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都勻毛尖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又名“白毛尖”“細毛尖”“魚鉤茶”“雀舌茶”,是貴州三大名茶之一,主要產自團山、哨腳、大槽一帶,當地特殊的自然條件形成了都勻毛尖的獨特風格。2017年,都勻毛尖獲得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中國十大茶葉區域公用品牌稱號;2019年,國家知識產權局批復,給予都勻毛尖“馳名商標”稱號以擴大保護;2020年都勻毛尖被納入中歐地理標志協定保護名錄。茶葉年銷售額達84.96億元,出口量達1300噸,出口額達6900萬元。
樹標提質 夯實品牌發展基礎
黔南州先后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快茶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黔南州促進茶產業發展條例》等政策文件,設置專項扶持資金,每年給茶葉重點縣支持1000萬元以上、其他縣500萬元以上,每年整合2億元以上項目資金,支持茶產業發展。以做強“干凈茶”為目標,以標準化為引領,修訂發布了《都勻毛尖茶綜合標準化體系》,明確從茶青原料到生產加工及產品包裝等實行規范化生產、標準化工藝全流程,實現茶產業由傳統產業向生態化、規范化、專業化發展。成功創建了10萬畝國家級出口茶葉質量安全示范區,6.2萬畝有機茶認證基地,11萬畝歐標茶認證基地,27.5萬畝茶園實現提質增效。
通過綠化荒山、打造萬畝茶園鄉鎮,黔南州擦亮了“綠水青山”底色,提升了“金山銀山”成色,帶動貧困戶14655戶51420人實現穩定脫貧,人均增收1314元。
培優培強 推動品牌協同發展
黔南州成立都勻毛尖品牌管理委員會,采取“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的母子品牌模式,統一使用都勻毛尖公用品牌標識,構建都勻毛尖茶品牌管理體系。開展都勻毛尖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注冊等工作,全州申報都勻毛尖地理標志產品保護企業45家,授權證明商標企業87家。在都勻市打造了6萬平方米的都勻毛尖茶城,搭建都勻毛尖核心交易平臺,實現本地市場規范化經營。
按照內培外引原則,引進了天福集團、八馬茶業、經典公司等一批投資強度億元以上的優強企業在黔南安寨扎營。州委州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都勻毛尖茶葉企業整合的指導意見》,從基地、工廠、用地、稅收、營銷、金融、項目、宣傳等方面制定強有力措施,推進產業整合集聚,支持企業抱團發展。目前,全州茶葉加工企業802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省級龍頭企業40家、州級龍頭企業37家。
文化驅動 實現茶旅融合
黔南州將茶文化園、生態茶園、茶企茶市等打造成茶旅景點,將茶產品、牙舟陶、馬尾繡等開發成茶旅商品,將茶民俗、茶文化、茶影視等打造成茶旅品牌,形成“以茶促旅、以旅帶茶、茶旅互動”的發展格局。建成中國茶文化博覽園、綠博園、“中國天眼”科普茶文化園等,形成都勻毛尖鎮、貴定云霧鎮、甕安歐標茶旅小鎮、獨山影山鎮等茶旅特色小鎮。茶旅一體化年均接待游客量80萬人次,旅游收入2.7億元,帶動周邊群眾實現年戶均增收2635元,全州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4.5%,位居全省第一。“云端茶海·心上毛尖之旅”入選全國20條茶鄉旅游精品線路。
黔南州連續舉辦6屆都勻毛尖(國際)茶人會、組織茶企參加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一帶一路”展銷會和巴拿馬萬國博覽會100周年慶典等國內外重要茶事活動。在廣州南方茶葉交易市場建立了都勻毛尖南方運營中心,在上海核心商圈徐家匯建立了都勻毛尖體驗中心。在中國中央電視臺等主流媒體、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機場、景區等投放都勻毛尖廣告,建成都勻毛尖官方網站,開通貴陽直達廣州的“都勻毛尖號”動車專列,提高了都勻毛尖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
都勻依托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優勢、底蘊深厚的品牌優勢、扎實有效的政策優勢,持續加大茶產業扶持力度,做優茶品質,塑強茶企業,講好茶文化,構建“以茶促旅、以旅帶茶、茶旅互動”的發展格局,對提升都勻毛尖品牌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發揮了重要作用。
(來源:《中國農業品牌創新發展案例(2022)》)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