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以城鄉聯動發展推進金融支農——專訪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徐守本
時間:2022-09-01 15:02:58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本社記者 ?李永生 姜玉桂 劉月姣 字號:【

  進入新階段,中國工商銀行(簡稱“工商銀行”)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有怎樣的思考和謀劃?如何結合自身優勢與特色,創新金融供給,建立多層次、多元化的鄉村金融服務體系?還將有哪些具體行動和方案?圍繞上述話題,中國農村雜志社記者近日專訪了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徐守本。

  記者:工商銀行制定實施城鄉聯動發展戰略已經一年多了,請問這一戰略是如何推動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

  徐守本: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后,三農工作重心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商銀行黨委堅決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心懷“國之大者”,將全面服務鄉村振興作為全行工作的重中之重,基于“國家所需、金融所能、工行所長”,制定并實施了城鄉聯動發展戰略,就是要利用好我們的城市金融優勢,一體統籌城市和鄉村兩大市場,發揮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主力軍”作用。

  2021年6月,工商銀行在總行層面成立了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工作推進委員會,在總行和一級分行組建了領導小組和鄉村振興辦公室,出臺全力支持鄉村振興行動方案,推出15條行動舉措,搭建“橫向+縱向”協同的金融服務鄉村振興考評體系,全面傳導落實監管考核相關要求,構建了以城鄉聯動發展戰略為統領,以組織管理體系、基礎制度體系、新型觸達體系、全量產品體系、分類推進機制和統一服務品牌“工銀‘興農通’”等為六大基礎支撐的“1+6”服務架構,形成鄉村振興金融服務的“四梁八柱”。在此基礎上,推出“融資、融商、融智”一體化的鄉村綜合服務體系,加快構建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長效機制。

  在融資方面,到今年一季度末,涉農貸款余額超2.9萬億元。同時,積極拓展涉農融資渠道,累計發行鄉村振興債19支220億元,創鄉村振興債央企首單、民企首單、文旅央企首單、交通領域首單,支持糧食收儲、農村道路改擴建工程等,承銷額和投資額均位列同業首位。近5年,工商銀行涉農貸款投放額超6.5萬億元,平均每年貸款投放額均在1萬億元以上,使得金融活水源源不斷地流向田間地頭。我們也加大了對脫貧地區尤其是重點幫扶縣的支持力度,脫貧地區各項貸款及重點幫扶縣貸款保持增長,超額完成監管要求。

  在融商方面,我們聯合各級農業農村部門開展“興農撮合”活動,并專門以此打造平臺,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勢特色產業集群、農業產業強鎮及其區域范圍內各類農業經營主體,提供集產銷對接、供需洽談、招商引資、融資支持于一體的綜合服務。聯合全國工商聯支持做好“萬企興萬村”行動,為優質重點民營企業及產業鏈各類涉農主體提供綜合性、全流程、陪伴式的金融服務,助力民營企業將資源引入縣域、農村。

  在融智方面,我們聯合農業農村部推動“服務千村 陪伴萬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智行動,并組織開展豐富多樣的培訓,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涵蓋黨建、農業技術、財務管理、金融知識等方面融智服務。僅2021年,就組織開展了近600場融智行動,覆蓋1800余個村,惠及近1.1萬名農戶、1600余名村干部。我們在全行開展“興農青禾·新風貌”鄉村振興主題短視頻大賽,吸引180余萬人次訪問、超500萬投票,涌現出《希望》《我和我的小漁村》等一批優秀作品,展現了新時代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生動圖景。

  記者:工商銀行作為以城市金融業務見長的國有大行,在服務鄉村振興方面,有哪些特色?

