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不應低估“農遺”中的“良品”
時間:2022-09-28 10:30:36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閔慶文 字號:【

  盡管聯合國糧農組織發起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倡議已有20年,但一提到“農遺”,許多人還是顯得很茫然。將其理解為“農業遺跡”“傳統技術”的有之,理解為“農業特產”或“田園景觀”的有之,將其誤稱為“農業非遺”的也不乏其人。

  “農遺”是“農業文化遺產”的簡稱,其中最有價值的當屬那些“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按照2015年8月農業部發布的《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管理辦法》中的定義,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是指我國人民在與所處環境長期協同發展中世代傳承并具有豐富的農業生物多樣性、完善的傳統知識與技術體系、獨特的生態與文化景觀的農業生產系統,包括由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和由農業部認定的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顯然,農業文化遺產是一類特殊的農業生產系統。

  作為一個有著豐富的農業生物多樣性、良好的生態環境、環境友好的生產技術,并衍生出豐富多彩的鄉村文化、創造出優美的田園景觀的傳統農業生產系統,自然生產出了具有優良品質和顯著地域特色的“有文化內涵的生態農產品”,而且也正是因為這些農產品的生產維持了農業系統的可持續,這也就是所謂的“農遺出良品”和“良品傳農遺”。

  青田田魚、哈尼梯田紅米、萬年貢米,敖漢小米、普洱茶、宣化葡萄、紹興香榧、從江香禾、佳縣紅棗、慶元香菇……這些無疑都是農業文化遺產地中最有特色的農產品,堪稱“農遺良品”中的精華。

  但“農遺”中的“良品”遠不止如此。例如在浙江青田,除了稻田魚(青田田魚)外,稻魚米也有相當的市場影響力。不僅田魚、稻米這兩個直接來自“稻魚共生系統”的產品,楊梅、茶葉、油茶等等這些來自農業文化遺產地的產品,同樣也因良好的產地環境而成為優質農產品。

  還有一些“農遺”中的“良品”也不應被忽視。一是常被人們貼上“文化”標簽的傳統村落、壩渠等物質文化遺產和節慶、習俗、鼓舞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文化遺產大多產生于農業生產或服務于農業生產,屬于“農遺”中的文化產品;二是常被人們歸為“生態”服務的優良的水質、清潔的空氣,以及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和優美的生態景觀等,這些具有自然屬性的要素,屬于“農遺”中的生態產品。

  因此,“農遺”中的“良品”至少包括三大類:農產品、文化產品、生態產品。因為管理部門和學科領域劃分的緣故,談到“農遺良品”,人們似乎更多關注農產品,而忽視了同樣非常重要的文化產品與生態產品,即使是農產品,也往往只關注少數幾個而忽視了豐富農業生物多樣性和良好生態環境基礎上的多樣化的農產品。

  習近平主席在向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大會所發賀信中強調,要“進一步挖掘其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科技等方面價值”。挖掘農業文化遺產的經濟、文化、生態價值,并實現價值轉換,需要通過農產品、文化產品、生態產品這些“農遺”中的“良品”的開發來實現。

  “農遺”中的“良品”極為豐富,無論是農產品,還是文化產品和生態產品,在農業文化遺產的價值評估和保護利用中都不應低估。對于農遺良品的開發,則需要農業農村、生態環境、自然資源、文化旅游等部門的共同努力。

  (作者系農業農村部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農學會農業文化遺產分會主任委員,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自然與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