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芒果風味地圖
時間:2023-07-24 14:21:21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曲奇 字號:【

  獨特濃郁的芒果香,是夏天最熱烈的滋味。沒有誰能拒絕惹人垂涎的芒果!若是有,那一定是因為過敏。

  作為“超長待機”水果選手,年后不久,海南早熟芒便齊整整躺上南北果攤,供四方狂熱愛好者“先食為快”;立夏前后,芒果種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驟增,小臺農、貴妃芒、金煌芒等“頂流明星”牢牢占據頭部位置;雞蛋芒、辣椒芒、鷹嘴芒等“后浪”披荊斬棘博得一席之地;晚熟的凱特芒、景東晚芒則在9、10月份徐徐上市,打得一手“錯峰”好牌。

  有點眼花繚亂?別怕,想挑選到最香甜適口的芒果,不如先一起去看看中國的“芒區”都在哪里?

  北回歸線以南的中國“芒區”

  目前為止,世界公認的芒果原產地仍是印度,但在廣西和云南發現的野生芒果樹,說明中國也可能是芒果的故鄉。從清代《本草綱目拾遺》中的“望蜜子”到20世紀60年代的大規模規范化種植,芒果在中國大行其道。2020年中國芒果產量330.6萬噸,約占世界總產量近10%,是世界第二大芒果生產國。

  作為熱帶水果之王,芒果在中國絕大多數地方都是“難伺候的主兒”,喜溫好光畏寒,生長期的溫度要達到20度以上,嚴苛的生長條件將產地限制在了北回歸線以南的少數地區。

  中國芒果的六大核心產區,分別為海南早熟芒果帶、廣東雷州半島早中熟芒果帶、臺灣南部早中熟芒果帶、廣西右江河谷中熟芒果帶、滇西南-滇中元江流域中晚熟芒果帶、金沙江干熱河谷流域晚熟芒果帶。其中,四川西南部的金沙江干熱河谷雖在北回歸線以北,卻憑借獨有的熱帶地區特點和典型的立體型氣候脫穎而出。

  下樹后僅十多天的賞味期和較高的運輸流通門檻,使得我們常吃的芒果多來自海南、廣東雷州、廣西百色、云南、四川攀枝花、福建和貴州望謨等地。找到了核心“芒區”,再想挑個心儀的芒果就輕而易舉了!

  中國芒果食用指南

  作為漆樹科植物,最早的芒果無法食用,還經常會引起皮膚過敏、潰爛。經過人類漫長的馴化,芒果最終以香甜在水果界闖出一片天地。在引種、自育基礎上,中國芒果品種達100余種,早、中、晚熟品種齊全。生長條件、成熟期和品種的差異,造就了中國芒果多元、獨特的風味。

  臺灣

  夏日芒果最夯引種地?

  臺灣種植芒果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嘉靖年間,到了清康熙年間清閩浙總督進貢,康熙回批“乃無用之物,再不必進”,或許彼時的芒果難比今日這般美味。

  臺灣芒果產地主要集中在臺南、屏東和高雄,南部三縣的種植面積占全臺灣芒果種植總面積的90%以上。愛文芒肉質細膩、甜中一絲酸味,完美契合臺灣人的小清新取向,成為臺灣芒果的主力軍。土芒果,又被當地人稱為“情人果”,以粗糖、鹽腌制,便是臺南人的脆爽開胃小食;最負盛名的芒果冰酸甜香醇也離不開土芒果的加持。

  臺灣南部是中國眾多“明星”芒果的引種、育種肇始之地,大陸市面上深受喜愛的品種多引自臺灣。臺灣選育的貴妃芒在1997年引入海南省;臺灣風山園藝所自育品種臺農一號,后由廣西亞熱帶作物研究所引入大陸,成就了夏日陣陣飄香的一抹明亮。

  海南

  芒果界的“天選之子”

  作為中國唯一熱帶地區,海南長夏無冬,是芒果天然的理想生長地。市面上有的芒果品種,如貴妃芒、金煌、臺農、凱特……幾乎都可以在這座海島上找到蹤跡。即便是挑嘴的上海人,也無法拒絕海南芒果。

  在海南西南部的三亞、樂東、昌江等地,充足的陽光直射、富含微量元素的黃棕土壤,為芒果生長提供了最佳理想國。昌江七叉鎮數千株百年樹齡的野生芒果樹恣意成林,是海南芒果栽種的歷史縮影。靠山臨海的樂東地區金煌芒品質尤為出色。三亞芒果的魅力在于最地道的甜蜜可香飄萬里,國人均沾。關鍵是在當地買買買,價格還超便宜!

  貴妃芒,三亞芒果中的佼佼者。從未熟時的五彩斑斕漸退成成熟時的紅黃相間,不走尋常路的顏值,絕對不負“貴妃”之名。個頭小巧,可食率卻高達90%以上;咬一口果肉,芒果香氣撲鼻而來,汁水在口腔內橫沖直撞;肉質柔滑細膩,纖維塞牙的煩惱也是不存在的。

  從2月一直持續到6月底,海南人的“芒果盛宴”絕不止步鮮食,集市或是路邊攤上青芒果腌制小食,家里餐桌上三不五時得見的各色青芒果炒菜,標準化生產的果汁、果醬、罐頭、芒果干也是不能錯過的芒果美味。

  廣西

  無桂七,不夏天

  說到廣西,不得不提百色芒果。百色芒果種植歷史已有300多年。清《廣西通志·卷二十》中記載有:“芒果田州土州(今田東、田陽)……五月熟大如桃黃色味甘香。”20世紀60年代,“百色芒果”開始漸漸走紅,1996年獲得國家農業部認證的“中國芒果之鄉”榮譽稱號,2016年百色市躍居全國最大的芒果產區。

