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蓬安:特色產業賦能鄉村振興
時間:2022-09-07 15:00:29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周亮 字號:【

  近年來,四川省南充市蓬安縣堅持把農業產業發展作為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緊盯“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目標任務,立足資源稟賦,不斷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優質糧油、生態養殖、有機蔬菜等六大特色產業,夯實現代農機裝備、烘干冷鏈物流、農產品加工三大配套產業,培育形成特色鮮明、結構合理、鏈條完整的“6+3”特色產業體系。

  打好“特色牌” 鄉村產業興

  鄉村振興靠產業,產業發展靠特色。蓬安縣是丘陵地區典型的農業大縣,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蓬安縣做大做強優勢特色主導產業,牢牢牽穩鄉村產業振興的“牛鼻子”。

  “這一大卡車能裝將近30噸蘿卜,客戶要運到天津去。”位于嘉陵江邊上的蓬安縣三壩鄉安文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蔬菜基地內一片忙碌的景象,合作社負責人楊安文看著一筐筐個大雪白的蘿卜洗好后裝上車,臉上滿是豐收的喜悅。

  占地兩千余畝的蔬菜基地地處嘉陵江岸邊,地勢平坦、水源便利,沙性土質非常肥沃,一年可出產兩季蘿卜,年產量在1.5萬噸以上,是蓬安市場蘿卜的主要產地之一。

  “這還是今年的第一季蘿卜。”楊安文告訴筆者,為了搶收蘿卜,最近一段時間每天都有60名左右附近的村民在基地務工,高峰時達到120人以上,村民年人均收入4萬元以上。

  趁著晴好天氣,該合作社搶收搶種。拖拉機來回穿梭運送蘿卜,播種機忙著撒播玉米種子。“蘿卜全部采摘完之后我們就馬上種玉米和南瓜,盡量通過輪種把土地利用率提高,確保增收!”楊安文說。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我們從產業振興破題,以實干促振興,打好特色牌,抓優勢產業規模化,抓品牌農業建設,抓農產品質量安全,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蓬安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根據各地資源稟賦、區位條件、產業基礎等,因地制宜,推動特色產業連片發展。

  近年來,蓬安縣在睦壩、平頭等平壩片區,發展以石孔貢米、睦壩油菜等為代表的優質糧油產業;在錦屏、正源等嘉陵江沿江片區,發展以錦橙百號、正源血橙、中壩蘿卜等為代表的果蔬產業;在興旺、福德等高山片區,發展以伏嶺黑山羊、福壽核桃等為代表的草食牲畜和優質干果產業。

  唱好“融合戲” 延長產業鏈

  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舉措。“農旅融合發展,是鄉村振興的一個重要實現路徑,也是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的重要方面。”蓬安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暮春時節,蓬安縣相如街道塔子山萬畝柑橘園,成片的果樹翠綠欲滴,干凈整潔的馬路隨地勢蜿蜒起伏,一路行車,美不勝收。一座座白墻灰瓦的房屋點綴其中,別有隱逸趣味。

  相如街道塔子山萬畝柑橘園產業園處于“百牛渡江”旅游環線上,涵蓋相如鎮塔子山村、檬子埡村等10個行政村,是蓬安縣脫貧奔康示范園、農旅融合示范園、鄉村振興示范園“三園同創”的鄉村振興融合發展示范園區。

  該園區依托晚熟柑橘產業,發揮縣城近郊優勢,主動融入“百牛渡江”旅游外環線建設,大力發展農旅融合經濟。通過道路美化綠化、農房風貌和人居環境整治等提升村莊形象,精心設計打造標志性農旅景觀景點,培育農事體驗、農特產品加工、鄉村旅游等新業態,實現園區變景區、家園變公園、農房變客房。

  行走在相如街道油房溝社區的百牛渡江景區,目之所及皆是美景。這里不僅有山有水,還有詩和遠方。

  “再過幾天,水溫上升后,牛兒就開始下水了,大家又可以目睹‘百牛渡江’這一生態奇觀了。”油房溝社區黨支部書記龔奇偉高興地說。

  近年來,蓬安縣將“百牛渡江”作為農旅融合發展重點項目來打造,修通了縣城到油房溝村的水泥路。由蓬安縣旅游公司統一規劃、打造“百牛渡江”旅游景區,與西安、成都、重慶等地的旅行社簽約,在全國叫響了“百牛渡江”品牌。油房溝也從貧困走向富裕,成為四川省四好村、鄉村振興示范村。

  相如街道依托柑橘產業和農耕資源打造景觀景點,新園鄉依托桑樹、桃李等產業舉辦“油菜花節”“采摘節”,利溪鎮依托特色種養業,建成了川東北最大的動物園……這些都是用活農業資源、推進農旅融合的“活樣本”,在蓬安縣農旅融合大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鄉村振興離不開產業興旺,調優結構效益更高。”蓬安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蓬安通過對農村產業的優化重組、整合集成、交叉互滲,使產業鏈條不斷延伸,產業范圍不斷拓展,產業功能不斷增多,產業層次不斷提升,從而實現發展方式的創新,不斷生成新業態、新技術、新商業模式。

  目前,該縣依托中農聯川東北冷鏈物流電商產業園,科學布局農村電子商務站點238個。培育新型經營主體2127戶。大力發展休閑觀光農業,打造鄉村旅游AAA級景區2個,發展鄉村民宿26家、農家樂378家。

  走好“綠色路” 產業可持續

  嫩綠柔香遠更濃,春來無處不茸茸。在前往巨龍鎮的路上,道路兩側山坡上,栽種的果樹在微風中頻頻頷首,枝葉清秀,綠意盎然,生機勃勃,曾經荒涼的荒山被綠色包裹。良好的生態環境和道路平坦的柏油路,過路居民感嘆道:昔日的荒山不見了,現在滿是山綠路平,處處是濃濃的綠意。

  巨龍鎮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立足綠色生態優勢,因地制宜找準發展路子、明確產業方向,探索不同的特色發展模式。

  走進巨龍鎮大石坪村芍藥園種植基地,撲面而來的陣陣花香,讓人心曠神怡。置身于芍藥花海中,筆者明顯感受到“豐收”的喜悅。

  “松松土、鋤鋤草,希望芍藥長大一些,長壯一些,明年能有個好收成。”70歲的村民唐德云一邊揮鋤除草,一邊喜滋滋地說。

  大石坪村一直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流轉土地700余畝,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產業。從外地引進藥用芍藥、白芷等十多種藥材。開展規模化種植,積極打造集特色藥材、采摘觀光為一體的現代農業模式,推動鄉村振興。

  “我們采取‘合作社+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將發展中藥材產業作為村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蓬安田豐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呂友源介紹說,赤芍一般三年收獲,按照當前行情,預計平均每畝可實現年收入30000多元,比種植普通糧食的收入要高2~3倍。

  “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必須加快綠色產業發展步伐。我們堅持大力推進中藥材、有機蔬菜等特色效益農業發展和生態旅游業發展相結合,切實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讓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增長點。”蓬安縣相關負責人說。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如今,鄉村振興描繪出一幅幸福的農村綠色畫卷,資源優勢、生態優勢正在向經濟優勢、發展優勢轉變,越來越多的農民因生態而受益,收入不斷增加。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