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一流,青海最美”“天賜蒙旗·全域有機”“四大無公害超凈區之一”……對于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縣來說,頭頂的每一個光環都與畜牧業密不可分。
河南縣作為青海省畜牧業大縣,畜牧業資源豐富,天然草場鮮草產量穩居全省前列,有機畜牧業發展起步早、底子厚。
從古至今,畜牧業無論如何變化,都離不開牧民、牛羊、草原這三個基本要素,也可以將三者看成一個食物鏈或者三角形,維系好食物鏈的穩健和三角形的穩固,就需要三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進入新時代,邁上新征程,如何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河南縣給出的答案是以生態有機畜牧業強縣為目標,圍繞打開牧業強、牧區美、牧民富的新局面,加快轉變傳統畜牧業生產經營方式。
少養畜 養好畜 早出欄
縱觀畜牧業發展歷史,經歷了傳統畜牧業、生態畜牧業、綠色有機畜牧業,每個發展階段都是草原與牛羊之間的“博弈”。傳統畜牧業時期,牛羊追求高數量,草原生態環境面臨危機;生態畜牧業時期,興建畜牧業基礎設施,實施草畜平衡,四季輪牧;綠色有機畜牧業時期,牧民注重養好畜,縮短養殖周期,為草原“減負”。
在河南縣,少養畜養好畜幾乎已經成為共識,干部群眾明白,只有少養畜養好畜才能更快獲益。
河南縣依托66.2萬公頃天然草場,連續14年獲得有機再認證,雪多牦牛、歐拉羊、河曲馬三大畜種均被列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庫和國家級農產品地理標志,全面打響“天賜蒙旗·全域有機”產業區域品牌,打造出“三江牧場”“青清海”“阿米雪”等一批在全省乃至在全國叫得響的綠色有機產品品牌。
筆者在河南縣參加了一場由當地合作社組織的歐拉羊良種評選活動,全縣各鄉鎮養殖戶均有參與,舉辦這樣的評比活動就是為了激發牧民群眾養殖歐拉羊的熱情,推廣歐拉羊良種培育繁育。
負責評選活動的阿托蘇呼歐拉羊繁育場擁有青海省唯一的歐拉羊種畜繁育許可證,繁育場負責每年向全縣乃至全省提供優良的歐拉羊種畜。去年,完成了1300只歐拉羊種畜提供任務,每只羊的價格是1750元,憑此一項,繁育場就增收227萬元。
“以前我們這里養殖的羊品種繁雜,五花八門,當地的歐拉羊品種也出現了退化。2009年開始,我們成立了繁育場,培育推廣歐拉羊品種。通過這些年培育,歐拉羊的重量較之前增加了10公斤。”繁育場負責人斗格才讓說。
“少養畜養好畜早出欄”是斗格才讓的致富密碼,他養殖的歐拉羊半歲時毛重就能達到60公斤,凈肉重量能達到35公斤左右,這樣的體重幾乎超過了普通藏羊成年時的重量,這也使得歐拉羊半歲時就能出欄,而且還能縮短養殖周期。
賽爾龍鄉蘭龍村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是青海省唯一一家雪多牦牛保種場,發展模式也是提供繁育良種,盡快出欄,縮短養殖周期。
實現少養畜養好畜早出欄,合作社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帶動作用,政府層面的激勵鼓勵更是功不可沒。
據悉,為了鼓勵牧民群眾少養畜養好畜,河南縣每年各村、鄉鎮、縣級層面都會舉辦優良種畜評比活動,評比獎金非常可觀。縣級層面的評比活動,是那達慕大會上的重頭戲,評比一等獎獎金高達3萬元。豐厚的獎金推動全縣所有牧戶轉變了思想觀念。
延伸產業鏈 提升附加值
牧民與牛羊之間的平衡點,在于努力延伸畜產品產業鏈,提升畜產品附加值,讓綠色有機產品賣上好價錢。
河南縣不缺好畜種,雪多牦牛和歐拉羊是河南縣的優勢畜種,如何進一步擴大優勢?河南縣以有機產業科技園區為依托,吸引企業入駐,開展牛羊肉、奶制品等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的加工、倉儲、物流建設,壯大“天賜蒙旗·全域有機”區域品牌影響力,讓河南縣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走向更加高端的市場。
入駐有機產業科技園區的青海啟龍商貿有限公司的探索具有借鑒意義。公司董事長索南昂旦從2008年就將發展的目光瞄準河南縣畜牧業,以“公司+合作社+牧戶”的產業化訂單運作模式,組織牧民群眾開展標準化和合作化生產。十年時間,公司壯大的同時帶動了牧民群眾增收致富,索南昂旦也打造出了青海著名商標“阿米雪”。
索南昂旦走的這條路并不輕松,甚至經歷了挫折。
“阿米雪”品牌創建之初,為了迅速打開市場,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開設了銷售專柜,銷售牦牛酸奶,然而效益并不可觀,2012年前后分布在全國各地的銷售專柜陸續撤柜,“阿米雪”品牌發展遭遇危機。
