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藍色答卷——“十四五”開局之年遠洋漁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時間:2022-04-14 02:19:29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本刊記者 曾詩淇 字號:【

  我國遠洋漁業是具有戰略性質的重要產業,是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實施“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遠洋漁船常年在廣袤的大洋深處,對豐富國內市場供應、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

  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劉新中介紹,“十三五”以來,我國遠洋漁業規范有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遠洋漁船和遠洋漁業企業數量基本穩定,捕撈產量產值及運回比例穩中有增,全面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遠洋水產品供需格局不斷優化,發布“中國遠洋魷魚指數”,批準建設多個境內外遠洋漁業基地,初步形成重點區域產業聚集區;更新建造了一大批專業化漁船,首次自主設計建造了專業南極磷蝦捕撈加工漁船;修訂發布《遠洋漁業管理規定》,實施更完善更嚴格的管理措施;完善以捕撈技術、資源調查與探捕、漁情海況預報、漁用裝備研發、水產品加工等為主要內容的科技支撐體系,建成遠洋漁業數據匯集、國際履約等研究平臺;深入參與8個區域漁業管理組織事務,試行公海自主休漁,積極履行國際義務,拓展雙邊合作。

  整體來看,目前我國遠洋漁業全行業生產形勢總體保持穩定,為“十四五”開好局奠定了堅實基礎。

  持續健康發展 產業有效集聚

  遠洋漁業是我國“走出去”的開拓者和先行者。

  1985年3月10日,中國水產總公司13艘漁船、223名船員組成的遠洋漁業船隊從福建馬尾起航,披波斬浪,遠航萬里,抵達非洲,隨即與幾內亞比紹、塞內加爾等西非國家開展遠洋漁業合作,實現了我國遠洋漁業“零”的突破。

  30多年來,我國遠洋漁業走過一條不尋常的發展道路,現已成為世界主要遠洋漁業大國之一。

  盡管我國遠洋漁業起步遲于漁業發達國家,但發展勢頭卻絲毫不落下風。1994年,我國遠洋捕撈的產量只有69萬噸;到2018年,全國遠洋漁業總產量和總產值分別為225.75萬噸和262.73億元,作業遠洋漁船達到2600多艘,船隊總體規模和遠洋漁業產量均居世界前列。

  據悉,我國遠洋船隊主要的捕撈品種分別是金槍魚、魷魚等。我國公海魷魚釣船隊規模和魷魚產量、金槍魚延繩釣船數、專業秋刀魚船數均居于世界前列。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魷魚捕撈業。從1989年開始,我國遠洋船隊就成功開發了日本海漁場,實現了遠洋魷釣業的“零突破”。 2018年我國魷魚產量超過了52萬噸,占世界公海魷魚捕撈總量的20%,這也是我國連續第9年蟬聯公海魷魚產量世界第一。

  福建省是我國遠洋漁業始發地,目前全省企業自有漁船平均擁有量居全國第一,遠遠高出全國平均水平。福州宏龍、福州宏東、平潭遠洋等龍頭企業擁有直控的規模遠洋漁業船隊和國內外遠洋漁業基地,走多元化、規模化經營之路,初步形成產、供、銷、運等相對比較完善的產業鏈,企業抵御風險能力和參與國際競爭能力強。

  據統計,2020年福建省克服漁汛資源波動、國際政治經濟、市場動蕩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影響,全省遠洋漁業產量達60.8萬噸,實現產值49.8億元,運回國內產量 36.8萬噸,分別較2015年增加91.2%、58.1%、132.2%。作業船數、總產量、總產值均創歷史新高。

  “十三五”期間,浙江省遠洋捕撈總產量達到255萬噸,捕撈產值295億元,帶動相關產業總產值超過1400億元。其中,舟山擁有全國首個獲批國家遠洋漁業基地,是目前全國最大的遠洋魷魚生產基地、產品集散地和主要加工區,形成了遠洋漁業產業集聚區。

  2022年元旦前夕,“遠洋自捕水產品進重慶”專題推介會成功舉辦,這是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海水產品進內陸系列活動”繼在長沙、廣州、武漢、合肥、西安等地舉行后的年終收官之作,給廣大消費者提供了一場遠洋自捕水產品海鮮盛宴。

  強化產業素質 推進轉型升級

  雖然我國是遠洋漁業大國,但在遠洋漁業裝備方面與歐洲、日本等國家和地區仍存在較大差距,嚴重影響了我國遠洋漁業的發展水平。

  近年來,我國遠洋漁船更新改造力度加大,裝備水平不斷提升,中大型漁船所占比重明顯增加,遠洋漁船整體裝備水平顯著提高,現代化、專業化、標準化的遠洋漁船船隊初具規模。在嚴控漁船數量基礎上,大力實施老舊漁船更新建造,首艘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專業南極磷蝦漁船建成下水。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一批金槍魚超低溫延繩釣船、金槍魚圍網船、秋刀魚舷提網船先后投產。作業方式由單一的底拖網捕撈發展為大型拖網、大型圍網、大型延繩釣等多種方式,已經形成了具備海洋捕撈、海上加工補給運輸、基地配套服務一體化的比較完整的現代遠洋漁業生產體系。