  徐守本:經過一年多的實踐探索,工商銀行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把握“全量”(全量產品、全量渠道、全量客戶),“數智”(數字平臺、數字終端、數字風控)“普惠”(專屬服務、下沉觸達、外部共聯)的服務定位,發揮自身優勢,延展服務觸點,構建產品組合,夯實基礎建設,初步走出了“3363”的工行特色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新路子。

  第一個“3”:發揮好三大優勢。一是城市金融優勢,夯實G、B、C三端客戶優勢,在縣域鄉村延展發力;錨定農業產業鏈場景,強鏈補鏈固鏈,打造數字化全鏈條產業生態。二是綜合服務優勢,發揮規模、網絡、人才優勢,創新推出“融資、融商、融智”一體化的鄉村綜合服務體系。三是金融科技優勢,運用衛星遙感、大數據等前沿技術驅動農業金融服務可信、精準,同步對外輸出技術硬實力,促進信息集約共享。

  第二個“3”:推廣好三大觸點。工銀“興農通”APP線上專屬渠道,正被打造成縣域鄉村“金融+”綜合化線上服務平臺,實現“一點接入,無界興農”。農村普惠金融服務點線下專屬站點,采用合作共建等方式,搭建“金融+”全場景服務泛在生態,形成了以服務點為前沿觸點、以縣域網點為中樞連接、以集約中心為后臺支撐的鄉村金融服務渠道布局體系,讓“您身邊的銀行”在鄉土大地更好地延伸拓展。鄉村振興主題卡專屬金融介質,推出工銀“興農通”信用卡、鄉村振興福農卡等專屬卡種,服務鄉村客群。

  第三個“6”:構建好六大主線。有了好的產品,才能直擊人心。我們聚焦鄉村振興重點領域,廣泛調研三農需求,著眼于縣域鄉村范疇,整合全行近百項適農產品服務,打造全量產品體系,形成彰顯綜合服務優勢、體現工行服務特色的鄉村產業、鄉村建設、普惠金融、農戶服務、全量客戶聯動和科技賦能六大產品賦能主線,包括工銀興農貸、縣域個人“1+4”專屬服務等主打產品,目前還在積極探索創新農戶信貸,支持農業經營主體信貸直通車專屬申請通道,推動“整村授信”模式落地試點等,以形成更加多元、更有溫度的產品矩陣。

  第四個“3”:夯實好三大基建。在數字基建上,順應數字轉型大潮,在銀行業率先啟動建設“鄉村振興大數據管理平臺”,整合歸集行內外涉農大數據,賦能營銷拓展與經營管理,提升“數治”效能。在生態基建上,加強與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局、供銷社、工商聯、農業擔保、保險公司、高校、科研院所、頭部企業等各級機構和各類優質平臺的共享協作,以聯盟拓展推動場景共建,打造銀校企地多邊合作、共享共贏的鄉村振興合作生態,做好涉農業務場景創新、服務點共建、人才培養合作等,激活鄉村市場效能。在風控基建上,聚焦業務特質打造數字風控體系,運用數字化工具強化統計監測、貸后管理,不斷完善涉農授信模型等,全過程把控全面風險。涉農貸款不良率持續下降,資產質量持續向好。

  記者:2021年6月,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和工商銀行簽訂了為期5年的三方戰略合作協議,合作內容之一是加快智慧農業和智慧農村發展。請問工商銀行是如何賦能“數字鄉村”建設的?

  徐守本:消除城鄉“數字鴻溝”,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工商銀行積極響應《數字鄉村發展行動計劃》,持續探索金融科技賦能,豐富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在鄉村金融服務領域的應用場景,構建金融科技支持產業發展的工具箱,完善面向鄉村的全場景智慧生態服務,提升三農金融服務的覆蓋面、可得性和便捷度。

  圍繞農村客戶需求,推出鄉村金融服務數字化觸達工具——工銀“興農通”APP,構建“民生、代理、村務、撮合”四位一體的線上綜合化服務體系,打造三農客戶易于操作、樂于使用的“新農具、新超市、新平臺”。面向鄉村居民等客群,提供基層黨建、移動辦公、信息公開、鄉風積分、民主投票等服務。

  面向縣、鄉、村推出“數字鄉村”綜合服務平臺,為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村委會、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涉農企業和村民,提供涵蓋“黨務、政務、村務、財務、金融服務”的“五位一體式”數字化解決方案。現已與770家區縣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達成信息化合作。

