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濞核桃是云南省漾濞彝族自治縣特產,它以果大、殼薄、仁白、味香、出仁出油率高、營養豐富而聞名,是不可多得的有機、生態、保健食品。漾濞縣因盛產大泡核桃,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評為“中國核桃之鄉”。
核桃大理漾濞者佳
“漾濞核桃甲天下,獨領風騷三千年”。漾濞是核桃的故鄉,是核桃的起源地,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勤勞智慧的漾濞各族人民培育出了享譽中外的“漾濞核桃”。
漾濞縣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如春、干濕季分明的特點和特殊的地理條件、豐富優質的水資源以及優越的綠色生態環境,為核桃生產繁殖提供了良好條件。這里孕育出了世界上單一品種推廣栽種面積最大、全國品質一流的漾濞核桃,同時形成了核桃與各種農作物間套作、核桃林下養殖的生態農業生產模式。縣境內還有核桃野生型、過渡型、栽培型等植物以及胡桃科植物4個屬,系統遺傳資源豐富。境內生物呈多樣性,林間除豐富多彩的飛禽走獸出沒外,據中英聯合進行的蒼山科學考察資料分析,有6000余種植物生存的可能,其中已查實的有182科2849種,經普查,境內昆蟲天敵有131種之多。
1978年,科技工作者在漾濞縣境內發現一段核桃陰沉木,經中國科學院化驗表明,這段核桃木距今已3325±75年(樹輪校正年代為3564±125年);經有關專家考證,作于3000年前的蒼山崖畫中有一幅核桃采摘圖,是反映新石器時期漾濞先民打核桃的場景,是蒼洱文明的源頭之一;明代著作《南詔通記》記載,有段思平“獲商人遺以核桃一籠”之事,可知遠在1000年前的宋代大理一帶已將核桃作為商品;《云南通志》記載“核桃大理漾濞者佳”?!兜岷S蒉恐尽酚涊d“核桃以漾濞江為上,殼薄可捏而破之”。由此可推斷,早在3500多年以前,漾濞就有核桃分布,在清朝以前,漾濞江流域已培育出了現在聞名遐邇的漾濞大泡核桃。
漾濞江流域在核桃生產的發展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大泡核桃品種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歷史,現在全縣最古老的核桃樹齡達1000年,其中百年以上古核桃樹達10萬多株,僅漾濞縣光明村樹齡在200年以上的核桃約有6000多株,100年以上的比較普遍。據不完全統計,漾濞縣集中連片管理的百年以上古核桃樹共有182480株,已掛牌保護4125株。
擦亮漾濞核桃品牌
核桃作為保健食品,是彝鄉兒女的致富果、幸福果。核桃食品清香味美、富含營養,在國內外享有“益智果”“長壽果”的美稱。
在長期發展過程中,漾濞縣以核桃產業為突破,不斷創新農業發展思路,走布局區域化、生產規?;⒔洜I集約化的核桃發展之路,努力做好以核桃為重點的農業產業化文章,著力培植壯大核桃產業,發揮特色品牌優勢,全力打造“中國核桃之鄉”的特色品牌。核桃干果、核桃仁、核桃乳、核桃粉、核桃精煉油、琥珀核桃、蜜香核桃、椒鹽核桃、核桃油等系列核桃產品進入千家萬戶;核桃根藝、核桃殼工藝品等產品走俏四方。
同時,漾濞核桃以“互聯網+”的形式開拓市場,打造漾濞核桃特色電商模式,創建漾濞核桃品牌傳播窗口,建立微商營銷系統,推動漾濞核桃全民創業風潮。漾濞核桃與省外100多家銷售商結為貿易伙伴,不斷開拓市場,每年出口核桃一萬噸以上,占大理州出口量的67%,占云南省出口量的46%。
數十年來,科技人員艱苦努力,對核桃開展了全面系統的科學研究,從選種育種、生長發育、生理生化、繁殖技術、鐵核桃改良、栽培試驗、嫁接試驗、采收貯藏、病蟲害防治等一系列辛勤探索中總結出了一整套先進的核桃豐產栽培技術,編寫了《漾濞核桃》《云南核桃》等優秀科技著作,用于指導核桃生產,取得了顯著成果。其中光明村就是一個典型的核桃生態村,萬畝核桃林郁郁蔥蔥,村莊與核桃林融為一體,在全省乃至全國都具有代表性。目前,僅光明村泡核桃發展就達到12萬多株,人均擁有100株,年產量達820.5噸,銷售干果收入830萬余元,人均達6500元。
獨具特色的核桃文化
核桃使漾濞傳名,人們經過核桃進一步了解漾濞,核桃成為了漾濞的特色文化。
一年一度的“中國·大理漾濞核桃文化節”每年都在光明萬畝核桃生態園啟幕。核桃節從9月1日延續到30日。在整整一個月期間,舉辦核桃產業發展科技交流會、漾濞核桃推介活動、核桃旅游系列活動、核桃商貿洽談會等各種活動,海內外專家、游客、商家走進漾濞,在活動中感受不同的核桃文化。同時,漾濞四鄉八寨的各民族群眾自發前往光明萬畝核桃生態園參加祭祀核桃神活動,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五谷豐登、核桃豐收。每年“白露”節令時節,是漾濞核桃大面積成熟的豐收季節,在核桃節上,舉行核桃開竿儀式,邀請與會嘉賓和朋友為漾濞核桃開竿,吹響每年核桃豐收的號角。
漾濞彝族群眾熱情好客,有客登門,以核桃仁刨花和食糖混合沖調,用瓷碗盛裝,敬奉客人;在大理漾濞,核桃宴是漾濞人民招待貴客的最高禮節,核桃宴是以核桃為主要材料做成菜肴置辦的宴席,核桃節上,彝家人民準備了核桃宴,請四海賓朋共享豐收的喜悅。
漾濞縣注重核桃文化挖掘和資源開發,創辦開發出了漾濞核桃節、核桃秀工藝品、核桃宴、古樹核桃、《核桃源》專刊等核桃系列文化產品。
漾濞核桃文化淵遠流長,核桃交易會、核桃篝火晚會、核桃文化節、核桃文化展館等是當地做強核桃產業、弘揚核桃文化的集中展現。令人垂涎的核桃美食,經久不衰的蒙秦古樂,酣暢淋漓的彝族打歌,神秘樸素的核桃祭祀,令人流連忘返的核桃生態園構成了一幅美絕天工的綺麗文化畫卷。
(作者單位: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縣農業農村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