  2019年,我國首次發布中國遠洋魷魚指數,建成中國遠洋魷魚交易中心,著力打造魷魚優勢產業。同時,努力開拓金槍魚國內市場,提升金槍魚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大力推進遠洋漁業基地建設,批準建設浙江舟山、福建福州(連江)、山東榮成等3個國家遠洋漁業基地和4個境外綜合基地。推動遠洋漁業全產業鏈發展,遠洋漁業產值超過1000億元。至此,全產業鏈建設初見成效。

  “十三五”期間,山東省搶抓遠洋漁船更新改造政策機遇,完成了125艘老舊漁船的更新改造,10年船齡以內漁船比例提高至85%以上。漁船安全性、續航能力大幅提升,先進的資源探測設備、環境友好型漁具以及高效作業漁法的應用大大提升了單船產能和綜合效益。

  福建省自“十三五”以來更新改造遠洋漁船200余艘,新船占全省船隊規模的33%,作業類型覆蓋中上層圍網、拖網、公海魷魚釣、秋刀魚兼作、流刺網、張網、延繩釣、籠捕、輔助船等。大噸位、大功率新造漁船數量不斷增加,先進的助漁導航設備的配備,大大提高全省遠洋漁船的裝備化水平。

  2021年,我國繼續完善遠洋漁船船位監測系統,推進遠程視頻監控和電子漁撈日志,加快支持7家境外遠洋漁業基地建設,推動遠洋漁業全產業鏈發展,提高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

  拓展合作領域 履行國際義務

  我國遠洋漁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作業范圍不斷擴大,合作領域進一步拓寬,從近海走向公海,走向深藍。作業船隊已遍布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及周邊40多個國家的海域以及南極公海區域。

  2019年,農業農村部召開中國南太平洋島國農業部長會議和漁業合作論壇并簽署《楠迪宣言》。積極推動與基里巴斯、所羅門加強漁業合作。先后與伊朗、斐濟、桑給巴爾、瓦努阿圖、塞拉利昂等10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簽署漁業合作協議或備忘錄。經國務院批準正式加入《南印度洋漁業協定》,積極參與8個政府間區域漁業管理組織談判磋商,維護我國遠洋漁業合法權益。

  為踐行海洋命運共同體理念, 2020年我國首次在公海部分區域實施自主休漁,主動履行國際義務,養護公海漁業資源。成立遠洋漁業國際履約研究中心,建立遠洋漁業國際履約隊伍,對口跟蹤落實相關區域漁業管理組織履約事務,及時將相關區域漁業養護管理措施轉化為國內管理規定,履行負責任國家義務。

  2021年,我國正式實施公海自主休漁措施,首次實行遠洋魷釣漁船總量控制,科學優化魷釣漁船布局,加強公海漁業資源養護。在國際上首次實施公海轉載觀察員自主監管,根據疫情變化情況及時調整監管方式。首次將遠洋漁業企業履約評估與補助政策掛鉤,進一步研究完善履約評估制度,推動漁船企業提高國際履約能力和水平。

  此外,我國首次派遣專業資源調查船開展國際漁業資源調查評估,推動開展西南大西洋公海魷魚資源聯合調查;積極參與生物多樣性公約“COP15”大會、WTO漁業補貼談判和8個區域漁業組織談判磋商,切實加強各區域組織履約事務,推動達成全面公正平衡的談判成果。

  30多年來的遠洋漁業發展,不僅使遠洋漁業企業資產總量迅速擴大、自身實力顯著提升,同時也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效益。一方面,遠洋漁業不斷發展,填補了我國過去長期在公海漁業上的空白,充分體現了我國在國際海洋資源管理、分配方面的國際法權利。另一方面,遠洋漁業捕撈的水產品在投放國際市場的同時,根據國內需求,大量優質水產品運回國內,對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平抑水產品價格,豐富市場品種,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十四五”開局之年,為進一步加快我國遠洋漁業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農業農村部近日印發了《農業農村部關于促進“十四五”遠洋漁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確定“十四五”遠洋漁業發展的指導思想、主要原則、發展目標、區域布局和重點任務,對推進遠洋漁業高質量發展做出總體安排。《意見》明確,到2025年,遠洋漁業總產量穩定在230萬噸左右,嚴格控制遠洋漁船規模,區域與產業布局進一步優化,遠洋漁業企業整體素質和生產效益顯著提升。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圍繞《意見》主要目標,推動各地落實《意見》確定的重點任務,持續提升遠洋漁業企業規范發展與國際履約能力,推進“十四五”遠洋漁業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