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河南:立足生豬全產業鏈發展 端穩中原“肉盤子”
時間:2022-12-29 15:50:59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李雅潔 字號:【

  河南是我國的農牧業大省。生豬產業一直是河南傳統優勢產業,基礎扎實,鏈條完整。

  截至2022年9月,河南省生豬出欄4266萬頭、存欄4072萬頭、豬肉產量335萬噸,同比分別增長0.7%、3.5%和3.9%;能繁母豬存欄392萬頭;外調量折合生豬2020萬頭,各項指標均位居全國前列。

  近年來,河南省高度重視生豬產業發展,堅決扛起生豬生產大省的責任,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生豬穩產保供的決策部署,統籌做好生豬穩產保供和行業轉型升級,依托生豬養殖加工龍頭企業行業領先優勢,全面打造集農業種植、飼料生產、種豬育種、生豬屠宰、生豬食品加工、生豬糞污資源化利用、農牧智能裝備、養豬產業大數據云中心等為一體的生豬全產業鏈,全力推進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

  政策扶持

  加強生豬穩產保供 筑牢供給安全體系

  堅持高位推動,落實責任擔當。河南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十四五”全國畜牧獸醫行業發展規劃》《河南省“十四五”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關于促進生豬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強化政策落實落地,加強生豬產能調控基地保護,持續推進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發展,認真落實生豬穩產保供省負總責。同時,將生豬穩產保供納入“菜籃子”市長負責制、河南省鄉村振興戰略實績及省政府重點民生實事“米袋子”“菜籃子”等三項考核范圍,切實增強地方黨委政府做好生豬穩產保供工作的責任感和主動性。

  堅持政策激勵,實現綠色生產。近年來,河南省安排2.6億元對504個規模豬場和種豬場貸款進行貼息;安排2.2億元財政資金對107個規模豬場升級改造進行補貼;安排3000萬元對種豬引進進行補貼;安排7500萬元對洗消中心建設進行補貼;安排1.4億元對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長效機制建設進行補貼;安排1.7億元實施省級非畜牧大縣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項目10個和3個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創新試點項目。全力推進畜禽糞污源頭減量、過程控制和末端利用,積極推廣節水、節糧、節能、節地等清潔養殖工藝,嚴格規范飼料添加劑、獸用抗菌藥等投入品生產和使用。積極爭取全國畜禽糞肥利用種養結合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專項政策,引導生豬養殖企業與優質高端農產品生產企業對接,暢通糞污處理終端產品商品化利用渠道,不斷提高糞污資源化利用水平。目前,河南省規模場糞污處理利用設施配套率達99.8%,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82%以上,已逐步實現生豬清潔養殖,綠色生產。

  三產融合

  立足全產業鏈發展 提升產業發展水平

  我國生豬養殖產業鏈中,上游有種豬繁育,中游為生豬養殖,下游為屠宰加工及物流,最后到達消費者終端市場。河南省堅持做好三產融合發展,著力完善“飼料生產、種豬繁育、規模養殖、屠宰加工”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和機制,不斷提升生豬產業規模化、集約化、智能化、精準化、鏈條化發展水平。

  全面提升供種質量和能力。河南省積極實施生豬遺傳改良計劃,支持建立高效智能化種豬性能測定體系,構建“聯合育種+大企業育種”協同發展新格局,加快生豬種業振興。如今,河南省已有225個種豬場、80家種公豬站,其中國家級核心育種場6家(全國89家)、國家級生豬遺傳改良種公豬站1家(全國4家)。全省生豬年供種能力260余萬頭,生產用種豬種源充足,生豬核心種源自給率已達到95%以上。種豬存欄量、種豬出欄量和豬凍精產量均在全國名列前茅,已成為全國十分重要的制種供種基地。

  不斷提升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比重。2019年,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促進生豬產業轉型升級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到2020年河南省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比重由目前的68%提高到72%。數據顯示,2021年河南省生豬規模養殖比重達73.3%;截至2022年11月,生豬規模出欄比重提高至77%,年出欄500頭生豬養殖場達2萬余家,其中萬頭以上696家。

  持續推動由“運豬”向“運肉”轉變。河南省積極引導生豬主銷省份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在河南省投資建設屠宰加工基地;鼓勵建設冷藏儲運設施,建立完善冷鮮肉品流通和配送體系,提高冷鏈物流配送能力和水平,實現“集中屠宰、品牌經營、冷鏈流通、冷鮮上市”。不斷強化產銷銜接,并做好儲備豬肉的投放工作,加強對相關企業和交易市場的監督檢查。

  立足全產業鏈發展,河南省生豬產業的良種繁育體系日益完善、產業轉型升級成效明顯、“調豬”向“調肉”加速轉變。河南省種豬出欄、年生產精液均位居全國第一,平均每頭母豬每年能提供的斷奶仔豬頭數(PSY)達到18頭以上;全省生豬養殖規模以下養殖場戶從2016年104萬個下降到2021年33.5萬個;新建改擴建百萬級生豬屠宰場8個,新增和盤活屠宰產能2100萬頭。

  科技賦能

  推進智能化養豬 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在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大步向前邁進的過程中,5G、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在生豬產業中的重要性愈發凸顯。河南省堅持將生豬產業的發展不斷向高科技、高質量轉變,將大數據、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先進技術向生豬龍頭企業推介應用;向中小規模豬場推介智慧豬場適時動態管理系統;積極推廣飼料高溫滅菌、管鏈密閉運輸、智能控制供量等現代化飼喂方式。同時,探索“樓房養豬”模式,推動生豬養殖由平面向立體轉變。智能化養豬在越來越多的企業得以運用。

  在牧原智能裝備產業園內,有一部分豬舍就稱作“樓房豬舍”。6層建筑的“小高層”,每層功能各不相同:5?6樓用于種豬養殖,4樓是“保育室”,70日齡內的小豬在此成長。豬再大些后,被送至1?3樓。根據豬生長的不同階段,配備不同的智慧裝置。在每個豬舍的欄位,還設有通風口,不同欄位空氣不交叉,可以避免大面積感染。同時,豬呼出去的氣,通過頂部回風窗口負壓通風抽離,經過滅菌除臭排除,進一步保障空氣的安全清潔。

  除此之外,河南省作為全國重要的生豬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從屠宰到上市也在逐步實現智能化標準化。總投資5億元的雙匯漯河屠宰廠進行智能化升級改造后,生產線實現了全流程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一頭生豬從屠宰、排酸到分割上市,全程只需13個小時,肉制品生產線日產能達200噸,生產效率是原來的2倍。從生豬收購、生產加工到產品發貨,全產業鏈數據都是自動采集、自動上傳、自動計算,產、供、銷、運數據可以實現在線追溯和即時匯總分析,讓生產流程更節能、高效、安全、環保。

  通過不斷推進智能化創新,河南省生豬產業加快向智能化、無人化、綠色化、優質化轉型升級。2021年,河南龍頭企業生豬養殖成本階段性最低能降到10.2元/公斤、料肉比最高2.4︰1,新型豬舍的運用能降低1/3電力消耗量、1/2碳排放量、PSY可達到28頭。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