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黃河富寧夏,塞上江南玉米香。寧夏回族自治區是祖國西部的一塊寶地,農耕歷史悠久,引黃灌溉便利,生態類型多樣,光照充足,溫差適宜,土壤條件佳,供熱配合好,為發展特色農業,生產高品質農產品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賀蘭山東麓葡萄酒色澤鮮明,甘潤平衡,香氣馥郁,酒體飽滿。在國際大賽中榮獲上千個頂級大獎。寧夏枸杞名冠天下,果實形狀好,多糖含量高,藥食同源,是世界枸杞的正宗發源地和原產地。寧夏牛奶濃郁香醇,口感順滑,風味獨特,主要質量和衛生指標達到歐盟標準,被譽為全國奶業優質安全發展的一面旗幟。六盤山牛肉色澤紅潤,結構致密,每百克谷氨酸硒含量是普通牛肉的三倍,堪稱肉中極品。鹽池灘羊肉質鮮嫩,不膻不腥,曾四次登上國宴,成為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指定食材。寧夏冷涼蔬菜營養豐富,口感極佳,保鮮期長,是全國優質蔬菜代表和粵港澳江浙滬居民的首選菜之一。
近年來,我們緊緊圍繞葡萄酒、枸杞、牛奶、肉牛、灘羊、冷涼蔬菜六大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認真做好“土特產”大文章,堅持“產出來”與“管出來”并舉,主體培育和品牌塑造并重,宣傳推介和營銷推廣并行,大力實施質量興農,品牌強農戰略,扎實推進新“三品一標”建設,創建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7個,累計培育認定特色優質農產品品牌574個,賀蘭山東麓葡萄酒、中寧枸杞、鹽池灘羊分別位列全國區域公用品牌百強榜第九、第十二、第三十五位,鹽池灘羊位列畜牧類排行榜第一位,原字號、老字號、寧字號農產品品牌溢價能力明顯增強,帶動農業產業效益不斷提升。
一是多部門協同,全鏈條支持,凝聚品牌建設合力。自治區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寧夏特色優質農產品品牌建設的意見》《支持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發展政策的意見》,由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牽頭,制定全區農產品“三品一標”四大行動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建立了支持農業品牌建設的政策體系,由農業農村部牽頭,會同財政、發改、市場監督、工商、商務、科技等部門,建立了職責明確,協同配合、運作高效的工作機制,支持龍頭企業建基地、鏈農戶、創品牌、拓市場,著力構建區域品牌、企業品牌和特色產品品牌的共同發展格局。
二是高規格設計,多層次體驗,打造品牌宣傳載體。聚焦資源要素,線上線下融合,到北京、上海、廣州等國內一線城市參加農交會、農博會、中國品牌日大型展會,持續開展寧夏品質中國行等系列活動十多個場次,創新開展寧夏名優特色農產品促消費等活動,打造宣傳推介、招商引資、服務主體、帶農增收的重要載體和平臺。活動舉辦以來累計1700多家企業參加,達成合作意向279個,簽約金額187億元,線上累計銷售3.7億元,線下銷售6481萬元,現場人流量521萬人次,線上傳播和媒體曝光量達到5億多人次。
三是產出來為機,管出來為要,夯實品牌發展根基。堅持品牌提升作為品牌建設的基石,強化品種培優、標準建設、質量管控等環節,不斷夯實品牌發展基礎,編制完成牛奶、肉牛、灘羊等11個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初步構建了以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為基礎,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為支撐的新型標準體系,構建了覆蓋全區農業投入品在線監管和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大力推行合格證和檢貼聯動監管模式,地標工程項目取得全國第三名,全區有效綠色、有機等認證增長26%,主要農產品籌建合格率達到98.5%。
四是智能化改造,高端華發展,科技賦能品牌打造。聚焦六特產業,推動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數字化信息化技術研發創新與應用,積極開展有機全基因組破譯、灘羊基因技術,功能性乳制品研發等科技攻關提升產品科技含量和創新能力,為品牌建設插上科技和信息的翅膀。以奶業為例,建設營養牛數字化管理服務平臺、智慧牧場,在國內首次引進全自動轉盤式機器人擠奶系統,建成全球最大的單體液態奶高端乳制品加工廠,推動產業走向規模化、智能化、高端化發展的路子。
五是農文旅融合,多渠道推廣,拓展品牌文化內涵。打好黃河文化創意牌、塞上歷史秦淮牌,大漠風情體驗牌,借助中國灘羊館灘羊小鎮、寧夏枸杞博物館等文化特色場館,實現產業、文化、旅游的融合發展。厚植農業品牌的文化底蘊,打造了以“鄉味寧夏”為品牌的新媒體矩陣,制作全區農產品品牌宣傳片,快板書,特色美味、宴客菜品及專題片等210多部。加大在快手、抖音、小紅書、視頻號、騰訊等全平臺網絡宣傳,定期發布寧夏特色農產品品牌目錄,講好寧夏農業品牌故事,認定命名上海、浙江、福建等66家外銷窗口為寧夏名優特色農產品品牌店,發揮外銷窗口在產銷對接、品牌宣傳、市場流動工作的積極作用,不斷擦亮中國葡萄酒之都、中國枸杞之鄉、中國灘羊之鄉和高端奶牛牛奶之鄉等金字招牌,全面提升原字號、老字號、寧字號農產品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