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新農人趙磊:“蓮二代”這十年
時間:2022-11-23 15:53:30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陳姍 字號:【

  在田間組織蓮農采收蓮蓬,去農戶家收購新鮮蓮子,打包,發貨……每年的9月份,趙磊和妻子楊映異常忙碌。在自家荷塘邊一棟兩層樓房內,楊映會架著手機直播剝蓮米,動作嫻熟得像干慣了農活的人。十年前的趙磊和楊映,都是在廣東上班的互聯網工程師。

  他們是逆城市化潮流而上,踏上返鄉之路的“新農人”。

  在2011年返鄉之前,“85后”趙磊在佛山市順德區某企業擔任IE工程師,楊映則是某“大廠”技術工程師,二人薪資待遇都挺不錯。為了完成結婚生子的大事,加上返鄉創業的想法,倆人辭職回到湖南省湘潭縣,做起了生鮮湘蓮電商生意,完成了白領到“新農人”的身份轉變。

  近十年來,“新農人”的到來,在一定程度上攪動了原有的農村生產環境和格局,產生了一定的鲇魚效應。“新農人”將網絡直播、線上銷售、品牌營銷等新業態引入農村經濟中,在創造新就業機會和空間的同時,重新塑造了農業本身、農產品的形象和在產業鏈條中的位置。

  雖然返鄉創業這條路走得并不輕松,但趙磊夫妻倆都認為,返鄉創業是他們做得最正確的決定。

  “返鄉”

  在廣東上班的那段時間,趙磊對區域經濟發展有著很深的觀察和思考。那幾年,順德區經濟發展很快,企業帶動周邊經濟乃至多個行業飛速發展,這讓他想到了自己的家鄉:湘潭縣花石鎮有蓮子加工企業,隔壁的青山橋鎮是皮鞋小鎮,享有“中部鞋都”的美譽。“我是不是可以回家鄉干點啥?”在廣東工作的經歷和見識,加上對自己家鄉產業的了解,返鄉創業的想法在趙磊的心中悄然萌芽。

  另一個趙磊回家鄉發展的推動力是結婚生子,抱著“成家立業”的想法,他最終選擇把自己的“小家”安在了家鄉。

  放棄大城市待遇優渥的白領工作回家墾荒,多少不被人所理解。返鄉這一決定,也讓趙磊吃了不少苦頭。在返鄉后的一年多時間里,趙磊做過電器銷售,開過飯店,也辦過加工廠,但創業之路并不順利,上班幾年攢下的錢都打了水漂。

  2013年,正是快遞業飛速增長時期,趙磊發現了這個潛在的商機,便開始承包快遞站。彼時農村快遞并不發達,需求也不大,一天的收入難以維系家庭開支。但趙磊看好這個行業的發展,堅信后面會賺到錢。

  從剛開始一天幾件、十幾件到后面上百件、上千件快遞,趙磊又陸續在湘潭縣承包了多家快遞站,他的“新農人”之路也在這里完成了鋪墊。“湘蓮甲天下,潭蓮冠湖湘”,湘潭縣被譽為“中國湘蓮之鄉”,花石鎮也是全國最大的湘蓮集散地。趙磊的街坊鄰居,幾乎家家戶戶都會跟湘蓮打上交道,要么種蓮子、挖蓮藕,要么賣蓮子、加工蓮子等。

  身為“蓮二代”,同時又處于集散物流中的一環,趙磊經常與蓮商和電商客戶打交道。一次偶然的機會,讓趙磊夫婦發現了生鮮湘蓮產品的商機。

  據楊映回憶:“那一年,一個外地老板到花石鎮參觀蓮子產地,我們剛好在做快遞,他就聯系了我們來發貨。新鮮的蓮子都是幾車幾車地發,訂單連續爆滿,那一刻顛覆了我們所有人的認知,包括做快遞的和本地蓮商老板都很吃驚,我們感覺那是個商機。”

  2017年,趙磊開始在淘寶等電商平臺銷售湘蓮產品,包括鮮蓮蓬、蓮藕、藕帶等生鮮品類和蓮子、蓮心等干貨類,第一年銷售額就達到了300萬元。

  依托當地湘蓮大市場,憑借多年的快遞經驗,趙磊逐步建立了完整的冷鏈物流和生鮮電商業務。

  “種蓮”

