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我國菠蘿市場 與產業調查分析報告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科技信息研究所 字號:【

  我國的菠蘿種植歷史悠久,種植面積及產量均占世界總量的7%左右,是特色高效的熱帶經濟作物,也是熱作區農民重要的經濟來源。

  從2012年起,項目組對菠蘿產業開始了連續性的跟蹤監測,并于前期對菠蘿主產區進行了專項調研。近幾年,我國菠蘿種植面積較為穩定,約100萬畝,產量約165萬噸。其中,廣東省菠蘿產量最多,其次為海南省,兩省產量之和可占全國總產量的88.8%。主栽品種為“巴厘”,其種植面積約占我國菠蘿總面積的76.0%,“臺農16”“臺農17”“金菠蘿”等品種的種植面積占比有逐年增長趨勢,種植主體以小農戶為主。消費以菠蘿鮮果為主,銷售體系以傳統渠道為主,電商渠道表現一般。國際貿易以菠蘿鮮果進口為主,且進口量增長較快,主要進口國為菲律賓。

  菠蘿產業發展現狀

  生產 我國是世界菠蘿主產國之一,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分別約占全球總量的7.2%和8.1%。2010—2017年我國菠蘿產量呈逐漸增長趨勢,由107萬噸增長到167萬噸。2018年我國菠蘿實有面積90萬畝,較上年下降6.5%,菠蘿總產量164萬噸,較上年下降1.6%,單產2453公斤/畝;總產值36億元,較上年增長10.8%。主產區有海南、廣東、廣西、福建及云南。其中,廣東與海南菠蘿產量增長較快,已逐漸發展為我國菠蘿優勢產區,兩省產量分別占我國菠蘿總產量的62.0%和26.8%。

  云南菠蘿產量也有所增長,特別是橡膠林下間作菠蘿已成為橡膠價格低迷期提升新植膠園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廣西產量較為穩定。福建2018年產量較上年有明顯下降。

  消費 菠蘿上市季多集中在清明節至農歷五月。消費形式以鮮果為主,加工品有果汁、果干、果醬及罐頭。2014—2018年,國內菠蘿消費量由134萬噸增長到166萬噸,年均增長4.7%。

  消費市場兩極化嚴重。近年來,我國菠蘿市場供給過剩與供給不足現象共存,傳統“巴厘”菠蘿批發市場流通價在1?1.2元/斤左右,且多劇烈波動,而“臺農”系列批發市場流通價在2?2.5元/斤左右,且較為穩定。

  加工流通 我國菠蘿加工量占總產量10%左右,加工產品以菠蘿罐頭為主。加工過程人工依賴度高,果品利用率約為50%。菠蘿加工廠多分布在廣東、廣西兩省(區)。

  流通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種為傳統渠道,也是我國菠蘿主要流通渠道。另一種為網上電商平臺營銷渠道,以“臺農”系列為主。菠蘿庫存較少,僅少許經冷凍儲藏后供給餐飲業作為商品輔料使用。

  進出口 據聯合國(UN)統計,2010—2018年,我國鮮菠蘿進口量、進口額分別由1.97萬噸、0.13億美元,增至19萬噸、2億美元。2019年,我國鮮菠蘿出口量0.6萬噸,出口額674.3萬美元;進口量24.9萬噸,進口額2.3億美元。進出口貿易對象集中,主要進口國為菲律賓,出口國為俄羅斯。

  市場價格。2018年5月,我國菠蘿出現滯銷現象。清明節前后田頭收購價為1.35元/斤,隨后上漲,最高峰為1.6?2元/斤。隨后受天氣因素影響,果品質量下降,收購價格迅速下跌至0.23?0.65元/斤。但同區域臺農系列價格仍維持在2.5元/斤,且市場穩定。

  2019年菠蘿市場價格基本穩定。廣東、海南菠蘿多集中在3月上市,產地收購價在0.8?1.4元/斤,批發市場均價為1.18?1.8元/斤,零售價在1.9?2.5元/斤。之后隨上市量減少,價格逐漸回升,批發市場最高價出現在6月,為2.21元/斤。8月后,受其他水果的替代效應影響,市場價格回落,12月已低至1.61元/斤。但臺農系列產地收購價一直穩定在2?2.5元/斤,批發市場均價3?3.5元/斤,零售價格為6.99元/斤。

