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作為農業大省,打造農業品牌有基礎、有條件、有優勢。寒地黑土、綠色生態是黑龍江最亮底色。黑龍江地處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耕地面積、黑土面積均列全國首位。土質肥沃,病蟲害少,化肥、農藥施用量均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2,是當之無愧的中國生態農業基地。黑龍江是最早發展綠色食品的省份,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和實物量均居全國首位。物產豐富、多元供給是黑龍江最大底氣。黑龍江是中華大糧倉,糧食總產量連續13年位居全國首位,是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優質糧食、現代畜牧、生態林下、寒地果蔬、冷水漁業和特色農業六大產業加快發展,嬰幼兒配方奶粉、生鮮乳、食用菌鮮品總產量位居全國前列。優良品種、優質食材是黑龍江最強底牌。全國聞名的五優稻4號是五常大米的當家品種;龍江冷水魚富含多種鮮味氨基酸,肉質鮮香;黑龍江大豆富含蛋白質和氨基酸,品質優勢明顯。標準健全、品控嚴苛是黑龍江最硬底線。2800多家生產主體入駐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省級主要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總體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食品安全成為龍江靚麗名片。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黑龍江這片黑色土地在白色冰雪的滋養下,更肥更厚更安全,為全國消費者提供更加多樣、更富營養、更具安全的食物資源。
近年來,黑龍江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要培育一批叫得響、信得過的綠色食品品牌,推動黑龍江由大糧倉變成綠色糧倉、綠色菜園、綠色廚房”重要指示精神,大力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品牌農業,特別是把做大做強品牌農業,作為率先建設農業強省的戰略抓手,全力打造“更優、更綠、更香、更安全”優質農產品。
我們堅持以大食物觀為引領,全力打造高品質的生產基地。品質鑄就品牌,品牌贏得未來。注重發揮綠色食品第一大省優勢,國家級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達到6845.8萬畝,綠色有機食品加工企業1203家,綠色有機食品認證數量3713個,居全國前列。全力建設國家粳稻口糧、玉米優質糧源、大豆油料作物、中高端肉蛋奶、生態森林食品、寒地果蔬、冷水魚產品、食用菌和特色農產品等9大生產供應基地,形成總量超1億噸農產品供給能力,努力成為踐行大食物觀先行地。
我們堅持以“黑土優品”為統領,加力建設“1141”農業品牌體系。整合黑土農耕文化、龍江歷史風貌和現代科技元素,創建、發布省級優質農業品牌“黑土優品”,推動形成以“黑土優品”品牌為統領,10大品類為重點,40個區域公用品牌為支撐,100個領軍農業企業品牌唱主角的“1141”農業品牌體系,打造最有公信力、最有權威性、最有價值的龍江農業品牌新生態。黑龍江省13個地理標志產品品牌價值評價總額達1880億元,有7個超過100億元,其中,“五常大米”品牌價值在全國農產品排行榜中位列第一。北大荒、飛鶴等14個品牌入選“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五常大米、東寧黑木耳入選全國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名單,搭上品牌建設快車道。
我們堅持以營銷賦能為支撐,著力提升“龍字號”品牌市場影響力。酒香也怕巷子深。酒香是品質好,有好品質,還要走出深巷子。不斷創新營銷方式和消費場景,龍江好物正走向大市場、賣出大名堂。在央視《新聞聯播》前投放“黑土優品”廣告片。在第十九屆農交會設置特裝展區,召開專場推介會,全面展現“黑土優品”新形象。以農民豐收節為載體,組織60多場營銷推廣活動。開展“黑龍江冷水魚·冬捕季”系列活動,重點推介“冷水魚”品牌。謀劃建設北京“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黑龍江展館”,對接頭部企業,在主銷區建立“黑土優品”展館、專營店。依托北大荒集團布局在全國的120多家門店,打通“黑土優品”銷售快捷通道。
我們堅持以首位工程為保障,努力構建全生命周期農業品牌管理機制。品牌建設要發揮政府和市場兩只手作用,政府更不能缺位。黑龍江省委省政府把農業品牌建設作為首位工程,省委書記許勤、省長梁惠玲親自部署推動,成立由省政府分管領導牽頭,19家單位為成員的品牌農業工作專班,舉全省之力做大做強農業品牌。印發《黑龍江省“黑土優品”農業品牌標識管理辦法》,由政府牽頭組織標識授權使用,全省共有283家企業、672款產品獲得“黑土優品”標識授權,推動形成創品牌、管品牌、護品牌、強品牌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
品牌是農業核心競爭力的綜合體現,是農業強國的重要標志。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牢固樹立“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理念,持續擦亮“更優、更綠、更香、更安全”的“黑土優品”金字招牌,為爭當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加快建設農業強省提供有力支撐。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