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安徽省阜陽市潁上縣:加快生產加工綠色升級 實現稻米產業“綠色蝶變”
時間:2022-06-10 06:23:59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一、基本情況

  潁上縣位于淮河、潁河交匯處,國土面積1987平方公里,耕地12.5萬公頃,常年種植水稻面積70萬畝。近年來,潁上縣堅持以“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為引領,積極推進稻米產業全鏈條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取得了明顯成效。

  二、主要做法

  (一)在生產環節上,扎實推進稻米生產“三品一標”提升行動。制定《水稻綠色氮高效碳減排品種評價技術規范》,篩選推廣優良食味水稻綠色品種6個。構建“增匯優先、降耗為主、減排為重、循環利用”低碳稻作技術體系,推廣面積達30萬畝次;集成稻麥輪作土壤碳匯—農田地力—產能品質多目標協同跨越技術,應用面積達150萬畝次。培育稻米區域公共品牌1個,認證“潁上大米”等“三品一標”農產品12個,“阜淮”“國望”等優質稻米品牌市場帶動能力顯著增強。制定《濕地生態景觀稻田建設技術規范》等作物健康栽培、稻麥適度加工等技術規范26項;遴選命名享心園等16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全產業鏈標準化基地。

  (二) 在加工流通環節上,積極構建稻米產品綠色供應鏈。全域推廣聯合收割機前置粉碎作業減損收獲技術,水稻收獲籽粒損失率降低到1?2%;加大低溫低能耗清潔烘干綜合生產技術體系推廣應用及補貼力度,最大限度滿足稻谷高質量及時烘干入庫的需要;推廣糙米微縫滅酶增香、精準柔性分層碾磨等技術,使稻米碾磨度降低到9%以下;推廣稻米“低溫存儲”技術,使大米“黃金賞味期”延長到60天以上。推廣“糧超”“直供”“網上糧倉”等營銷新模式,完善縣、鄉、村電商物流網絡,培育年銷售額超1000萬元的農村電商經營主體15家。搭建潁上縣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及其產品追溯管理平臺,全縣80余個稻米企業品牌產品實現“帶證上網、帶碼上線、帶標上市”。

  (三)在產業鏈布局上,全面推進稻米產業集聚循環發展。聚焦現代要素集聚、產業融合發展等5大任務,建設加工集群培育、物流商貿提升等10大工程,融合生產、加工等6大環節,創建了以稻米為主導產業的潁上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2020年,產業園實現總產值52億元,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6.8:50.7:32.5。以產業循環式生產發展為核心,建設“地下管道+智能配肥+精準灌溉”稻田水肥(沼液)一體化綠色生產基地3.5萬畝、苕稻鴨萍鵝等“稻田+ N”新型農作模式30.5萬畝;以企業循環式組合發展為核心,加大稻米加工副產品高效增值利用項目獎補力度,開發了米乳飲料、碎米高蛋白粉等高值新產品,提升了稻米加工增值能力。

  三、工作成效

  (一)科技支撐更為穩固。潁上縣不斷強化科技支撐能力,與科研院所建立穩固的產學研合作關系,建成院士工作站1個、省級產業創新團隊1個、產學研合作基地5個、市級以上企業工程技術中心3個、博士后工作站1個。

  (二)利益聯結更加緊密。潁上縣積極推進農民分享二三產業增值收益的機制構建,組建現代生態稻米產業化聯合體3家,農戶參加合作社比重達65%,稻米訂單生產比重達75%以上。

  (三)產業發展趨于融合。形成了“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科研+示范+推廣三結合”“市場+龍頭+基地”“市場+龍頭+合作社+農戶”的“全產業鏈融合、多功能聚合”現代稻米生態產業化發展格局。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