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河南鶴壁:數字鄉村縱深發展實踐探索
時間:2023-09-27 14:40:33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河南省鶴壁市圍繞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要求,緊緊抓住數字鄉村這個鄉村振興的“牛鼻子”,加快推動數字新動能向農業農村延展。以航天宏圖、農信通、莫爾斯特等企業為代表的數字化產業初具規模,數字鄉村標準化建設全國試點,河南省數字鄉村示范市創建有序推進,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水平評價連續四年在河南省排名第一。

  發展現狀

  (一)統籌推進數字鄉村建設。一是靠前指揮,強化頂層設計。鶴壁市政府高度重視數字鄉村示范市創建工作,印發《關于加快推進農業信息化和數字鄉村建設的實施意見》和《鶴壁市數字鄉村重點工作推進方案》,并列入政府目標管理,為推動“數字鄉村”建設提供了堅強保障。二是協作推進,形成創建合力。成立市長任組長的工作專班,多次召開現場協調會,發揮市委網信辦、農業農村、氣象、市場監管、商務等部門作用,協調科研院所、數字化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進行多領域合作,形成1+1+1>3的農業農村數字化建設合力。三是打造大數據服務平臺。對原有農業信息化平臺功能進行優化重構,設計規劃了“12316+N”的新市農業農村大數據服務平臺建設方案。內容包括:1個中心,即鶴壁市農業農村大數據管理服務中心;2個平臺,即鶴壁市農業農村大數據網頁端和“鶴農通”手機APP端;3大應用領域,即聚焦農業生產、農村治理、農民服務三個方面;1張數字信息圖,即全市數字鄉村全景圖;6類數字化應用場景,即數字鄉村、數字農業、數字牧業、數字漁業、數字果蔬、數字農企6個方面的數字應用場景;N個數據接口,將教育、衛生、文化、交通等以及藍天衛士、雪亮工程等多個端口數據接入。

  (二)培育數字應用新場景。圍繞“1村N園”的建設標準和內容,結合鶴壁市實際,加強特色產業與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融合應用,已建設18個數字化應用場景。一是以鄉村智慧平臺應用、建設“鶴農碼”等為主要建設內容,重點打造淇濱區鉅橋鎮崗坡村、淇濱區鉅橋鎮塚兒章村為代表的智慧鄉村管理型建設。二是以多種物聯感知、水肥一體、病蟲害監測、可視化、自動控制、無人機監測、質量追溯等信息技術疊加應用到農業生產、農業管理和農業經營中為目標,重點打造以農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農墾文旅桃苑有限公司、浚縣高標準農田核心區為代表的數字化復合應用型建設。三是將數字技術應用到農產品的生產、管理、加工、包裝、儲運、銷售全環節、全鏈條,打造以浚縣優質花生現代農業產業園、河南科投(淇縣)生態科技有限公司、鶴壁建業綠色基地、河南省誼發牧業有限責任公司為代表的全產業鏈應用型建設。四是將物聯網、大數據、自動控制、水肥一體化、產品追溯、電子商務等數字元素的一點或多點應用到農業生產、農業經營、農業管理、農業服務、鄉村治理等方面,打造一批數字化元素融入型應用場景。

  (三)注入鄉村數字發展新動能。一是組織召開農產品上行企業培育和數字應用場景打造座談會,深入推動農產品上行企業發展、完善農業農村大數據等平臺建設、促進數字鄉村應用場景全面提升。二是組織召開數字鄉村建設提升行動現場會,加快推動數字村莊建設走深走實,不斷增加農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三是開展數字鄉村應用場景建設調研,推動特色產業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應用,逐步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建設模式。四是與市政務服務大數據局等單位開展工作對接,推動相關資源整合、數據融合、業務集成,為政務服務在線辦、創建“鄉村事”專區等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四)推動農產品出村進城。圍繞如何推動農產品走出去,充分發揮網絡在農產品銷售中的作用,建立完善適應農產品網絡銷售的供應鏈體系、運營服務體系和支撐保障體系,帶動農業轉型升級。一是開展農產品上行重點企業培育行動。深度挖掘京東平臺優勢,選取具有代表性的農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企業與京東、京東鶴壁館深度合作,打造鶴壁本土農產品品牌。通過組織產品上線、定期監測分析、開展業務培訓、促進產品銷售、示范帶動發展等措施,完善農產品線上銷售模式。二是舉辦首屆農產品出村進城直播大賽暨網上年貨節活動,有65種農產品、70余名網紅參加直播比賽,47個農業企業產品上行京東,建立了鶴壁網紅資源庫和農產品資源庫、農產品電商庫,形成了“直播+電商+品牌+配送”的農產品出村進城銷售模式。三是打造直播基地,培育助農網紅。全省首家“服務三農”網紅培訓基地在鶴壁市掛牌,以市農業農村發展服務中心名義打造功能性網紅直播展廳和網紅助農直播間,向全市征集“三品一標”和名特優新農產品,與本土網紅團隊簽約合作,通過到農業企業現場錄制短視頻、在網紅助農直播間開展公益直播帶貨和開展優質農產品探尋活動的形式,將鶴壁市優質農產品通過抖音、微信視頻號等平臺全方位宣傳推介,為產銷對接搭建了橋梁,拓寬了銷售渠道,受到企業的歡迎和贊揚。受水災影響,中鶴陽光玫瑰葡萄園區15萬斤葡萄出現滯銷,充分發揮網紅助農直播作用,兩天內零售葡萄3萬余斤,剩余12萬余斤葡萄由采購商一次性收購。

