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農業農村建設領域普遍存在的項目散、主體弱、收益低、期限長、金融資本難介入等問題,農發行充分發揮農業政策性金融專業優勢,秉承融資、融智、融商、融情“四融一體”的服務理念,圍繞河北省阜平縣脫貧攻堅、鞏固銜接及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建設等一系列重大任務、重點工作,探索創新“整縣推進”模式,為助力縣域經濟發展提供了全面、全程、全方位的金融服務。2016年以來,累計審批阜平縣重大項目18個、融資額度100.94億元,已投放貸款67.96億元。農發行支持的地方國有企業阜裕公司從最初僅承擔政府購買服務業務的平臺公司發展成為當地最大的集團公司,企業資產總額達到107.66億元。
一、創新背景
阜平地處太行山深處,曾是“燕山—太行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貧困縣,山場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87%,10.81萬貧困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54.4%,貧困范圍廣、程度深,發展基礎弱。2013年元旦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踏著皚皚白雪,來到阜平縣駱駝灣村和顧家臺村慰問特困群眾,對貧困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重要指示,全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號角從這里吹響。作為唯一一家農業政策性金融機構,如何貫徹落實總書記要求,破解阜平縣脫貧攻堅難局,助力當地人民群眾實現生活“好起來、富起來、美起來”的美好愿景,成為擺在農發行面前的一個現實問題。脫貧攻堅號角吹響以來,農發行密切聯系阜平縣委縣政府,秉承“整體謀劃、整體設計、整體支持”理念,以融情促進融智,以融智實現融資,幫助打造有承貸主體、有還款來源、有擔保主體、有具體項目的“四有”地方政府,成功助力阜平縣脫貧摘帽、接續推進鄉村振興,探索出一條政策性金融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新路子。
二、主要做法
(一)突出鄉村特色產業發展、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縣域規劃五大振興。農發行省市縣三級行定期與地方黨政主要領導、主管部門溝通對接,與項目主管部門聯合組建工作專班,選派業務骨干掛任縣長助理,協管財政、金融及國有企業有關工作,“一手托兩家”搭建“融智+融資”銀政深度融合的工作機制,提供保姆式、貼身式金融顧問服務,深度參與謀劃縣域經濟發展思路,在重點項目規劃階段提前介入,圍繞阜平縣“十四五”規劃和“五大振興”重點任務,幫助整理出特色農業提升、產業基地建設、全域旅游工程、城市功能提升、鄉村空間優化等23個重點支持領域,涉及重點項目109個、總投資471億元。
(二)推動規劃項目,整縣設計重點項目群。按照融資項目“自平衡”要求,對規劃內各類項目的收益情況進行梳理摸排,綜合考慮資產、客戶、區域等情況,將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關聯產業項目進行分層分類組合打包,對規模較小、單獨立項的同質同類項目,整合打捆;對無收益或收益不足的公益性項目、具有穩定現金流的關聯營利性項目,“肥瘦”搭配,提供多模式、多組合融資服務方案。根據當地產業發展規劃,將阜平縣48個林果種植園區,3個硒鴿產業基地,22個土地整治等零散建設項目,設計形成土地復墾+特色旅游、產業升級改造、高標準土地整理等8個有效融資項目,獲批農發行中長期貸款44.92億元。如阜平土地復墾+特色旅游項目,將收益不足的臺嶼鄉等5個鄉鎮搬遷村莊拆舊復墾項目與北果園等4個鄉鎮1.3萬畝土地綜合整治以及顧家臺、駱駝灣民俗旅游三期開發等2個項目打包,統籌3個項目綜合收益,撬動10億元中長期信貸資金投入。
