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廈門各大生鮮超市,消費者用手機掃描果蔬價格公示牌上的二維碼,可以隨時溯源監督,這些食用農產品從哪個基地來的、怎么來的,都一清二楚;監管人員打開手機App,就能看到學校、養老院食堂后廚的公共視頻,各環節的操作情況一目了然;在廈門市市場監管局食品安全監測預警指揮中心,幾個巨型顯示屏上滾動播放著廈門重點餐飲單位“明廚亮灶”公共視頻,以及食安投訴舉報、日常巡查等實時信息,利用這個“最強大腦”,監管人員可以對全市食品安全進行動態監管、預警、分析和指揮……
食品產業鏈條長、環節多、領域寬,覆蓋種養殖、運輸、生產、流通、儲存、餐飲各環節。近年來,廈門市場監管部門聚焦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建設,通過建立“責任實、能追溯”的安全管控模式,嚴把“從農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關口,擰緊食品生產、流通、消費每一環節的“安全閥”,全力守護市民的“盤中餐”。
有力的措施讓食品安全從舌尖走進心間。近年來,廈門食品安全總體形勢保持穩中向好,在福建省食品安全考核中綜合排名連續多年位列第一或A級,未發生較大及以上食品安全事故。2022年福建省食安委對廈門市食品安全評價性抽檢合格率為100%,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據第三方機構調查顯示,群眾對食品安全的滿意度從2016年的65.4%提升到91.6%。2022年,經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批準,廈門被命名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成為福建省首個獲此殊榮的城市。
二維碼溯源“身份”
筑牢供廈食品第一道安全防線
金秋時節,位于翔安區新圩鎮面前埔村的莊家寶蔬菜專業合作社,一筐筐新鮮采摘的蔬菜有序運進了加工區,經過初選、清理、稱重、分選包裝、貼碼……流水線上工作人員熟練快速地標準化作業,從田里采摘的蔬菜“搖身一變”,成了一袋袋包裝好的蔬菜產品。
隨后,它們被整整齊齊地裝進放有碎冰的泡沫箱里,再送進設定符合要求的冷鏈車,低溫能更好地為蔬菜“保鮮護航”。裝車完畢的冷鏈運輸車將駛向廈門市區,市民可在元初等商超和電商平臺消費終端買到來自莊家寶蔬菜專業合作社的“五珍”品牌蔬菜。
作為廈門市“菜籃子”調控基地,莊家寶蔬菜專業合作社在2011年成為廈門市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建設示范點。“我們一直嚴格遵守‘生產有記錄、信息可查詢、流向可跟蹤、責任可追究、產品可召回、質量有保障’的要求,積極參與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的建設。”合作社理事長郭防告訴筆者,市民可通過掃描產品上的二維追溯碼了解食品安全相關信息。
“農產品質量安全基礎在農業。今年,我們以供廈食品標準體系建設為抓手,將供廈食品農產品種養殖規范向生產基地延伸推廣。”廈門市食安辦常務副主任、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市食安聯會長饒滿華說。前不久,依據廈門市食品安全工作聯合會制定發布的《供廈食品 蔬菜種植生產管理規范》(以下簡稱《管理規范》)團體標準,廈門市食安聯組織專家對莊家寶蔬菜專業合作社的種植基地開展了現場評審。
筆者了解到,此次發布的《管理規范》明確了對蔬菜種植基地的產地環境、生產投入品(農藥、肥料等)、種植生產管理、包裝和貯運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涵蓋了從蔬菜種子到土壤、空氣、水質指標,種植過程農藥、肥料的選用和管理,蔬菜采收、清洗以及包裝、貯運等全過程考核評價。例如,產地環境方面,要求產地應遠離工礦區、公路鐵路干線和生活區,避開污染源;種植前應對產地環境進行檢測,并定期(一年不少于一次)對產地內土壤、空氣和水質指標進行監測評價。蔬菜采收和清洗方面,要求采收前應對即將上市的蔬菜進行質量安全自檢或委托檢驗,保證產品符合相關質量安全要求等。
饒滿華介紹,目前,廈門已有包括莊家寶蔬菜專業合作社在內的30余家農產品種養基地申報執行《管理規范》團體標準。近期廈門市食安聯將組織專家分批到各基地進行實地考核、評審,通過建立對外延基地土壤、水源的監測及“飛行檢查”制度,從源頭筑牢供廈食品的第一道安全防線。
從農田、商超到餐桌
對食品實施“全鏈式”標準化管理
近日,廈門市食品安全工作聯合會牽頭制定發布供廈食品安全團體標準《供廈食品 梨》,對污染物限量、農藥殘留限量等安全指標制定了嚴于國標的指標,讓大家可以更安全地享受這一美味。
據悉,此次發布的團體標準《供廈食品 梨》,遵循“更全面、更嚴謹”原則,補充了國標缺失并具有一定食品安全風險的限量規定,形成高于國家標準、滿足市民更高要求的供廈食品標準。比如,該標準的污染物鎘指標嚴于國標,并在國標的基礎上增加“鉻、總砷”2項污染物限量。在農藥殘留限量方面,設置了多靈菌、倍硫磷、毒死蜱等14項嚴于國標的限量指標,還增加了1項日本肯定列表的限量指標丙溴磷,以及噠螨靈、多效唑等2項香港地區的限量指標。符合供廈標準的梨,就可以貼上“鷺品”標識,市民在超市購買到的“鷺品”梨,將更優質更安全。