“總結經驗,我們的產品不合大眾的口味,不同草場的牦牛奶口味不同,夏季和冬季牦牛奶的脂肪含量又有不同,導致我們每個批次的產品口感都不一樣,導致消費者很難接受。”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同時,索南昂旦將目光瞄準省內市場,依托科研技術破解“眾口難調”的困境。
眾所周知,牦牛奶的蛋白質、脂肪、糖分含量高于普通牛奶。因此,公司在收購過程中通過儀器檢測牛奶的酸度、水分、脂肪含量等,從而在源頭上保證了牦牛奶的質量。之后,對于脂肪含量高的牦牛奶進行稀釋,對于脂肪含量低的牦牛奶進行濃縮,讓牦牛酸奶口感達到市場接受度高的平衡值。
2018年之后,“阿米雪”牦牛酸奶品牌邁入正軌,索南昂旦就著手研發新產品,延伸牦牛奶產業鏈。2020年,公司與天津科技大學合作,研發了牦牛蛋白粉、雪山咖啡等一系列新產品,并逐漸打開了銷售市場,全縣10個奶站和澤庫縣2個奶站供不應求。為此,索南昂旦還在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流轉了7333.3公頃草場,成立了玉樹阿米雪乳業有限公司。
總結青海啟龍商貿有限公司的成功經驗,對于河南縣乃至青海省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建設提供借鑒,也能解決一些“共性”問題。
首先,產品要符合市場大眾口感需求,這是最重要的一點。
其次,要保證產品的質量,“阿米雪”從源頭上嚴格把控質量關,確保產品高質量。
最后,就是要不斷延伸產品產業鏈,“阿米雪”依托牦牛奶做出了蛋白粉、咖啡等多種產品。青海的牛羊肉、青稞、枸杞等特色農畜產品也可以進行精深加工,打造出品種多樣的綠色有機農畜產品。
保護好賴以生存的草原
對于牧區或牧民而言,草原是根基,草原養活了牛羊、養活了牧民,牧民可以沒有牛羊,但不能沒有草原。
河南縣草原面積并不是很大,只有66.2萬公頃天然草場,其中還有43.5萬公頃屬于禁牧面積,這意味著河南縣發展畜牧業的面積只有22.7萬公頃,從根本上限制住了河南縣有機畜牧業的發展壯大。
河南縣天然草場數量是劣勢,但天然草場的質量卻是優勢。早春三月,漫步蒙旗草原,放眼望去,金黃的牧草隨風搖曳,走在牧草之間,腳下發出窸窸窣窣的聲響。
據青海省林草局2021年核定的數據,河南縣天然草原鮮草畝產538.9公斤,可食鮮草畝產452.7公斤,草群平均高度21.6厘米,植被平均覆蓋度90.6%,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為71.7%。當年我國的草原綜合植被蓋度為50.32%。
這就是河南縣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的底氣所在,草原優勢明顯。之所以有如此好的草原,是多方面的原因,一方山水養一方人,獨特的地理氣候環境,造就了這片美麗的草原;河南縣從2004年開始就發展有機畜牧業,是青海發展有機畜牧業最早的地區之一,群眾保護草原意識強烈;三江源生態保護與建設等一系列生態政策實施,實現了草原的碧綠常青。
不可否認,鼠害、黑土灘、草原蟲害等問題亟待解決,這些問題對于牧區而言是共性問題。如何解決好共性問題,保護好牧民賴以生存的家園,河南縣既要走好“規定動作”,盡最大努力保護好現有草原,又要走實“自選動作”,有效治理好退化草原。
實施三江源生態保護與建設二期項目工程,落實草原獎補、黑土灘治理、退牧還草、退化草地改良等政策,為草原生態環境積極爭取更多的項目資金。
實施縣級干部責任田建設,從2016年開始,河南縣確定了12塊退化嚴重的草原,合計2600公頃作為縣委書記和縣長的責任田進行了掛牌治理,成效顯著。為此,河南縣還編制印發了《河南縣縣級干部責任田草原生態治理規劃(2017—2021年)》,草原治理具體責任到人。
賽爾龍鄉蘭龍村一社的卓瑪加便是縣級干部責任田草原生態治理的受益者。卓瑪加告訴筆者,家里的60公頃草場有一半是黑土灘,草原退化的速度很快,有草原害蟲和鼠害的地方,幾乎一年就能形成黑土灘。
草原面積縮水,卓瑪加不得不減少牲畜數量。卓瑪加記得從2017年開始,自家退化的草原劃為縣級干部責任田,實施了禁牧種草、病蟲害治理和鼠害治理。卓瑪加要做的就是進行后期管護,短時間內杜絕牛羊進入治理區域。
如今,五年過去了,治理的草原恢復了往日的生機,雖與原生草場還有差距,但已能實現輪牧,卓瑪加一家的牦牛也從之前的50多頭恢復到了100多頭。
河南縣縣級干部責任田的實施,讓綠色有機畜牧業發展有了更多的可能,同時也為全縣干部將保護草原生態環境工作從思想意識轉變為具體行動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為草原生態環境保護注入源源不斷的活水。
實現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良性互動,一個重要前提在于尊重生態規律,在充分發揮生態優勢的基礎上實現產業集群化,圍繞雪多牦牛、歐拉羊主導產業,探索出具有“河南特色”的綠色有機生態畜牧業發展新路子,實現“突圍”,為加快鄉村振興與牧業牧區協同發展譜寫新篇章。
欄目指導單位: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