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重慶市璧山區位于長江上游地區、重慶大都市區內,緊鄰重慶主城區,曾因工業污染、養殖污染,給農業生態環境造成重大影響。近年來,璧山區通過修建冬水田、生態濕地等辦法,有效阻止了農業生產中的氨氮總磷污染河流,同時通過建立水污染防治管理信息系統,對水質進行全方位監測,有效改善了河流水質。
二、主要做法
(一)強化體系建設。成立化肥農藥減量整改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各項減量任務。編制實施《重慶市璧山區十三五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總體規劃》,通過近5年的努力,全區水資源利用率顯著提升,化肥農藥使用量逐年減少,農業廢棄物基本實現有效回收利用。
(二)強化監測統計。“十三五”期間,通過采購水質監測設備以及實驗分析儀器、新建水質監測站,在全區29個污水處理廠安裝了在線監測設施。依據環境監管“網格化”監管機制,建立了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監管執法體系,規模以上養殖場糞污資源化利用情況實現了準確統計。
(三)強化重點任務落實。全面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秸稈綜合利用、畜禽糞污綜合利用、廢舊農膜回收利用、農藥包裝物回收處置等行動,建立責任清單和任務臺賬,積極推廣配方肥、有機肥替代化肥、水肥一體化以及綠色防控技術,扎實完成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各項工作任務。
(四)制定農業產業負面清單。實行農業產業準入制度,依據區域農業資源稟賦、生態環境容量、產業基礎和功能定位,按照“生態紅線”和“底線約束”的要求,提高農業產業準入門檻,加強區域資源管護和生態治理。
三、工作成效
(一)化肥農藥減量穩步推進。2020年,化肥、農藥施用總量分別為8951噸、105噸,分別較2015年減少362噸、11.5噸,分別下降3.9%和9.9%。
(二)畜禽污染治理全面達標。關停畜禽養殖場583個,對799個畜禽養殖場開展畜禽糞污處理設施達標整治并驗收合格,20頭豬當量以上的畜禽養殖場(戶)糞污處理設施全面達標。2020年,全區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98.74%。
(三)廢棄物回收利用不斷強化。全區現有1個區級廢棄農膜貯運中心,33個廢棄農膜回收網點,實現趕集場鎮網點全覆蓋。2020年,回收廢棄農膜283噸、農藥肥料包裝廢棄物34噸,分別完成市級下達目標任務的149%、126%。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