(三)推動政策疊加組合協同發力,助力整縣實現財政、土地與政策性金融統籌運用。在土地拆舊復墾等配套政策、重點項目工作方案制定階段提前介入,按照激發市場活力、擴大有效投資的政策導向,幫助梳理項目推進思路和政策依據,并通過疊加運用財政、土地及金融等各類政策,設計項目投資來源以及合規路徑,實現縣域資源、資產、資本、資金的有效轉化,解決項目“錢從哪兒來”問題。如阜平縣269個責任主體滅失礦山生態保護修復和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地方政府公開拍賣礦山碎石及鐵礦廢渣等可利用資源獲得5億元非稅收入,并依據“誰中標、誰修復、誰收益”有關政策要求,確定中標方負責礦山生態修復。中標單位股東縣財政局通過注資方式投入項目資本金1.83億元,以可利用資源加工形成的機制砂銷售收入為第一還款來源,獲批農發行7.2億元中長期貸款支持。
(四)推動融資平臺轉型,助力整縣整合資源做強做優做大承貸主體和擔保資源。按照“政府引導、銀行介入、市場化運作”思路,對縣域內政府前期投入的存量資產進行全面梳理,對可確權、可經營、可收益、可變現、可抵押的存量資產進行重點摸排,通過貨幣資金注入、資產劃轉、并購重組等多種方式,推動融資平臺實體化轉型,構建基礎設施和支柱產業投融資一體的市場化運營機構,打造合格承貸主體和擔保資源。如協助阜平縣政府扶持融資平臺阜裕公司實施市場化轉型,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構建現代企業制度,幫助制定資產劃轉服務方案,促成地方政府先后6次向阜裕公司合規注入經營底商、地下管廊、城鄉一體化綜合樞紐站等有效經營性資產15.1億元,使之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
三、支農成效
2016年以來,農發行累計審批阜平縣重點融資項目18個、金額100.94億元,已投放67.96億元,地區生產總值由2015年末的32.79億元增長至2021年末的57.91億元,增長76%。2022年10月,阜平縣成功入選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名單。一是支持縣域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累計審批中長期貸款46.14億元,支持阜平縣13個鄉鎮49個行政村(73個項目區)土地綜合整治、荒山造地,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后村莊拆舊復墾、復綠和高標準土地整理,新增耕地面積7.23萬畝,對269個廢棄礦山進行生態修復,打造全縣域綜合生態園區。二是支持特色產業發展。累計審批發放產業貸款6.86億元,支持阜平建設9.7萬畝高效林果種植基地,盛果期年產值達12億元,覆蓋135個行政村、帶動農戶6萬余人,已成為全縣從業人員最多的特色支柱產業;支持建設40萬對硒鴿產業基地,從無到有發展硒鴿全產業鏈,支持其發展硒鴿養殖基地;支持打造以駱駝灣、顧家臺為中心、覆蓋28個村莊的鄉村旅游3A級景區。三是支持提升縣域居民生活條件和居住環境。累計審批易地扶貧搬遷貸款、棚戶區改造、熱源廠提標改造等中長期貸款47.94億元,統籌支持阜平建設41個集中安置社區、安置房4418套、建筑面積68.2萬平方米,增加集中供熱面積300萬平方米,幫助137個行政村、5.37萬阜平人改變了“滿眼大山溝壑、不見平川”的生活環境。
四、推廣價值
“整縣推進”服務模式按照“整體謀劃、整體設計、整體支持”融資理念,以政銀企緊密合作為基礎,以縣域發展規劃為導向,以資源高效整合為關鍵,以構建市場主體為抓手,采取產業鏈延伸、聯合經營、組合開發等方式,將零星分散的項目有效整合、無收益或收益較差的項目與收益較好的關聯產業有機融合,合理擴大有效投資,助力縣域整體推進鄉村振興。一是與地方政府“融資+融智”的合作機制,可以有效發揮政策性金融橋梁和紐帶作用,為有效落實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助力地方經濟發展實現良性循環奠定基礎。二是項目規劃、政策制定階段的提前介入,可以更好調動和調配縣域核心優質資源,發揮經濟、財政、金融、土地政策疊加協同作用,形成發展合力。三是市場化主體的成功打造,為信貸資金介入提供了合格融資主體和擔保資源,有力幫助企業發展壯大,實現了政策性銀行的先期投入,同時為后期商業性資金進入創造了良好條件。
(供稿: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