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章丘大蔥是唯一以“章丘”命名的地域名牌,以“蔥高、白長、脆嫩、微甜”而聞名中外,被譽為“世界蔥王”。其主栽品種為“大梧桐”“氣煞風”,是章丘人民世世代代提純復壯、推舊出新的碩果,為章丘地域所獨有,2020年入選吉尼斯紀錄的那顆章丘大蔥高達2.532米,比著名籃球運動員姚明還高。章丘大蔥一般單株重1000克以上,蔥白長達80厘米,晶瑩潔白、漿汁飽滿、爽脆可口、甜中帶辣,炒制蔥香四溢,生吃則滿口生津,不同于下廚佐料的江南香蔥。
在《濟南的冬天》一文中,老舍先生將山東老蔥視為藝術珍品,文中“最美是那個晶亮,含著水,細潤,純潔的白顏色......由不得把它一層層剝開,每一層落下來,都好似油酥餅的折疊;這個油酥餅可不是‘人’手烙成的。一層層上的長直紋兒,一絲不亂的,比畫圖用的白絹還美麗”的文字令人神往。
2018年11月2日,章丘大蔥在湖南衛視“鄉人鄉味——第十六屆農交會全國農產品推介活動”驚艷亮相,引得湖南衛視主詩人杜海濤、何炅紛紛與大蔥試比高,何炅在微博上感嘆:“比身高,輸給了一棵蔥!”
章丘大蔥獷外秀中,雖然外觀高大粗獷,卻有著微甜脆爽的內在品質,與北京烤鴨成絕配,大蔥蘸醬卷煎餅也展現出山東大漢的豪放。為此,2012年10月26日,章丘市人民政府與中國全聚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簽訂農餐對接戰略合作協議,全聚德集團優先選用綠色無公害的章丘大蔥作為烤鴨輔料。
章丘大蔥的恣意生長,并非現代轉基因技術的產物,而是脫胎于優良基因的馴化,得益于栽培方式的改進。公元前681年,大蔥由我國西北傳入齊魯大地,明嘉靖九年(1530)《章丘縣志》已有蔥的栽培,公元1552年,章丘大蔥被明世宗御封為“蔥中之王”。千百年選育提純,獨特的“深開溝、高培土”技藝,造就了今天“世界蔥王”。2017年,《章丘大蔥栽培系統》成功入選“第四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章丘大蔥的甜脆既是品種使然,更來自明山秀水好土壤的滋養。章丘地處泰沂山脈北麓,南依泰山,北臨黃河,地勢南高北低,栽植于難得的富硒土壤里,用甘洌清澈的百脈泉水澆灌。百脈泉群吐玉涌翠、經年噴涌,成就了章丘“小泉城”的美譽,贏得了北宋大文學家曾鞏“西則趵突為魁,東則百脈為冠”的盛贊,激發了一代詞宗李清照創作《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等名篇佳作的靈感,同時也清波碧流一路北去、蜿蜒匯就章丘人民的母親河——繡江河,滋潤著河流兩側的萬頃沃野。 章丘大蔥、明水香稻、明水白蓮藕等眾多名產集聚于此。
跨入新時代,為保持章丘地域農產品固有的品質,百萬勤勞的章丘人民和農業科技工作者秉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與時俱進、持續演繹大蔥產業高質高效發展的新篇章。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推廣先進科技,施行標準化生產,塑造出萬新牌、繡惠牌等眾多知名品牌和綠色、有機農產品;編制發展規劃,實行分類施策,進入濟南市十大特色產業行列;探索“瓜/蔥套種輪作”等栽培模式,改善生態、增加產量、提高效益;開展網絡營銷、直播帶貨、特色直銷、私人訂制,參展2020第十八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等營銷活動,融入國內國際、線上線下大流通體系。歷經千百年風雨,章丘大蔥愈久彌香,相繼榮獲原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原農業部第四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原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中國馳名商標”、2017中國百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中國名牌農產品、2020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最受市場歡迎品牌農產品” 、“山東省省長質量獎(農業項目)提名獎”、山東省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濟南市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等10多項榮譽。
從前就有“先知大蔥、再識章丘”的說法,而今一年一度的章丘大蔥節成為眾多農民的期盼,迄今已舉辦17屆。烙上歷史文化印記的章丘大蔥,成為章丘獨一無二的“文化地標”。
在當地,“蔥仙女戰瘟婆普度眾生”的傳說鄉野流傳、膾炙人口,體現出其藥用價值,據有關方面研究分析,大蔥中含有的維生素A、維生素C和具有強大的殺菌能力的蒜素,可以預防治療殺滅痢疾桿菌、治療心血管病等十幾種病。
上世紀五十年代偉人毛澤東以章丘大蔥為“國禮”出訪蘇聯,使章丘大蔥充當了緩和當時中蘇關系“和事佬”的角色。五千多年前,刀耕火種的章丘先民種下一粒蔥籽,生命繁衍;五千多年后,章丘人尋根溯源,章丘大蔥成為國宴奇珍、地域品牌。
如今的章丘大蔥,儼然不只是滿足口腹之美的農特產品,更是地域特色、文化符號的代表和章丘人民的榮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