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我國火龍果市場與產業調查分析報告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科技信息研究所 字號:【

  火龍果原產于危地馬拉、古巴等國,后傳入越南、泰國及中國,全球規模生產的國家僅20多個。中國火龍果產量位居世界第二,僅次于越南。種植面積75萬畝,產量102萬噸,每年仍需從越南大量進口,總消費量153萬噸,一線、二三線城市、產地銷售分別占總消費量45%、30%、25%。熱作區53個貧困縣發展火龍果產業,共種植19.15萬畝,產值11.49億元。

  火龍果產業發展現狀

  生產狀況 火龍果主要分布于中國7省(區),包括廣西、廣東、云南、貴州、海南、臺灣和福建。2018年,中國火龍果種植和收獲面積分別為74.57、58.52萬畝,僅次于越南。年產量102萬噸,單產1745.39公斤/畝。主栽品種包括“金都一號”“大紅”’等。

  消費狀況分析 2018年火龍果消費量153萬噸。一二三線城市、產地銷售分別占總消費量的45%、30%、25%。消費最初集中在廣東、廣西、海南及香港、澳門等南方省(區)。近些年,市場得到拓展,北上廣深、湖南、浙江、重慶、東北四省區對火龍果需求越來越多。精品紅心火龍果被認為是中高端水果,金都一號品種是市場上認可度最高品種。除國內消費外,也出口到馬來西亞、俄羅斯、泰國等國家。

  加工流通情況 火龍果以鮮食鮮銷居多,深加工技術還不盡完善,深加工產品量不大,2018年全國火龍果加工量僅占鮮火龍果總產量的8‰,主要加工成火龍果酒、凍干片、原漿等。

  進出口情況 2019年,中國鮮火龍果進口量和進口額分別為43.57萬噸和36213.95萬美元,比上年分別減少14.70%和8.68%,其中99.98%的火龍果進口于越南。

  2019年,中國鮮火龍果出口量和出口額分別為0.51萬噸、903.72萬美元,比上年分別增長28.75%、40.77%,超半數出口到中國香港地區。全年火龍果進出口表現為巨大貿易逆差,表明中國對火龍果需求大。

  市場價格情況

  2019年,火龍果平均批發價每公斤9.73元,比上年增加1.19%;春節期間價格最高,每公斤13.46元,之后減少;最低批發價格每公斤6.98元。

  火龍果出園價格多年堅挺,平均地頭收購價有所增加。12月—次年4月價格較正季果高;6—9月價格較低。2019年全國一、二、三、四級果平均地頭收購價分別為每公斤11.46元、10.57元、8.89元、7.22元。

  火龍果產業發展前景展望

  生產增速將有所減緩。隨著火龍果種植技術與冷鏈物流設施不斷創新與完善,以及反季節和夜間補光催花技術不斷推廣,火龍果擴種仍將持續,但生產增速將有所減緩。

  市場占有率將進一步增加。我國加大了火龍果生產投入,提高了火龍果管理和儲藏水平,果肉口感明顯提高,改變了之前長期依賴國外尤其是從越南進口的狀況。紅心火龍果進口量繼續減少,出口量將大幅提高。

  貧困地區火龍果產業發展情況

  2018年我國熱作區貧困縣火龍果種植19.15萬畝,產值為11.49億元,分布在53個貧困縣,其中貴州貧困縣種植8.81萬畝,海南0.11萬畝,云南4.53萬畝,廣西5.70萬畝。

  火龍果脫貧增收采用“公司(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將土地作為資源,周邊農戶或相鄰省(區)市縣務工人員作為員工進行田間種植管理收獲,由基地管理人員統一培訓和全程監督指導。

  火龍果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風險

  主要問題 規模化、機械化、標準化與產業化水平仍然不高。隨著國內勞動力短缺及人工費用日益增加,火龍果生產成本越來越高,這種高成本生產模式將逐漸被機械化取代,但火龍果產區大多集中在相對不富裕地區,坡地果園居多,規模化、機械化與產業化水平不高。

  上市過于集中,產期不夠長,冬季果供不應求。各省火龍果多集中于夏季上市,夏季產量過多。廣西、海南、廣東已通過照燈補光延長火龍果產期,但產量仍不能滿足國內對火龍果的需求。

  果品同質化嚴重,產業鏈延伸不夠,削弱火龍果市場競爭力。一是大紅系列火龍果面積過大,果品同質化嚴重,產品多樣化不足。二是火龍果仍以鮮果鮮銷為主,選育種以鮮食為主要目標,缺乏優良專用型加工品種,高附加值加工產品種類少,產業鏈延伸不充分。三是精品高端果占比仍不高,遠不能滿足高端消費者需求。

  良種健康種苗培育體系尚未建立,潰瘍病、病毒病威脅大。火龍果主產省(區)至今未達成共識建立良種健康種苗培育體系,精品果高效生態標準化栽培技術的推廣應用力度不夠大;在某些種植地區,并未引進與篩選良種或因地制宜購買合適種苗,對病蟲害防控措施力度不夠,火龍果受潰瘍病影響大。

  冷鏈系統仍不完善,貯運貨架期仍較短。我國火龍果產業起步較晚,部分產區冷鏈系統仍不完善,冷庫數量不足,冷鏈運輸存在困難,采后保鮮率較低,貯運貨架期短,除廣東、海南省可貯存較久外,其余省份貯存時間最多15天。

  政策措施建議

  生產環節

  提升種植規模化、標準化水平,加快品牌建設步伐。鼓勵并支持火龍果種植戶、企業、合作社逐漸使用水肥一體化滴噴灌設施,提倡發展生態循環農業,運用物理防病防蟲措施,減少化肥、農藥使用和施用量,提升中國火龍果果品質量。實施品牌戰略,打造國際知名火龍果品牌,促進中國火龍果產業可持續和綠色發展,提高中國火龍果知名度和影響力。

  增強科技服務投入力度,增加火龍果全產業鏈專門培訓。加強與種植、加工、銷售等相關科研院所聯系,細化火龍果協會職責,對種植戶、企業和合作社開展生產、種植、水肥高效利用、“三品一標”、產品質量溯源、病蟲害管理與綜合防治、電商平臺推廣等技術培訓,提高種植戶和企業果園管理水平,增加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當地農民收入。

  加大資金支持范圍,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和完善。火龍果規模化、標準化發展離不開資金支持,主產區政府應增加對火龍果產業的資金投入,并加大力度完善路網水電氣等基礎設施建設。

  市場環節

  轉變傳統營銷模式及觀念,提高種植收益。轉變傳統營銷觀念,增強對電商平臺認識,掌握電商營銷技能,充分整合國內火龍果主要種植市縣資源,提升火龍果產業實體經濟電商應用水平,拓寬火龍果銷售渠道,創造更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加大力度開展精深加工,促進火龍果全產業鏈發展。各主產區政府應當重視并加大力度扶持火龍果精深加工技術研發及其推廣應用,有效完善火龍果產業鏈,促進火龍果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降低火龍果產業風險。

  加快產銷聯盟建設,整合國內各主產區火龍果產業資源,做大做強中國的火龍果產業,提高火龍果國際市場占有率和競爭力。

  (報告撰寫人:徐磊磊,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科技信息研究所科技辦副主任;金琰,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科技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侯媛媛,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科技信息研究所熱帶作物產業發展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劉恩平,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科技信息研究所研究員)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