  當生鮮電商的生意做得越來越大,趙磊發現,僅依賴從農戶手中收購產品,一些問題難以避免,比如人員分散不好管理、收購環節太多,成本可控性較差,有時甚至因為農戶不配合采摘導致發不了貨等問題。

  于是,夫妻倆決定將產業鏈條向上游延伸:自己開發荷塘基地種蓮蓬。

  現在,趙磊的湘蓮基地已達400畝,并有進一步擴種的打算。趙磊表示,在2020年入駐拼多多店鋪之后,加上淘寶店鋪的銷量,比之前已經翻了幾番。“自產自銷,有訂單就可以直接下田采摘發貨,不用先從農戶手中收購,既保證了效率,也保證了質量。同時,在荷塘基地直播帶貨,觀眾能直觀看到新鮮的蓮蓬,效果也更好。”趙磊說。

  身為“蓮二代”,趙磊從小就跟隨父輩下田采摘蓮蓬,積累了一定的農業生產的知識和經驗。與父輩相比,“新農人”了解更為現代化的農業生產技術,懂得對農產品進行品牌化加工,善于運用電商與冷鏈物流,懂得把村民組織起來合力創業。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產業分散、個體規模小、資金少等問題,賦予了傳統農業全新活力。

  每年的4月底到10月初,是趙磊夫妻倆最忙的時候。新鮮蓮蓬的銷售旺季橫跨5月至9月底,新鮮藕帶從4月底賣到七八月份,干貨類則一年四季都在供應。

  夫妻倆分工明確,趙磊“主外”,負責跑市場,每逢蓮子上市,就得大量收購新鮮蓮蓬;楊映則“主內”,負責直播、發貨和財務,還雇請了村里十幾個人幫忙打理基地、稱重和打包。

  在電商模式下,上午采摘下午發貨,一兩天的時間,一袋新鮮的蓮蓬就能從田間到達消費者手中。

  調查顯示,74.8%的新農人有自己的品牌,68.4%在生產中運用了互聯網技術,88.2%通過互聯網銷售農產品。由瞭望智庫發布的《2020年新農人調研報告》提出新農人已經成為農產品上行的重要力量。截至2020年6月底,全國超過10萬名新農人借助拼多多平臺返鄉創業,覆蓋到540個剛摘帽的國家級貧困縣相關農產區,直連農業生產者超過1200萬。

  “遠方”

  一手抓著縣鎮物流,一手發力農業電商,趙磊成為當地響當當的“人物”。每年村里八九成的蓮蓬都要通過他的電商渠道和物流銷售出去。

  近幾年,在國家強農惠農的政策支持下,物流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給“新農人”提供了更大的施展空間。

  據農業農村部數據統計,截至“十三五”時期末,“新農人”的重要代表——返鄉入鄉創業人員達到1010萬人。根據規劃,到2025年,返鄉入鄉創業人員要超過1500萬人。數以百萬計的“新農人”正在進村入寨。

  今年7月,趙磊又開始嘗試新的農業電商項目——種貓草。在他看來,“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寵物經濟快速崛起,這里面有商機。”“從別人那里買來貓草,自己在家琢磨幾天就能種了。”憑借之前工作積累的數字化等專業知識,趙磊很快就搭建好恒溫室,沒幾天,第一批貓草就試驗成功。農業生產的知識是相通的,靠著前期生產、銷售生鮮蓮蓬的經驗,他相信貓草的銷路很快就可以打開。

  在湘蓮產品之外開辟另一個細分賽道,趙磊在嘗試農業產品的多樣化發展。不斷去了解,不斷去摸索、嘗試,具備互聯網思維,這是趙磊這代“新農人”所具備的創業品質,正如他將自己取得的成績歸結為自身的勤奮和對市場信息的快速捕捉及反應。

  挨家挨戶收蓮子,先送到花石鎮的湘蓮市場,再轉往目的地批發市場。父親扛擔挑賣蓮子的畫面還清晰地刻畫在趙磊的腦海里。才十年左右的時間,農業經濟的形態已經完全不一樣了。湘潭縣縱橫于荷塘間的村路,一輛輛貨車載滿湘蓮,駛向遠方。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