  盛產芒果的田陽、田東等縣市的確是風水寶地——地處右江河谷地區腹地,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下,分明的干濕兩季與芒果生長期“步調一致”;第四紀紅土發育而成的土壤肥沃易耕,35.6%的森林覆蓋率,提供了“高濃度”的空氣負氧離子,天然賦予了百色芒果出類拔萃的香氣和甜度。

  “沒吃過桂七都不算吃過芒果”。廣西百色八十年代培育出的晚熟品種“桂七芒”,一改芒果成熟即黃的“金科玉律”,即便完全成熟,外皮也仍是青色,外行人可能會遺憾錯過。優美的S形曲線、果肉金黃肥厚、香氣濃郁、平均甜度在20度,只生長在田東縣的桂七芒,賞味期僅不到60天,是不可復制的上癮美味。

  果肉食完別著急扔掉,桂七芒的皮口感清涼,入菜也是不錯的選擇。青芒、象牙芒在廣西酸嘢江湖也占有一席之地,腌制入味的芒果條再來點辣椒粉、椒鹽,夏日的爽脆、酸辣都充斥在嘴里。

  云南

  遍地“芒芒”,處處香甜?酸辣?

  云南芒果,在省內分布范圍絲毫不遜色于海南,房前屋后、田間地頭遍地可見芒果樹。怒江流域、紅河流域和金沙江流域的71個縣市均是優勢芒果產地,主要涉及華坪、元陽、河口、永德、西雙版納等。

  始于19世紀80年代的芒果規模化種植,讓云南形成了一條從5月延續到11月的“芒果生產線”,常見的三年芒、貴妃、凱特、紅象牙等品種;不甚知之的景東晚芒、圣德隆、帕拉英達等品種,一應俱全。作為最廣泛種植的代表性品種,三年芒擁有高比例可溶性固體物、肉嫩多汁,成為多數云南人的心頭好。

  即便芒果市場“勁敵如林”,仍不乏有強勢走紅者。景東晚芒,由象牙芒選育而來,每年9月至11月成熟,在樹時間更長、風味積累更為充分。甜度超過22,輕盈細嫩,果香混合奶油香在口腔內交織碰撞,令人嘴角不自覺上揚。整季就光吃它都不會膩。

  在云南,芒果有眾多獨特的在地吃法。香甜精致如西雙版納地區傣族人工序復雜的自制芒果膠;酸辣帶勁如景谷地區,為消暑祛濕而成就了青芒果與鹽巴辣椒的奇妙邂逅;自帶“野”性的吃法還有把芒果和種子加工成面粉的。

  閩粵

  連行道樹都是芒果樹!

  芒果樹是閩粵地區主要的行道樹之一,沒錯,就是在馬路邊邊上排排站的樹。每年6、7月,芒果自由落體式的問候,是閩粵人民夏日最重要的儀式感。

  福建是中國傳統的芒果產區,緯度相對偏高,受氣候、地形等自然條件限制,名氣逐漸被廣西、四川攀枝花等地趕超。品質較為高的福建金煌芒,有“爆汁王”之稱,在甜度上則不及“陽光溫室”里的海南金煌芒。

  同樣是種植歷史悠久的老牌產區,廣東芒果產地緯度更低,主要集中在雷州半島湛江徐聞、雷州一帶。雷州半島西南海岸,地處熱帶季風區,陽光照射時間長,沿海土壤養分充足,更適合芒果品質和口感的提升。據《雷州志》載:“覃斗芒果,邦塘荔枝”,可見覃斗自古就是廣東的優質芒果生產基地之一。2005年,覃斗芒果成功申報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每年6月是覃斗芒果的成熟季,主要有雞蛋芒、青皮芒、臺農芒等。

  除了海南、廣西兩大產區外,臺農一號也是廣東的代表性品種,占了當地種植量的一半以上。我們最常吃到的,就是“濃縮精華”的小臺芒。硬要說缺點的話,那肯定就是個頭小不耐吃。

  四川

  中國芒果最“北疆”

  說起能與三亞芒果、百色芒果比肩的芒果,幾乎所有人都會將目光投向攀枝花。

  這個被鋼鐵耽誤的熱帶水果之城,位于北緯26度附近,較海南高8個緯度;地處川西南金沙江干熱河谷地區,獨有以南亞熱帶為基帶的島狀式立體氣候,光熱資源充足;芒果花期無梅雨,果期無臺風,晝夜溫差大,果實糖分積累充分。獨特的地理環境,塑造了中國最北疆的晚熟芒果產區。

  攀枝花晚熟芒果的成熟期一般在7月下旬至9月下旬,攀枝花仁和區大黑山務本的芒果還可以延遲到11月才下樹。因此,攀枝花芒果成為秋季芒果的代名詞。

  凱特芒,是攀枝花種植面積最大、品質最好的芒果品種。個頭巨大,堪比一個小西瓜,是妥妥的“芒果界巨無霸”。皮薄核小、果肉肥厚,汁水“砰砰”外溢,是大口嗦肉的不二之選。至于選擇青皮凱特芒還是黃皮凱特芒并沒有那么重要,不過是不同套袋方式下光照差異的結果。

  走遍華夏芒果產區,不知道你最中意哪款芒果?不如趁著它風味口感絕佳、可選擇性多之際,趕緊嗦一口芒果肉吧!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