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緊緊圍繞糧油生產、農業產業發展等重點工作任務,加強統籌謀劃,加大投資力度,創新投融資模式,在資金盤活、整合、撬動上做文章,探索財政資金多元化使用方式,打好財政、金融、社會資本組合拳,不斷提升投資質量和效益,為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促進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是大力實施擴大有效投資行動,加快建設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強省。全省各級農業農村部門深入貫徹農業農村部黨組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認真落實農業農村部等八部門印發的《關于擴大當前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工作方案》要求,加快推進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截至2022年12月,全省實施農田水利設施補短板項目41個、現代設施農業項目30個、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項目11個,總投資248.84億元,已完成投資82.10億元。在此基礎上,貴州省農業農村廳把2023年確定為項目建設年,指導各市州立足本地區資源優勢和發展潛力,把加快建設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作為推進農業強省建設的重要抓手,通過發展茶葉、食用菌、蔬菜、辣椒、中藥材、刺梨等12個特色產業,進一步培育擴大新增產能。大力推動農業重大工程、重點項目立項建設,穩步提升769個儲備項目落地轉化率。強化農業產業大招商,推動全產業鏈發展,推進一二三產高度融合,今年力爭實現農業現代化投資500億元以上。
二是聚焦國之大者,不斷加大糧食油料生產財政支持力度。貴州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在切實用好中央財政轉移支付資金支持糧油生產的同時,積極加大省級財政保障力度。2022年省級財政籌措資金3.47億元,對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和單作大豆種植分別給予50元/畝、100元/畝補助,對油菜種植按20元/畝標準進行補助,有效保障了糧油生產。在遭遇1961年以來最嚴重的春季低溫和伏秋連旱等自然災害情況下,全年糧食播種面積達4183.1萬畝、產量達1114.6萬噸,其中大豆種植348萬畝,均超額完成農業農村部下達任務。農業農村部對貴州糧食生產兩次作出批示,肯定“貴州做了不少工作”,農業農村部兩次對貴州進行通報表揚。今年,貴州省級財政補助繼續按照大豆100元/畝、油菜20元/畝標準發放,政策激勵效果明顯。
三是以農投公司為抓手,做好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針對民間資本相對不如東部沿海省份發達這一實際,貴州以農投公司為抓手,充分發揮國企投資平臺主力軍作用,全力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2015年,組建成立貴陽農投集團,圍繞“菜籃子”穩產保供核心任務,以服務市民、讓利農民為價值導向,布局從現代種業、農產品加工業、市場流通業、種植養殖業、糧食產業、配套產業到農村金融服務的農業全產業鏈。2021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貴州時指出,貴陽農投集團旗下合力惠民生鮮超市的運營模式很有特色,以政府為主導,政府和企業聯合,一頭連著田間地頭的農民,一頭連著千家萬戶的市民,堅持保本微利經營,讓農民和市民兩頭都得實惠,體現了合力惠民,這種模式和經營理念值得推廣。今年1月,農業農村部部領導在貴州調研時也對貴陽農投集團給予了充分肯定。2022年9月貴陽疫情靜默期間,貴陽農投發揮了保供穩價重要作用,墊資1.35億元,為全市市民供應農副產品23.26萬噸,沒有一天出現斷貨、缺貨情況,為保障貴陽市農產品價穩貨足作出了突出貢獻。
四是深挖專項債券資金潛力,有效擴大投資促增收。貴州緊抓地方政府專項債政策機遇,積極統籌謀劃,強化業務指導,推動涉農領域專項債規模不斷提高,為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全面提檔升級提供了資金保障。堅持高位推動,加強與財政、發展改革等部門協調配合,明確各方工作職責,形成工作合力,系統推進專項債支持鄉村振興工作。圍繞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業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等重點領域,結合專項債發行要求,多角度、全方位挖潛儲備項目,持續做大項目“儲備池”,2022年全省納入專項債項目儲備庫的農業類項目共210個,經初審同意申報農業類地方政府專項債項目210個,申請發行資金324.58億元。今年,貴州省農業農村廳申報的第一批專項債項目已通過審批,共發行專項債11.24億元,同比增加6.96億元。
五是強化基金引導,帶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投入農業產業。貴州著力改進政府投資基金運行模式,與金融機構加強合作,有效提高了融資可得性和便捷性。自2021年,貴州省每年安排省級財政預算45億元用作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基金,改補為投,引導帶動金融機構和社會資本支持農業產業發展。基金遵循不形成政府新增債務,不干預企業經營決策,參股不控股“三不原則”,在產業上重點支持首位產業、主導產業,環節上重點支持全產業鏈和深加工,主體上重點培育打造引領型企業和推動國有平臺轉型,在推動產業提質增效、鞏固農業生產基礎、扶持農業龍頭企業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基金成立以來,共實施項目132個,出資101.73億元,帶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投資391.93億元,被投企業實現年度總產值555.56億元、凈利潤45.3億元,繳納稅收9.88億元。
六是創新推廣農業SPV模式,開創“政銀企”三方聯投新渠道。全省積極探索推進符合貴州農業農村特點的金融服務模式,對促進當地特色農業產業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安順市以地方農投公司為主導,以刺梨、辣椒、食用菌等優勢特色產業項目為載體,引進農業龍頭企業和國有商業銀行,共同成立農業產業SPV公司(Special Purpose Vehicle,中文名稱:特殊目的機構),構建政府主導下的產業發展共同體。安順SPV公司總投資一般以 “2∶2∶1∶5”比例構成,即地方國有企業出資20%,社會資本出資20%,爭取省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基金投資10%,銀行貸款50%,主要由國企提供擔保。同時,國企主動讓渡10%股權給社會資本。并且,國企的投資收益以“1∶1∶4∶4”比例分配,即10%分配給村集體經濟、10%分配給原貧困農戶、40%分配給流轉土地農戶、40%用于自身發展。通過推廣實施農業SPV模式,發揮財政涉農產業資金的杠桿效應,有效激發了金融社會資本參與農業產業的積極性,進一步壯大了農村集體經濟,帶動了農民增收致富,實現多方共贏。目前,全省已成立農業SPV公司34個,融資規模達11.93億元。
(供稿:農業農村部計劃財務司)
指導單位:農業農村部計劃財務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