培育一批突破性品種等等,既宏觀又具體。

  再說第二個字“質”

  開發和遴選好的品種,目的是為了推而廣之,《方案》中就此作了很具體的描述:要推廣一批強筋弱筋優質小麥、高蛋白高油玉米、優質粳稻秈稻、高油高蛋白大豆等品種。推廣一批優質晚熟柑橘、特色茶葉、優質蔬菜、道地藥材等品種。推廣一批禽類、生豬、奶牛、水產等良種。集成創新一批土壤改良培肥、節水灌溉、精準施肥用藥、廢棄物循環利用、農產品收儲運和加工等綠色生產技術模式。凈化農業產地環境,針對不同區域土壤退化或污染現狀,制定完善南方土壤酸化、北方土壤鹽漬化、東北黑土退化、耕地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方案。加快治理修復,提高土壤地力,以清潔的產地環境生產優質的農產品。推廣綠色投入品,加快推廣生物有機肥、緩釋肥料、水溶性肥料、高效葉面肥、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生物農藥等綠色投入品。推廣粘蟲板、殺蟲燈、性誘劑等病蟲綠色防控技術產品。推廣安全綠色獸藥,規范使用飼料添加劑。構建農產品品質核心指標體系,分行業、分品種篩選農產品品質核心指標,建立品質評價方法標準,推動農產品分等分級和包裝標識。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三是個“牌”字

  招牌很重要,金字招牌更是一個企業、一個產品乃至一個地區的生命線。農業領域在這方面可謂過于“謙虛和低調”。

  平心而論,改革開放幾十年來,我國農產品聞名全國的品牌有多少?更別說像雜交水稻這樣譽滿全球的農業品牌了。其實,我國地大物博,各地都不乏自古就有、聞名一方的農產品,那到底為何如此低調呢?思來想去,想起了一句成語——“錦衣夜行”,即穿著錦繡衣裳在夜里行走。錦繡衣裳雖穿在身上,如果沒讓更多的人看到或者也像自己一樣穿在身上,對于制作和售賣這件衣裳的人來說,豈不等于是自嗨。所以,構建新時期農業生產新格局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應當如《方案》中所說,要打造一批地域特色突出、產品特性鮮明的區域公用品牌。結合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培育一批“大而優”“小而美”、有影響力的農產品品牌,鼓勵龍頭企業加強自主創新、打造一批競爭力強的企業品牌。促進品牌營銷,挖掘和豐富品牌內涵,培育品牌文化,利用農業展會、產銷對接會、電商等平臺促進品牌營銷,引導1000個國內優秀農業品牌參加國際知名展會,提升品牌全球影響力。

  最后就是個“標”字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市場經濟也是標準化經濟。無論是品種培優、品質提升還是品牌打造,都離不開以標準作為基礎和前提。

  過去,在很多人眼里,農業生產無標可依是常見現象,有人吃、有人買、能賣得出去就行了,哪兒那么多事?這種理念也許在國內還能湊合幾年,但若想走出國門,恐怕就沒“門兒”了。所以,《方案》首次提出一個新的標準理念:按照“有標采標、無標創標、全程貫標”的要求,加快產地環境、投入品管控、農獸藥殘留、產品加工、儲運保鮮、品牌打造、分等分級關鍵環節標準的制修訂,推動建立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同時,《方案》還提出,到2025年,建設綠色標準化農產品生產基地800個、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500個。要開展30個產品全產業鏈標準化試點,建設300個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集成應用基地,培育一批農業企業標準“領跑者”,扶持一批由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牽頭,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跟進,廣大小農戶參與的農業產業化聯合體,以帶動大規模的標準化生產。

  事實證明,農產品有標,不僅有利于促進產品品質的提升和打開國內市場,也有利于走進國際市場。譬如云南省通海縣是全省知名的蔬菜生產基地和集散地,盡管名為通海卻不靠海,過去,靠傳統生產方式,蔬菜產業難以突破發展的“天花板”。近年來,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綠色種植、科技種植讓蔬菜品質更好,從品種選定、有機肥提供,到栽種的行距、株距,都有統一的標準和技術指導。所以,這里的蔬菜質量不僅符合國內標準,部分產品還達到了國際標準。如今,所生產的蔬菜36%都銷到了國外,直接帶動了農民增收致富。去年,全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9615元。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此次“三品一標”方案的發布,其基本思路,無不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相契合。而這一契合的核心和實質,則是通過在農業生產領域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作者系中國食品工業協會食品物流專業委員會副會長)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