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農產品質量安全關系到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因而是現代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為此,小編也在這里科普一下關于農藥殘留方面的小知識,十分有用哦!
什么是農藥殘留
農藥殘留是指農藥使用后殘存于生物體、農產品(或食品)及環境中的微量農藥,除農藥本身外,也包括農藥的有毒代謝物和雜質,是農藥及其他相關物質的總稱。殘存的農藥殘留數量稱為殘留量,以每千克樣本中有多少毫克(mg/kg)表示。農藥殘留是施藥后的必然現象,但如果超過最大殘留限量標準,會產生對人畜不良影響或通過食物鏈對生態系中的生物造成毒害的風險。
如何去除農藥殘留
農產品中的農藥殘留可以通過一些方法加以去除或減少,常用的簡單方法包括放置、洗滌、烹調和去皮等。一是放置,因為農藥殘留會隨著時間的延續不斷地降解,一些耐儲藏的土豆、白菜、黃瓜、西紅柿等,購買后可以放幾天,一方面可以使農產品可繼續熟化,另一方面農藥會降解殘留減少。二是洗滌,殘存于農產品表面或外部的農藥殘留也較易被水或洗潔精沖洗掉,因此,在烹調前將蔬菜用水泡半個小時,再適當加洗潔精沖洗,基本可去除表面的農藥殘留。三是烹調,高溫一般可以使農藥殘留更快地降解。四是去皮,蘋果、梨、柑橘等農產品表皮上的農藥殘留一般都要高于內部組織,因此,削皮、剝皮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然后需要說明的是,無論采用什么方法,要完全清除農產品中的農藥殘留,特別是對已經進入農產品內部組織的少量農藥殘留是難以做到的;而且如果在去除農藥殘留過程中使用了其他物質,如洗潔精、菌劑、酶劑等,也需要考慮這些物質使用后的殘留對人身體的安全性問題,因為洗潔精等雖然能去除農藥殘留,但其本身作為化學或生物污染物也有可能對農產品(或食品)造成二次污染,有些洗滌劑的毒性可能比許多農藥還大。適當有意識地對農產品進行處理是可以的,但過分擔憂和處理是沒有必要的,只要殘留不超標,不會出現安全問題,就像我們每天呼吸可能會吸進病菌,但不會發病。
如何安全消費食用農產品
(1)購買大型超市及大型農貿市場所出售的農產品受到嚴格檢測及監督管理,一般也建立了速測點,因此,在以上地點購買的產品在質量安全上會更有保證。同時,根據歷年的檢測結果顯示,超市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合格率要高于農貿市場。
(2)識別當前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主要有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三種基本類型。消費者在購買食用農產品時,要認清產品標簽上的標識。同時了解一些常用的食用農產品質量鑒別方法,也是大有裨益的。
(3) 了解食用農產品的一般特性,才能做到科學貯藏和食用。比如,楊梅買回家為什么要選用鹽水泡,土豆發芽如何處理才不中毒。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