  菠蘿產業發展前景展望

  生產穩定,品種逐步優化。預計我國菠蘿種植面積將穩定在100萬畝,種植區域仍集中在海南及廣東兩大優勢區。品種以“巴厘”為主,但“臺農”系列等優質品種種植面積將逐年擴大,且以企業、合作社為主導。

  菠蘿加工業發展緩慢。由于市場偏好,預計菠蘿消費仍將長期以鮮果為主。菠蘿加工業受資源及成本制約,發展緩慢。菠蘿廢棄物循環利用等深加工產業符合社會發展需求,將有可能在未來市場被推廣應用。

  進口貿易繼續增長。受國內市場菠蘿消費量持續增長及優質菠蘿供給不足等因素影響,我國菠蘿進口貿易仍將繼續快速增長。來源國仍集中在菲律賓等東盟國家,而出口鮮果貿易仍集中于俄羅斯,罐頭仍將集中于美國。

  貧困地區發展特色產業情況

  菠蘿是典型的熱帶作物,對自然條件與種植技術要求較高,各國家級貧困縣有零星自發種植,或在個別鄉鎮作為扶貧產業發展。

  菠蘿產業扶貧通常以土地為資源,市場為導向,采用“公司(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依托產業走“土地流轉、入股分紅、產業發展、就業務工、政策獎補”的增收模式,讓貧困戶通過“租金、股金、現金、薪金、獎金”相結合的“五金”模式脫貧致富。

  菠蘿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風險

  品種結構單一老化,一直是影響我國菠蘿產業升級的主要因素。占我國76%種植面積的巴厘菠蘿已有90年歷史,不僅上市期集中,品質不高,而且和臺農系列相比地頭收購價相差2~3倍。

  在生產環節,臺農系列對技術要求較高,多數農戶還未熟練掌握;巴厘菠蘿存在一定的藥劑大量使用問題,易導致其果型大,品質下降,不耐儲運。定植標準的差異影響種植采收機械化發展。

  我國菠蘿加工業一直發展較為緩慢。一是消費偏好限制,鮮果更受市場青睞。二是巴厘菠蘿不適宜加工,可利用率低。三是加工機械化水平低,人工作業依賴度高。四是收益率較低。隨著人工費及其他費用逐年增長,加工廠收益普遍堪憂。

  政策措施建議

  積極優化品種結構,規范種植技術。為迎合鮮食及加工兩個市場需求,一是以企業、合作社等為主導,加快菠蘿種苗及其種植技術推廣力度;二是專項培育高端、適宜加工、耐儲運的新品種。三是規范種植技術,提升果品質量,支持有機菠蘿等高端果品生產。

  提升菠蘿品質,優化區域公共品牌。實施區域菠蘿品牌美譽度塑造工程,依據現有各級標準,規范菠蘿從生產環境、種植、農資施用、品質監測、加工包裝、流通儲運等眾多環節,形成全產業鏈質量控制標準體系。以互聯網、傳統媒體為途徑,加大宣傳力度,升華區域品牌內涵。

  引導菠蘿產業信息化、機械化。建立菠蘿產業信息化服務平臺,加強產業鏈各主體間聯系,為種植戶推送技術及市場信息,引導電子商務等銷售途徑。建立菠蘿價格、流通量、質量安全等監測預警系統,以及農戶與農技專家線上咨詢體系。同時,專項研發菠蘿種植及加工機械,促進我國菠蘿產業長遠發展。

  利用好“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東南亞在氣候、土地等資源方面更具菠蘿種植優勢,且種植成本相對較低。在“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應鼓勵我國菠蘿種植公司“走出去”,利用好兩種資源,在東南亞發展菠蘿種植。在返銷回國的同時,積極利用發達國家給予發展中國家的外貿優惠政策,將菠蘿出口至世界最大菠蘿貿易市場(歐盟及美國)。同時鼓勵國內加工企業利用東南亞豐富菠蘿資源,發展加工業,解決加工原料不足等問題,搶占菠蘿加工品國際市場份額。

  (報告撰寫人:金琰,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科技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