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夷陵區位于長江西陵峽畔,全區總面積3439平方公里,人口約60萬人。現有柑橘面積32萬畝,茶葉面積23萬畝,糧食播種面積63萬畝,生豬年出欄約百萬頭。近年來,夷陵區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發展生態種養,加強生態管護,強化技術支撐,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條農業綠色發展之路。
二、主要做法
(一)堅持生態種養,筑牢綠色生產體系。聚焦生態健康養殖,調優養殖結構,推廣“養殖示范村+生態養殖場 (戶) +糞污收集轉運合作社+有機肥生產企業”模式。大力推動柑橘、茶葉綠色化種植,完成柑橘“三改”面積8275畝、茶葉6860畝。大力推廣標準化種植技術、糧油高效種植技術,完成水稻生產綠色發展示范項目5686畝,全年水稻綠色生產、稻油輪作、稻鰍共作示范面積達10500畝。
(二)堅持生態管護,筑牢綠色質量體系。建設智慧農業大數據中心,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完善監測網絡,設立病蟲害、土壤、氣象等監測點329個。強化監測隊伍建設,嚴格開展生產基地日常巡查,通過輪訓提升監測水平,累計巡查生產主體123家次。積極開展茶葉種植質量安全整治、“瘦肉精”專項整治等行動。開展長江休禁漁執法行動,保護水生生物多樣性。
(三)堅持生態科創,筑牢綠色技術體系。創新技術推動治理修復,推廣“配方肥+有機肥” “施用土壤調理”“施用石灰”“噴施葉面阻控劑”等模式,全區14035.16畝安全利用類受污染耕地得到有效治理。構筑綠色防控屏障,推廣太陽能殺蟲燈、粘蟲板等綠色防控技術。按照“誰經營誰回收”的原則,建立廢舊農膜回收體系,建成農膜回收網點54個,確定農膜回收企業16家,設置獸藥農藥回收點149處、專用回收桶129個。
三、主要成效
全區畜禽糞污綜合利用機制不斷健全,利用率達96.2%,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100%。土地治理成效突顯,全區14035.16畝安全利用類受污染耕地得到有效治理,農產品質量達標率為100%,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累計達77個。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