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湖北:扛起水產大省責任 全力推進漁業現代化
時間:2023-11-15 15:12:51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湖北農業因水而興、因漁而名。近年來,在農業農村部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全省農業農村系統扛穩扛牢穩產保供政治責任,有力有效推進現代漁業發展。2022年淡水水產品總產量500.42萬噸,連續27年居全國第一,為保障“菜籃子”安全有效供給做出了湖北貢獻。

  堅持生態優先,推進綠色發展

  貫徹新發展理念,進一步擦亮湖北漁業綠色底色。一是規范發展稻漁綜合種養。推進“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穩糧增效、糧漁共贏、生態環保”,2022年全省稻漁面積802萬畝,稻漁水產品產出近100萬噸。二是大力發展現代設施漁業。推廣循環水工廠化、陸基工程化、池塘設施化等現代養殖方式,打造漁業經濟新增長極,全省設施漁業規模達到686萬立方米。三是積極發展大水面生態漁業。全省39個縣市運用現代化經營理念和手段,組建國有平臺公司實行統一經營管理,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帶動集體經濟發展。四是強力推進水產養殖尾水治理。編制專項規劃,全面推行“三池兩壩”、復合人工濕地等治理模式,已改造治理連片養殖池塘157.8萬畝,累計投入資金13億元。

  堅持創新驅動,推進高質高效

  依托科研優勢,推動品種、技術、裝備等研發創新,促進漁業高質量發展。一是做強種業“芯片”。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培育出19個水產新品種,攻克黃鱔全人工規模化繁育技術,開展長江野生魚馴化繁育“6條魚工程”,長江“刀魚”首次實現人工養殖成功,創建國家級水產原良種場12家,年繁育水產苗種1300余億尾。二是做優特色品種。堅持“一品一業”,特色品種集群發展,小龍蝦產業鏈總產值達到1465億元,黃鱔產業鏈總產值突破100億元。三是做實數字賦能。建立蝦稻產業大數據中心,定期發布小龍蝦價格指數。建設漁業科技超市,打造全產業鏈的云服務體系。建立設施漁業視頻管理與水質在線監測系統,提升現代管理手段。建設全省禁漁監管“天網工程”,禁捕水域實現人防、物防、技防一體化。

  堅持高質發展,推進產業升級

  省領導擔任特色淡水產品產業鏈鏈長,出臺“蝦十條”“鱔七條”等支持政策,推進產業加速升級。一是加工強鏈。每年安排2億元項目資金,支持加工企業技改擴規,水產品加工能力突破260萬噸,加工產值近600億元。二是品牌延鏈。舉辦湖北農博會、潛江龍蝦節、仙桃黃鱔節等活動,全力打造潛江龍蝦、仙桃黃鱔、鄂州武昌魚、荊州魚糕等區域公用名牌,潛江龍蝦品牌價值達到350.8億元。三是業態補鏈。加快水產品產地批發市場、交易中心和冷鏈物流體系建設,大力發展直銷、團購等新業態,建成各類水產品交易市場300多個。全省休閑漁業經營主體6733個,年接待1241萬人次。

  堅持養護資源,推進人水和諧

  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要求,扎實推進長江禁捕,切實加強長江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一是堅持不懈打好長江禁漁持久戰。對退捕漁民實施“不斷線”的跟蹤服務,全省32226名退捕漁民實現應退盡退、應保盡保、應轉盡轉,漁民生活安穩向好。全面建立常態化執法監管機制,983名“江段長”、3455名“岸線長”、1884名“巡護員”盯死看牢重點禁捕水域,禁漁秩序持續向好。二是穩妥推進禁捕湖庫增殖漁業資源利用。堅持系統思維、整體觀念,有計劃、有限制、有標準地推進利用工作,5個湖庫圓滿完成試點工作,回捕水產品1460萬斤,收益8342萬元,魯湖、保安湖水質從四類上升到三類,實現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共贏。三是全面加強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遷移長江江豚34頭,助力江豚遷地保護和全人工馴養繁殖研究。開展中華鱘子一代征收行動,回收民間散養中華鱘子一代817尾。武漢市策劃“數字江豚”項目,為長江旗艦物種保護探索了新路徑。科學有序增殖放流,累計放流水生生物苗種80多億尾,放流中華鱘子二代150多萬尾。長江監利段“四大家魚”卵苗發生量從2017年的不足1億尾提升到2022年的78.7億尾。

  下一步,湖北省將進一步推進漁業現代化建設,為鄉村全面振興貢獻更多力量。

  

  (湖北省農業農村廳供稿)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