  搭建“鄉村振興大數據管理平臺”,積極開展數據賦能鄉村金融服務的新模式探索,通過金融科技手段破局三農市場數字基礎弱、需求差異大、業態風險高等難題。通過建立三農大數據體系,構建以數據為先導、模型作支撐、場景應用為內核、銀政直聯為手段的鄉村振興大數據服務整體體系,努力實現農村市場金融服務“精準化服務、自動化審批、智能化風控”。今年以來,已在福建、黑龍江等地推出基于遙感影像貸后監測服務的信貸業務,通過衛星遙感、電子圍欄等技術實現土地確權驗證、作物產量預估、長勢動態監測等,提升農業信貸業務辦理和貸后監測效能。

  依托開放式服務架構對外輸出專業服務,構建服務三農“幾家抬”合力的商業可持續的金融生態。創新推出數字興農“三合一”金融科技賦能方案,提供集“生產供銷、鄉村治理、授信融資”于一體的綜合金融服務,嵌入市場核心節點、嵌入供應鏈產業鏈,通過場景的貼合和批量化效應,穿透上下游多層級,逐步聚合“銀企政保”等多方能力。在貴州,推出“惠農服務平臺”,與當地供銷社、鄉鎮商超等單位合作,提供基礎金融、經營管理、商品流通等一攬子服務。在河北,推出“五級為農平臺”,搭建智慧化產供銷應用服務。在江西,投產“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平臺”,在線提供銀農直聯、財務管理、股權管理等多項服務,并依托平臺功能推出“農權e貸”專屬融資產品。

  記者:促進農業產業融合發展是當前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一個重要抓手,工商銀行在這方面有什么好的經驗和做法?

  徐守本:產業融合發展是延伸農業產業鏈、拓展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提升農業農村領域整體產業水平和農民收入的重要載體。工商銀行積極支持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從投融資政策、行業營銷指導、客戶綜合服務等方面,提供貫通農林牧漁、橫跨一二三產的全產品服務解決方案,圍繞糧食及重要農產品供給、種業振興、耕地保護、農副食品加工、鄉村休閑旅游等重點領域,以豐富產品服務支持鄉村多元發展,提升金融服務三農質效。在山東,圍繞糧食種植產業集群,推出銀擔合作全線上融資產品“農耕貸”,提供客群式集中配套金融服務。在黑龍江,創新推出“農e貸”,為農戶及涉農小微企業提供信用、抵押等多方式的便捷高效融資服務。在浙江,支持麗水山茶油冷榨加工等一批農業產業提升項目。在四川、江蘇,支持了眉山瓦屋山、溧陽涵田度假村等一批鄉村休閑旅游開發項目。

  工商銀行還通過“興農撮合”活動為農業經營主體拓寬產品、項目、技術及資金等合作渠道,被農業農村部評為金融支農“八大創新模式”之一。自主研發“興農撮合”服務平臺。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和農業產業強鎮開設特色專屬主頁,引導農業經營主體通過平臺發布產品、需求及招商引資信息,實現供需匹配對接。截至今年3月末,已吸引117個產業園、74個產業集群、455個產業強鎮以及1.7萬個農業經營主體入駐。工行系統舉辦專題對接活動。已在20余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舉辦各級對接活動50余場,幫助農業經營主體拓寬供貨、銷售渠道,實現廣泛交流合作,累計撮合各類成果1200余項。聯動跟進金融服務。對入駐平臺的農業經營主體,工商銀行積極用活項目財政獎補資金、農業補貼、保險、擔保、訂單等結構化信息數據,結合農業經營主體類型和產業發展階段,探索開展信貸產品創新,實現融資支持落實落地。截至今年3月末,已先后為20余個省(自治區、直轄市)498個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項目,提供意向性授信額度近800億元,融資落地116.5億元,涵蓋種養殖、深加工等多個重點領域,將投融資意向轉化為“真金白銀”。

  記者:在支持農業供應鏈方面,工商銀行有什么創新和探索?

