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在聞名全國的莊河海王九島海域,一艘艘打撈船伴著日光與海風,從碼頭出發,經歷兩個小時的航程,來到這里進行雜色蛤深海捕撈。兩張巨大的網,通過電螺旋槳的推動將雜色蛤裝入網中,再通過不斷地起伏將蛤與沙逐漸地分離,從而達到蛤的干凈。一次漁網可以捕獲幾千斤的雜色蛤。
“雜色蛤告別了以往的灘涂養殖方式,這種深海養殖不受氣候和環境的影響。”大連玉洋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建軍介紹說:“目前已經實現了全年采收,每一天都是這樣繁忙的場景。”
矢志深耕藍色牧場
海王九島地處北緯39°綠色無公害海域,這里遠離大陸和主航道,海水交換和自凈能力強,是扇貝、海膽、刺參等海珍品的理想養殖基地。
早在20年前,大連玉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就與海王九島結下了不解之緣。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集海珍品良種選育、繁育、養殖、捕撈、加工、貿易于一體的全產業鏈、綜合型海洋食品企業。擁有養殖海域近11萬畝,其中雜色蛤灘涂養殖海域8.35萬畝,年產值超億元。
公司先后獲得 “遼寧省最佳誠信企業” “遼寧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中國貝類產業創新示范基地”“遼寧省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示范基地”“遼寧省水產原良種場”“遼寧省重點名牌產品”“中國十大海鮮品牌”“遼寧禮物”等榮譽稱號。 第二屆中國國際海洋牧場博覽會“最佳創新獎”和“海洋牧場優質產品獎”,2019年7月作為非會員企業首次受邀參加大連夏季達沃斯年會。“玉洋”全面采用現代企業管理模式,先后通過無公害產品產地、ISO9001、HACCP認證,建立健全質量控制體系。
公司依托北黃海獨特的天然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通過不斷加大海洋牧場和“中國貝類產業創新示范基地”的建設力度,現已形成扇貝、蛤仔、海參和生蠔等主要產品體系,實現了育種育苗、養殖、加工和銷售的全產業鏈布局,深耕海洋牧場,打造藍色糧倉,力爭做全國最具特色的現代化漁業典范企業。
名副其實的世界蜆庫
莊河位于遼東半島東側中部、黃海北岸,是大連市下轄的三個縣(市)之一,是大連的東大門,莊河西距大連160公里,東距丹東140公里,陸域面積4113平方公里,占大連市的三分之一,海域面積2900平方 公里,海岸線長285公里,占北黃海岸線二分之一。莊河海產品資源豐富,有“世界蜆庫”“中國貝庫之都”之稱,盛產海參、海膽、扇貝、海螺等200多種海珍品,水產品產量和加工出口量均居遼寧省縣市首位。
雜色蛤學名菲律賓蛤仔,是我國四大養殖貝類之一,年產量約300萬噸,占世界總產量的90%,單種產量在我國養殖貝類中最高。莊河區域內有76條大小河流,淡水資源和海洋資源融合,餌料豐富。產出的雜色蛤具有味鮮肉美、口感鮮甜的特點,生長的海域地理條件優越,即氣候、海域底質、水質以及餌料等方面都非常適合雜色蛤的繁殖和生長。莊河的雜色蛤養殖產業歷史悠久,最早養殖可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初,中國第一船規模性出口活雜色蛤就是從這里裝運發往日本的。2010年獲得原農業部認定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莊河現有雜色蛤養殖面積40余萬畝,年產量30余萬噸,年產值約28億元。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蜆庫。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