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孟寨村:一頭蒜“長”出億元產業
時間:2023-07-24 14:32:46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焦宏昌 曹東方 字號:【

  在河南杞縣葛崗鎮,孟寨村曾是一個毫不起眼的貧困村,地下無礦、地上無寶,到縣城也得半個多小時。然而,10多年的時間,孟寨村找到了增收發展的“密碼”,入選了農業農村部公布的2022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超億元村名單。是什么讓一個豫東的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帶著疑問,筆者走進開封市杞縣葛崗鎮孟寨村采訪,去探尋一個以產業發展帶動鄉村振興的實踐樣板。

  發展產業從“墨守成規”到“敢為人先”

  春暖花開的季節,孟寨村的田地里麥青苗壯、渠田相連,一片生機盎然。村里的種蒜大戶楊運增一大早就來到了田里,蹲在蒜苗叢中查看長勢情況,“現在得抓緊時間拔蒜薹了,不然就會影響下面大蒜的生長。拔完蒜薹再施一遍肥,瞅著這苗情,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楊運增滿臉喜悅。“村里的老人們都有句口頭禪,‘種莊稼,不用怕,人家種啥咱種啥。’原先我們村也是跟別的村子一樣,種植的都是小麥等傳統作物,當時的糧食價格不高,再加上每家分的田也不多,所以大家的日子都過得緊巴巴的。”回憶起過往,孟寨村黨支部書記陳佳滿是感慨。

  窮則變,變則通。1983年,陳佳從一個在縣外貿局上班的親戚口中得知,山東金鄉縣種植了一種優良蒜種,產量高、價格好,當地農民種蒜都發家致富了。這個消息讓陳佳和村委成員們頗為心動,“不能再過這種窮日子了。咱去金鄉看看,能行的話,咱也種蒜。”陳佳和村委幾個成員義無反顧地坐上了開往金鄉的大巴。

  “杞縣種植大蒜就是從我們村開始的,當年我們從金鄉引進了優良蒜種,當年就獲得了豐收,全縣的農民都來我們村學習。”談及此事,陳佳很驕傲。

  優良蒜種買回來了,但村里的群眾都心存疑慮、持觀望態度,“咱們村委成員先種起來。”陳佳帶領著村委成員首先種起了大蒜。在大蒜收獲時,村民們震驚了,“從來沒見過長得這么大的蒜頭。”看到村委成員們種蒜掙到錢了,村民們的種蒜積極性空前地高漲起來。

  1985年,孟寨村的大蒜種植已成規模。目前,孟寨村的大蒜種植面積達4000多畝,一季大蒜加上一季花生,每年產值近4000萬元。

  產業升級打造產業鏈,實現“億元產值”

  “原先咱們只知道種蒜、賣蒜,從來沒想過產業鏈的問題,后來我們認識到村里也可以發展倉儲和深加工。”近年來,孟寨村依托大蒜這一鄉村特色優勢資源,開始全力打造農業全產業鏈。

  首先,孟寨村建起了12座冷庫,儲存量達7000噸。有了冷庫,農民種蒜再也不用擔心市場價格的波動,他們可以將收獲的大蒜先存入冷庫,等到大蒜價格處于高位時,再出庫銷售。既實現了農民增收,倉儲的費用又讓村集體經濟得到了壯大。

  大蒜豐收了,銷路很重要。有著30年種蒜經驗的孟寨村,現在已經誕生了20多名大蒜經紀人。他們在種蒜的同時,每年要到全國各地跑市場,詳細了解全國的大蒜種植面積、大蒜生長情況、冷庫的倉儲量及大蒜供需的態勢,掌握了這些數據,這些經紀人坐在家里就可以通過手機實現大蒜的流通和銷售。

  同時,村里的年輕人腦子更活泛,他們主動擁抱互聯網,踴躍在淘寶、抖音等平臺上銷售大蒜,“我們杞縣是中國大蒜之鄉,網友們都知道,所以對我們的大蒜很放心,我每天的訂單都很多。”

  為提升大蒜附加值,孟寨村還建了大蒜加工廠,所產的蒜片、蒜米、蒜泥等系列產品暢銷國內外。

  圍繞大蒜這一主導產業,孟寨村傾力打造的包含種植、加工、儲運、銷售、品牌等各個環節的產業鏈,為鄉村培養了新型職業農民,真正讓產業增值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強大、穩定、可靠來源,實現了鄉村特色產業超億元的華麗蝶變。

  “孟寨村的發展正是杞縣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我們將把大蒜產業作為強縣富民的主導產業,進一步擦亮‘中國大蒜之鄉’這塊招牌,以蓬勃的生機、無限的商機,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杞縣縣委書記戴繼田說。

  欄目指導單位: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