  徐守本:工商銀行高度重視金融支持農業供應鏈發展,圍繞涉農行業龍頭企業、大宗農產品交易市場等領域,以數字供應鏈金融為抓手,利用金融科技手段分析涉農龍頭企業產業鏈結構,定制“穿透式”產業鏈綜合金融服務方案。截至3月末,工商銀行數字供應鏈已覆蓋農資供應、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農產品貿易等眾多涉農場景,涉農供應鏈超1400條,服務涉農客戶超1萬戶。在河北、河南等地,運用數字化供應鏈融資工具,搭建全產業鏈數字化金融服務模式。我們與多家優質龍頭企業開展合作,緩解龍頭企業上游農企、農戶采購農資、擴大生產、建造養殖舍等資金壓力。如為某養殖企業提供供應鏈融資服務,惠及近2500戶養殖戶,戶均余額20余萬元,成功將供應鏈金融的活水精準滴灌到鏈條末端。針對產業鏈多級及末端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推出創新型融資工具工銀e信。依托工銀e信優勢,為河南某企業上游糧油企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等提供直達融資服務,目前已為近百戶鏈上各級農企提供近7億元融資支持。目前,我們把涉農供應鏈金融服務作為工作重點,開展專項行動,促進農業領域穩鏈固鏈。

  記者:今年工商銀行計劃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工作思路和目標是什么?有哪些具體措施來推進落實?

  徐守本:2022年,工商銀行聚焦發展這一關鍵,以更大的責任感和更強的緊迫感穩住經濟大盤,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發揮好工行特色與優勢,聚焦“兩條底線”,抓好“兩個重點”,深入實施城鄉聯動發展戰略,深入開展12項專項行動,推廣前期初步形成的9大模式,堅持分類梯次推進,進一步加大金融支農工作力度,促進鄉村金融服務“發展好、服務優、有特色、可持續”,共同描繪鄉村振興的“富春山居圖”。

  一是聚焦守住國家糧食安全底線,做好精準支持。圍繞穩口糧、穩玉米,擴大豆、擴油料,優化完善種植、種子等行業投融資政策,積極滿足糧食生產、高標準農田建設、黑土地資源保護等領域金融需求,全力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促進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二是聚焦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保持力度不減。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傾斜資源,完善政策,增加脫貧地區金融供給,做好對重點幫扶縣的金融支持,加大定點幫扶工作力度,增強脫貧地區內生發展動力和發展活力。

  三是抓好三農重點領域,增強金融供給。圍繞鄉村發展、鄉村建設、縣城發展、鄉村治理等重點領域,完善農業產業鏈投融資政策,支持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滿足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改善、資源環境保護等領域金融需求,深度參與農業農村大數據中心建設,推進打造農村良好金融生態。

  四是抓好重點服務保障,提升服務能力。強化全量客戶聯動,凝聚全行合力,打造鄉村振興全領域金融服務模式。加強鄉村金融服務品牌建設,持續豐富品牌內涵,積極擁抱全媒體,擦亮工銀“興農通”品牌。持續推進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建設,用好“興農講習”云端業務交流平臺,采用線上與線下、學習與研討等多種形式開展培訓活動,打造一支了解農村、熟悉市場、精通業務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同時深化“融智行動”,推廣鄉村融智品牌,銀政企校聯動,對外輸出工行智慧。

  五是堅持因地制宜,探索多元路徑。工商銀行城鄉聯動發展戰略實施以來,在總行統籌推動下,各地分行積極開展創新探索,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發展模式。比如,浙江分行加快實施“四化一提升(城鎮化、產業化、市民化、特色化、服務能力提升)”路徑,奮力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分行;貴州分行立足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再添色彩;內蒙古分行探索工銀“烏蘭牧騎”紅色金融服務模式,通過金融下鄉將工行服務送到基層農牧戶身邊;安徽分行、湖北分行加快推動整村授信支持縣域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助力以產業振興帶動鄉村振興。山東分行、北京分行等聚焦優勢特色農業產業,強化服務支持。后續,我們將繼續在全行統一的大戰略下,堅持分類施策、以“10+X”方式梯次推進,支持各地分行結合自身資源稟賦,扎根當地鄉村實際,加快創新探索步伐,形成全行服務鄉村振興百舸爭流、百花齊放的格局。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