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自2022年農業農村部推進農業經營主體信貸直通車常態化服務以來,各省級農擔公司積極行動,認真落實常態化工作要求,多家省級農擔公司在總結前期業務開展情況下,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大政銀擔合作力度,做好多方協調和自身日常調度工作,業務開展取得了進一步的明顯成效。本刊將相關省級農擔公司的“信貸直通車”開展經驗陸續發布,敬請關注。
自2021年5月農業農村部啟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直通車”開展以來,內蒙古農牧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內蒙古農擔公司”)高度重視,積極推進活動開展,為進一步推動此項工作開展,更好地為申報主體提供服務,結合《農業農村部關于推進農業新型經營主體信貸直通車常態化服務的通知》(農辦計財〔2022〕4號)文件精神,內蒙古農擔公司在總結2021年度活動開展經驗基礎上,積極部署推進常態化工作,短時間內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截至2022年4月22日,完成擔保支持704筆,擔保金額27980萬元,授信率41%。
進一步提高責任擔當,加強推廣和響應效率
按照農業農村部信貸直通車常態化工作要求,內蒙古農擔公司第一時間召開信貸直通車工作落實會議,安排部署細化有關工作,明確要求各部門、分支機構要提高政治站位和責任擔當積極推動信貸直通車活動落地。
在組織有關力量制作專項申報指南,在官方網站上進行發布推廣,擴大惠及面。
業務項目經理在開展實地盡職調查、保后、代償工作時主動向經營主體進行宣傳講解,形成人人傳播的良好局面。
與具有上下游利益聯結的農牧業企業建立客源渠道,由其進行宣傳營銷獲取項目資源。
安排專人專職力量,做好日常分支機構、銀行的對接和協調工作,提高響應與處理速度。
明確主要合作銀行,形成良性競爭機制
結合2021年度各合作銀行信貸直通車活動落實情況,2022年內蒙古農擔公司與各合作銀行再次進行深入溝通,最終將合作意愿較好、工作落實效率較高的郵儲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納入現階段主要合作合作銀行范圍。結合各行分支機構設立、業務偏好情況選擇以統籌派單的形式進行項目分配,同時通過合作機構名單動態管理,吐故納新,以周為單位反饋項目進展情況,同時與上述四家合作銀行建立共同的溝通機制,營造良性的競爭機制和氛圍,提升業務人員開展項目的積極性,進而提高項目落地的時效性。
發揮政銀擔合作優勢,培養線上掃碼習慣
內蒙古農擔公司積極發揮政銀擔合作優勢,匯集多方資源做好信貸直通車活動。一是積極溝通合作銀行。相較內蒙古農擔公司,合作銀行具有機構覆蓋面廣、業務人員相對充裕等優勢。在具體業務開展中,內蒙古農擔公司與各銀行建立常態化溝通機制,尤其是一線要對應到農擔與銀行的具體業務人員。同時做好溝通和培訓工作,對接人員將信貸直通車活動運行流程和具體操作方法情況摸準吃透,再向基層銀行客戶經理進行詳細講解,以方便銀行客戶經理向申請經營主體進行指導溝通。通過這種方式進而打通銀擔雙方自上而下的合作、推廣和溝通機制,降低信息不對稱帶來的業務推廣不靈、信息溝通成本問題。在日常合作過程中,積極促使合作銀行結合自身日常工作在基層宣傳信貸直通車活動,引導其將此項工作作為常態化工作開展。二是積極對接鄉鎮、村委開展政策宣傳、操作培訓、申報營銷等工作,形成積極主動的基層直通車推廣方式。
建立綠色審批通道,提升業務效率
內蒙古農擔公司針對信貸直通車活動業務時效要求高、農戶申請貸款急的特點,一是通過總結2021年開展情況,借鑒其他省級農擔經驗做法,建立專屬審批綠色通道。通過明確管理辦法,細化操作流程,相比之前縮短了自身業務開展時間;二是溝通合作銀行對信貸直通車活動的項目進行重點關注,在同樣申請條件下優先進行處理,提高審批效率,及時的滿足申請主體融資需求。
下一步,內蒙古農擔公司將結合常態化工作要求,與省級農業農牧部門積極溝通,做好直通車宣傳推廣和落地工作。
(供稿:內蒙古農擔公司)
指導單位:農業農村部計劃財務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