  存在問題

  (一)平臺建設方面。缺乏對采集數據的分析研判,綜合性系統地分析數據還不夠深入,缺少為各級領導和專家指導農業提供科學分析數據。

  (二)場景建設方面。與農業生產、鄉村治理和產業發展的實際結合得還不夠緊密,存在標準過于統一,應用過于僵硬的現象。

  (三)推廣應用方面。農民群眾對數字化在農業生產和鄉村治理應用的意識還有待提高,存在了解不透,認識不深的問題。

  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將結合鶴壁市實際,圍繞強應用、重使用、快推廣,加快推進數字技術在鄉村生產、鄉村治理、鄉村生態等方面的應用,不斷夯實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平臺全面推廣應用,著力打造數字化應用品牌,重點推動數字化應用場景培育,全面提升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引領農業農村領域數字化轉型,縮小城鄉“數字鴻溝”,實現農業農村數字賦能的高質量發展目標。

  (一)夯實基礎,加大數字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5G基站建設,以產業及應用需求為主,對網絡進行提速改造,實現鄉鎮、熱點村莊和應用場景建設5G 網絡連續覆蓋,打造速度更快、覆蓋更廣、感知更好的 5G網絡,不斷滿足數字化應用場景建設需求。

  (二)點面同步,加快數字鄉村平臺建設推廣。一是按照平臺建設確定的時間節點和功能模塊,建立臺賬清單,落細落實任務,有序推進建設進度,使數據聚起來、跑起來、活起來、用起來,實現數據資源的動態管理和應用。二是在試點建設應用的基礎上,加大應用端宣傳推廣力度,通過召開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數字鄉村平臺應用專題培訓會,進企業入農戶,宣傳推介等多種形式推廣各類應用,助推“鶴農服、鶴農碼、隨手拍”的安裝和使用。三是鼓勵各級領導干部帶頭用,做到以使用促推廣,以使用促工作,不斷提高普及使用率,真正讓數字化嵌入到各項工作中,成為服務農業生產、農業管理和農村治理的有效手段。

  (三)抓好載體,創建鄉村數字化應用品牌。以“鶴農”系列數字化應用為載體,創立數字化應用的新標桿。一是通過“鶴農通”為各級領導和農業農村管理部門提供各類基礎數據、動態數據、分析數據和資料信息,為科學管理提供數據支撐;二是推動數字技術與各項服務深度融合,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廣大農戶提供“全天候、保姆式”信息和技術服務,打造滿足多元化需求的一站式服務平臺。

  (四)強化應用,豐富數字鄉村應用場景建設。以“抓應用、補短板、深融合、見成效”為重點,加快推動環境數據采集、自動化控制、動植物本體感知、智能農機、農業航空裝備等新技術新產品示范應用,圍繞企業發展、農民需求深入打造一批有特色、有亮點的數字村莊、數字田園、數字菜園、數字果園、數字牧場等應用場景。在數字村莊建設上,將鄉村寶盒、鄉村服務中心、餐飲超市、健康中心、碼上辦等集成融合,建立公共設施配套完善、服務資源集聚、數字化要素齊全的數字化助農服務網絡,提供技術咨詢、信息查詢、產品買賣、金融保險、事項辦理、收發快遞、充電洗車、灌水裝液、求醫問藥、餐飲購物等生產生活所需。在數字大田建設上,依托高標準農田數字化建設基礎優勢,將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通訊和網絡技術、自動化技術等高新技術與農作物的生產管理結合起來,融入到農田生產的犁地、播種、管理、采收等關鍵環節,實現生產智能化、管理數據化、種管科學化、作業精準化,全面提升數字大田的數字化應用水平和管理能力。

  (五)創新推動,打造數字鄉村建設新模式。一是深度挖掘京東的資源,持續做好農產品電商直播大賽,讓更多優質農產品“上網入云”,不斷完善豐富網紅資源庫、農產品資源庫和農產品電商庫,探索“直播+電商+品牌+配送”的集成發展新路徑。二是在首個數字鄉村鄉鎮運營服務中心建設的基礎上,更多地集成各類服務、技術和資源,通過建立鄉村特派員制度,探索創新農村服務體系運營新模式。

  (作者單位:吳西利,河南省鶴壁市科技創新促進中心;張勇,河南省鶴壁市農業農村發展服務中心)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