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為無患子科、荔枝屬常綠喬木,是原產我國南方的亞熱帶名貴水果,新鮮果肉呈半透明凝脂狀、多汁、甘甜,味香美,且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及保健功能,深受人們的喜愛,素有“中華珍果”之美譽。
由于荔枝產區地處熱帶亞熱帶高溫高濕氣候,病蟲害種類多,且發生嚴重,加上其特殊的果實結構和生理特性,采后易腐爛變質,所以荔枝生產中存在不少問題。首先,農藥等化學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造成荔枝果品污染,農藥殘留超標。其次,長期單施或過量施用化肥破壞了土壤結構導致有害物質在土壤中不斷積累,造成荔枝重金屬元素污染。因此,為提高荔枝質量安全水平,需針對荔枝生產過程中基地建設、品種選用、肥料和農藥使用、采收包裝等環節制定質量安全風險管控指南,為荔枝的全程質量控制做好技術保障。
生產基地建設
建園前對產地環境進行安全性評價,產地環境質量要求應符合NY/T 5010中的規定。產地宜選擇遠離污染源,土質肥沃、土壤酸堿度適宜(pH 5.3~6.5)、保水保肥力強、排水良好、地下水位能降至1m以下、開闊向陽、避風寒的地段建園。根據園地規模、地形地勢設立相對獨立的排灌系統,防止灌溉水源污染,生產過程中每2年對種植地土壤、灌溉水質量及周邊空氣污染情況進行監測與評估。
品種選擇
荔枝種苗質量符合NY/T 355的規定,選用無檢疫性有害生物侵染,生長健壯、根系良好,適合當地氣候條件,優質、高產、穩產、抗逆性強、適合市場需求的品種,且保存種苗質量、品種純度、品種名稱等有關記錄及種苗銷售商的證書,明確來源。
荔枝在我國的廣東、廣西、福建、四川、臺灣、云南等地都有廣泛種植。目前荔枝的主要品種有:糯米糍、桂味、香荔、紅荔、妃子笑、白糖罌、黑葉荔、白蠟荔、仙進奉、嶺豐糯等,選擇適合當地氣候條件,適合市場需求的品種。
施肥管理
肥料選擇遵循有機肥為主,化學肥料為輔,有機肥、微生物肥、化肥相配合的原則,并根據肥料類型、土壤狀況以及荔枝品種與生長階段特點制定科學合理的測土配方施肥方案,結合植物營養診斷進行追肥,及時滿足荔枝對養分的需求,提高肥料利用率。農家有機肥料的使用應經充分腐熟或無害化處理,葉面肥料應符合GB/T 17419和GB/T 17420的規定,城鎮垃圾肥料的污染物應符合GB 8172的規定。化肥應選擇有登記注冊,具備生產許可證、肥料登記證、執行標準號等合格的產品。
病蟲害防治
荔枝田間主要病害有:霜疫霉病、炭疽病、藻斑病、葉斑病、煤煙病、酸腐病等。主要蟲害有:荔枝蝽象、蛀蒂蟲、癭螨、葉癭蚊、卷葉蛾類、吸果夜蛾、薊馬、小灰碟、龜背天牛等。病蟲害防治主要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堅持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 的病蟲害防治原則。
(一)農業防治
建園和栽培管理過程中,綜合運用防護林帶、蜜源植物、行間間作或生草等技術,創造有利果樹生長而不利于病蟲生長的生態系統。因地制宜選用高抗或耐病蟲害優良品種,避免將種植成熟期差異大的品種種植在同一小區。通過加強肥水管理(如增施生態有機復合肥或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等)和加強樹體管理(如抽梢期、花果期和采收后的修枝等),提高植株抗病蟲能力。定期疏除病蟲枝、葉、花、果并集中進行無害化處理,加強冬季清園,減少污染源。
(二)物理防治
采用誘蟲燈、黃色板、藍色板和白色板等誘殺害蟲。設置防蟲網隔離和人工捕殺荔枝蝽象、吸果夜蛾、果蝠、金龜子等。采用果實套袋技術,防治病蟲害侵染。
(三)生物防治
優先選用微生物源、植物源生物農藥。選用對捕食螨、食蚜蠅和食螨瓢蟲等天敵殺傷力小的殺蟲劑。人工釋放平腹小蜂、捕食螨等天敵。
(四)化學防治
禁止使用禁限用農藥,選用已登記的農藥,按照GB/T 8321的規定要求和農藥標簽注明的使用范圍、劑量、方法和次數進行合理施用,并嚴格執行安全間隔期。農藥劑型宜選用水劑、水乳劑、微乳劑和水分散粒劑等環境友好型劑型。施用器具、運輸工具和包裝用品等,應嚴格清洗或回收,防止交叉污染和對環境的污染。使用后剩余農藥、清洗廢液、農藥包裝容器等按照NY/T 1276的要求進行安全處理。
采收及采后處理
(一)采收
1.成熟度:根據用途、市場需要以及不同品種的成熟度在充分成熟時期分期采收。一般以八成至九成熟為宜。荔枝外果皮已基本轉紅,內果皮基本為白色,具有該品種果實特有風味。
2.采收時間:果品采收期間嚴禁施用農藥,嚴格按農藥安全間隔期和荔枝商品標準要求采收。采收前對產地果品應進行抽樣檢測,符合GB 2762和GB 2763規定的質量安全要求才能采收上市。采收應在晴天上午露水干后或陰天進行,不宜在烈日中午、雨天或雨后采收。
3.采收方法:整穗采收,用枝剪將成穗果實剪下。采收時應輕采輕放,盡量避免機械損傷。采收后果實不要堆放在烈日下暴曬,采后應放在陰涼處,盡快運到加工廠進行處理。
(二)采后處理
1.挑選:挑選時剔除病果、蟲果、褐變果、腐爛果、裂果、未成熟或過熟果、無果蒂果及其他缺陷果。
2.預冷:可以采用強制通風預冷、冰水預冷、冷庫預冷等方法進行預冷,采后6h內進行預冷,24h內使果心溫度降低到10℃以下。
3.清洗及防腐處理:預冷后的荔枝,防腐保鮮劑應符合產品質量要求,并按產品推薦的使用濃度范圍處理果實。可用500mg/kg 的咪鮮胺類殺菌劑、500mg/kg的抑霉唑或1000mg/kg的噻菌靈溶液浸果1min,然后取出晾干。
4.貯藏條件:荔枝最適宜的貯藏條件為3℃?5℃,相對濕度為90%?95%。
包裝、貯藏與運輸
果品包裝材料應符合GB/T 34343等國家相關安全衛生標準要求。果品包裝過程中應輕拿、輕放,防止機械損傷。應有獨立、安全的貯存場所和設施,嚴禁將果品與有毒、有害、有異味的物品混放。包裝好的果品宜優先采用冷藏,貯藏管理應符合GB/T 29372的要求。應采用帶篷保溫車或冷藏車運輸,如使用敞篷車運輸應防止日曬、雨淋;裝卸時應輕搬輕放、避免撞擊。
(來源: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南寧))
欄目指導單位: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