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整個中國農產品供應鏈是分散的,不管是從上游,還是到中間的流通,末端的餐飲、零售等,整體是非常散的。從末端來看,中國目前餐飲的連鎖化率不足20%,以散的餐廳和夫妻店為主,而大部分農產品的流通是通過批發市場渠道走的,真正通過供應鏈服務企業或者大型流通企業走的量非常少,急需培育出一批大型農產品供應鏈的服務企業。
農產品供應鏈業態發展現狀分為四個。第一,農批市場占據主要流通渠道;第二,近幾年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得到快速發展;第三,供應鏈金融體系相對比較薄弱;第四,供應鏈數字化滲透率比較低。
國際農產品供應鏈企業現狀。以Sysco公司為例,第一大服務客戶是餐廳,上游連接農產品基地甚至做自有品牌,末端服務于零散的餐飲企業。美國開一家餐廳非常簡單,對接Sysco就可以提供全品類、一站式食材供應服務。此外Sysco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附加服務,為客戶提供數據管理的服務,將大量的食材消費數據反哺到上游企業。中國現在缺少這樣的大型的食材或者農產品供應鏈的服務企業。
阻礙農產品供應鏈品牌發展的問題。第一,農產品供應鏈企業小散亂,品牌企業少;第二,農產品深加工率比較低,轉化增值能力弱,難以形成規模;第三,供應鏈建設成本過高,回報慢,導致農產品產業化整合進程慢;第四,上下游企業及伙伴數字化水平低,溝通協作效率低;第五,農產品供應鏈人才少,創新能力不足。
農產品供應鏈品牌建設發展建議。首先,要繼續培育農產品領域的三類供應鏈服務企業:培育一批農批市場企業品牌,發揮農批市場資源稟賦;培育一批類似于抖音、拼多多的B2B產業互聯網生態平臺;培育預制菜、團餐等龍頭企業。第二,要培育農產品骨干的冷鏈物流企業。第三,通過金融繼續支持供應鏈行業的發展。第四,從科技抓品牌建設,通過數據助力生產決策,全程追溯打造品牌。第五,加強人才建設,從院校開始提供供應鏈人才支撐。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