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幫扶車間里穿串,我不但能夠照顧老伴,還能幫女兒接送外孫,顧家和務工‘兩不誤’,每月能拿個3000多元,最多時每月能領到5000多元的工資,與那些外出務工的勞力相比,收入也差不了多少。”9月17日,在河南省駐馬店市確山縣李新店鎮王樓村的河南省串尚煌食品有限公司車間里,該村50多歲的脫貧戶楊丫頭一邊認真嫻熟地穿著雞腸烤串,一邊饒有興趣地說。
河南串尚煌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5月,是一家從事食品生產、食品經營、動物腸衣加工等業務的食品公司。公司尊崇“誠信經營、聯農帶農、扶危濟貧”以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的經營理念,由當地返鄉創業成功人士蘇玉林先生精心創辦經營。
“前些年,我和妻子在外成功經營了幾家食品加工類企業,有了一定的生產銷售經驗和資本積累,這兩年,我們倆年齡大了,思鄉心切,很想回家鄉做點事情,回報父老鄉親們。”蘇玉林非常謙虛低調地介紹著,“公司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年產值2000余萬元,加工車間內需要大量用工,日常用工70多人,附屬倉庫和搬運也能用個10來人,她們大都是附近一些出不了遠門,年齡偏大的家庭婦女,其中脫貧戶在這里務工的就有11人。”
“類似‘串尚煌’這樣的返鄉創業企業還有很多,在短短的幾年里,李新店鎮就發展到16家,年產值達1.2億元以上,帶動本地1300多名低收入群眾、300多戶脫貧群眾實現了穩定增收。”確山縣李新店鎮黨委書記吳東升說,“全鎮以‘五星支部’創建為引領,積極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培育產業發展主體,謀劃各項農村特色產業,激發群眾內生動力,積極做好開發式幫扶。愛心企業家們在發展產業的同時,也為所在村的集體經濟回饋15萬元以上的經濟收入。”
在王樓村幫扶車間不遠處,李新店村2020年建設的40座果蔬標準化大棚內,一串串巨峰葡萄、一顆顆番茄果、一顆顆甘蔗、一棵棵新鮮辣椒、一束束無公害長豆角靜待收獲,30多名工人正緊張有序地剪枝、打岔、分蘗,做著日常管護工作,為豐產豐收辛勤地耕耘著。
承包這40座果蔬大棚的老板名叫楊新生,他是一位非常樸實的農家漢子,今年剛50歲出頭,在三四年前也是一名貧困戶。他面對困境不妥協、不服輸,不斷地摸索學習時令和反季節果蔬種植技術,并借助村級集體經濟項目這股強勁有力的“東風”,通過找親戚朋友東挪西借和政府金融扶持貸款承包了40座大棚,成立了家庭農場發展起了果蔬經濟。幾年打拼下來,他的果蔬大棚采取循環種植,接續性的生產,猶如“滾雪球”似的發展壯大,年產值達200余萬元。
“大棚固定用工15名,旺季時多達50多人,他們農閑時從不閑著,忙的時候一天三頓飯都在大棚里吃,每年跟著我干,個個都有一個好收成。”楊新生的臉上露出喜悅之情。“我每年會如期向村集體繳納10多萬元的大棚租金,非常感謝黨委政府和鄉親們的大力支持,我也會竭盡所能為有困難的鄉親給予相應的幫助。”
近年來,確山縣依托縣域內豐富的土地、人力、自然等資源稟賦,科學制定具有戰略性、前瞻性的高中低端各類農業特色產業發展規劃,努力營造清廉公正的營商環境,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惠民惠企政策,鼓勵更多返鄉創業成功人士回鄉創業,吸引大量社會資本匯聚鄉村振興進程中。
“確山縣通過加大涉農銜接資金投資力度與金融扶持,近年來累計投入各類產業項目資金達3.6億元以上,在各項產業項目的持續推動下,一項項特色產業落地生根,一個個聯農帶農專業合作社亮點紛呈,一個個脫貧群眾在家門口就能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就業崗位,不僅有效提高了更多脫貧群眾的家庭經濟收入,同時也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確山’經驗。”確山縣委書記路耕說。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