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大冶市位于湖北省東南部,是湖北糧食主產縣和畜牧大縣。近年來,大冶市堅持“綠色發展、生態富民”,推進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建設,以改善生態環境和保障糧食安全為目標,實施綠色種養循環和耕地生產障礙修復利用,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水平不斷提升。
二、主要做法
(一)以規劃為引領,下好“先手棋”。摸清全市12個鄉鎮171個村的土壤環境質量,完成耕地類別劃分,繪制市、鎮、村三級耕地障礙修復利用分布圖。根據全市受污染耕地狀況、現代農業產業優勢、區域特點等,規劃產業方向和布局,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建成一批休閑農業示范點、多條精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線路,2021年被認定為“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
(二)以項目為載體,答好“治理卷”。推進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項目。培育糞肥還田服務組織,建設一批田間糞肥臨時儲存池、糞肥還田管網等設施,構建糞污“收集—處理—施用”全鏈條組織運行模式,減少化肥施用。實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項目。針對可安全利用類受污染耕地,采取深翻耕、土壤調理、低吸收作物品種、葉面調理等農藝措施,確保農產品達標。針對嚴格管控類受污染耕地,采取經濟作物替代種植等結構調整措施,嚴控重金屬向可食用農產品轉移。
(三)以制度為保障,打好“組合拳”。成立大冶市耕地障礙修復利用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壓實工作職責,建立日常督導監管機制。選擇全國優勢科研院所為技術支撐,建立專家團隊服務機制。創建耕地安全利用試驗示范區,建立耕地安全利用聯合攻關試驗示范基地,聘請專家開展講座和現場指導,提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戶綠色生產技術水平。
三、工作成效
推進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糞肥還田利用率達到90%以上,化肥施用量減少30%以上,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種養結合循環農業發展模式。受污染耕地得到修復利用,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總體合格率常年在99%以上,農業生態環境顯著改善。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