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來,山西省農業農村廳全面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按照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金融服務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座談會、全國金融服務三農工作視頻會議部署要求,2021年4月下旬,山西省政府召開全省金融服務鄉村產業工作推進會,山西省副省長賀天才出席會議并講話。會上,山西省農業農村廳分別與山西省農村信用社、中國工商銀行山西省分行、中國農業銀行山西省分行、中國郵儲銀行山西省分行和山西銀行簽訂金融服務農業農村領域授信意向541億元。7個多月來,山西省農業農村廳積極發揮行業管理職能、金融管理部門積極發揮政策支農作用,金融機構積極發揮資金支農功能。截至2021年11月底,5家金融機構新增涉農貸款已完成655.92億元,超額完成授信任務114.92億元,完成授信任務121.24%,有效擴大農業農村投資,推動山西省鄉村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創建平臺,暢通金融供需渠道
用好會議交流平臺,2021年4月下旬以山西省委農辦、省政府名義分別召開全省金融服務鄉村產業工作對接會、視頻推進會。對接會上農業農村部門推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名錄,發布重點項目276個。金融監管部門和金融機構梳理金融支農政策184條,推介金融產品107款。視頻會由省直接開到縣級,橫向聯通職能部門和金融機構,縱向打通省市縣三級,形成縱橫互動的金融支農新格局。建好信息共享平臺,暢通投融資對接渠道,省市縣聯動,完善“三農”數據,強化“四庫”建設,促進要素集聚、產業集中、企業集群。各金融機構根據業務發展需求,甄選重點市縣分別簽訂授信意向,為各類主體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綜合化金融服務。
創優機制,夯實金融支農基礎
優化政策支持體系,以山西省委省政府名義出臺《關于支持農業高質量高速度發展推進鄉村產業振興的若干政策措施》《金融提振趕超行動方案的通知》《關于金融支持山西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等金融支農文件,完善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政策體系、組織體系、產品體系,引導金融資源配置到農業農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深化政銀擔合作機制,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政策,開展農戶小額貸款支持新型經營主體發展。拓寬抵質押物范圍,通過農業信貸擔保、扶貧金周轉、貸款貼息、政策性保險等方式,加大農業農村領域授信力度,有序、高效支持農業高質量發展。
創新產品,支農手段日益多樣
豐富金融支農產品,各金融機構結合需求,根據鄉村客群特點,提供各具特色的產品。山西省農信社創新推出了6大系列、36款統一品牌的信貸產品,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山西銀行開發“七天樂”“零存寶”“豐收貸”“興旺貸”“鄉游貸”等多款特色惠農產品。多元拓展金融服務,各金融機構依托遍及城鄉的營業網點、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借助手機銀行、微信銀行、興農快貸等多重線上渠道,主動對接各類涉農主體,凡是提交申請都認真審核并及時答復,回應率100%,為廣大客戶提供各類便捷金融服務。
創意合作,聯合承接專項行動
聯合農擔公司、各金融機構開展好農業農村部信貸直通車活動,探索高效便捷解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資金難題。截至2021年12月15日,已向334戶“新主體”放款1.77億元。圍繞穩糧保供,開展信貸直通車秋冬種專項行動,切實發揮好金融支持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保供的積極作用。聯合工商銀行開展“興農撮合”活動和“服務千村 陪伴萬戶”活動,運用“融資+融智”手段,支持山西省農業產業融合發展,延伸農業產業金融鏈條,已服務39個縣域,新增貸款儲備1500萬元。聯合農業銀行印發《關于加強金融支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的通知》,深化農銀互通合作,推動金融資本上山下鄉。
創實信用,營造農村金融生態
全面開展“信用戶、信用村、信用主體”創建,不斷完善農村信用體系,通過全國統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及各級政府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推動政務信息與金融信息共享、互聯、互通,改善鄉村信用環境建設。省農業農村廳聯合省建設銀行,承擔農業農村部金融創新試點,在翼城縣開展農業生產托管基礎上建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用體系金融試點,打造“農業生產托管金融服務平臺”。郵儲銀行率先印發《郵儲銀行山西省分行關于加快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的通知》,積極推進農戶整體授信工作,極大地加快金融支農步伐。持續完善農村金融資源回流機制,不斷增加金融支農資源,改善農村金融服務,更好滿足鄉村振興多樣化、多層次的金融需求,推動城鄉融合發展。
(山西省農業農村廳供稿)
指導單位:農業農村部計劃財務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