“食品安全標準在監管中發揮著基礎性保障作用。”饒滿華表示,2020年起,廈門市食安辦指導廈門市食品安全工作聯合會,逐步建立覆蓋“從農田到餐桌”全鏈條的供廈食品標準體系。目前已發布84個供廈標準,累計1000多項指標嚴于國家標準,土筍凍、大米、豬肉等9個標準獲評廈門市優秀團體標準,供廈食品標準體系建設工作經驗獲評首屆廈門市依法治理十佳典型示范案例。
在新興的預制菜產業領域,“廈門現有預制菜相關企業285家,擁有安井、綠進、如意三寶、古龍等一批國內知名的預制菜龍頭企業,發展潛力巨大。”廈門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保障食品安全,助力產業發展,去年12月,該局依托供廈食品標準體系建設,制定并發布《供廈標準 預包裝冷藏膳食》和《預包裝冷藏膳食生產經營衛生規范》兩項供廈食品標準,率先在全省建立了冷藏預制菜標準體系。今年3月,廈門市食安辦又率先在全省通過了《供廈食品 預制菜》《供廈食品 速凍面米制品》兩項團體標準,參考使用歐盟相關食品安全標準,填補廈門預制菜領域標準空白,讓企業生產經營有規范、部門監管指導有依據。目前冷凍魚糜制品、速凍調制肉制品、動物性水產品預制菜等相關預制菜標準已完成起草,進入征求意見和評審階段。據悉,廈門預制菜產業發展迅速,全市已有2家企業取得預包裝冷藏膳食生產許可,1家企業取得即食鮮切果蔬生產許可,3家企業預制菜年產值預計達10億元以上。
如今,“鷺品”產品已覆蓋米、面、糧油、肉蛋、果蔬等百姓餐桌日常主要的食品及食用農產品。作為專門為廈門市民打造的高品質食品品牌,“鷺品”從審核、評價到推出,從農田、商超到餐桌,都有對應的高標準作為依據,通過對食品“全鏈式”標準化管理,深化從產地源頭到市場終端的標準銜接。科學嚴謹的評價要求,以及對產品從生產種植端到銷售端的全鏈條高標準監管,讓“鷺品”成為廈門市民心中“食品安全”的代名詞。
“管”出安全食品
探索事前預防型治理模式
安全的食品是“產”出來的,更是“管”出來的。市場監管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廈門現有食品生產經營主體10.5萬家,其中食品經營主體約9.6萬家,約96.8%為小微企業或個體工商戶。在食品安全監管方面,廈門已建立健全分層分級精準防控、末端發力、終端見效工作機制,進一步壓緊壓實屬地管理和企業主體“兩個責任”。全市10.5萬家食品生產經營主體均由各級干部負責包保,逐步實現督導常態化、信息化、精細化。但不容忽視的是,由于工作領域不同,在“隔行如隔山”的情況下,包保干部對包保主體的加工經營過程、制度落實、人員管理等往往無法深入檢查,對風險難以全面把控。雖然各級食安辦已組織了多場培訓,大部分包保干部依然存在“怎么督、督什么”的困惑。
在監管力量和監管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如何破解廈門食品安全全鏈條監管體系中存在的短板問題?市市場監管局分管領導帶隊深入基層市場監管部門、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行業協會等開展調查研究,提出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工作機制,推動食品安全治理由“事后查處”向“事中管控”“事前預防”轉化,進一步提升食品安全風險管控精準性、系統性和有效性。
“引入第三方機構,發揮第三方機構的獨立性和專業性,開展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是食品安全監管的重要輔助手段。”饒滿華表示。據悉,今年“五一”前,廈門市市場監管局就組織開展了2023年度廈門重點食品企業食品安全狀況評估,選取廈門市肉制品、復配食品添加劑、冷藏冷凍預制菜等20家重點食品生產企業,依托第三方專業認證機構專業人員按照相關要求,系統排查企業生產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因子和管理制度落實情況,并形成了相應的食品安全狀況評價報告。
但從實際情況來看,目前各單位委托開展風險評估也存在任務分散、標準不統一、工作開展不平衡等問題,第三方機構為了控制成本、擴大利潤,風險評估的精細度和有效性也還有待提升。對此,廈門市市場監管局在主題教育調研報告中提出組建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員隊伍,制定出臺風險評估工作規程,突出重點開展風險評估等具體措施,破解監督檢查存在問題。
“我們近期已會同相關技術機構,在征求一線執法人員意見建議的基礎上,共同制訂出臺《廈門市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工作規程(試行)》,細化了開展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的評估范圍、執行分工、評估流程和結果處置等事項,統一工作標準,統籌工作計劃,確保評估過程規范化、標準化,評估結果客觀公正。”廈門市食安聯相關負責人介紹。同時,市食安聯也已啟動風險評估員招募工作。據悉,新組建的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員隊伍,首個任務就是依照日前出臺的《廈門市2023年度學校“星級食堂”評定工作方案》要求,以“四不兩直”為原則,按屬地回避、交叉評審進行人員分組,通過現場評審,評選出全市首批20個學校“星級食堂”。下一步,廈門市食安聯還將組織風險評估員,對食品生產經營規模大、風險高、影響面廣的A、B級包保主體開展系統深入的風險評估,同時將風險評估的結果及時反饋給監管部門,由監管部門依法加大監督檢查頻次,跟蹤整改效果,形成監管閉環。
欄目指導單位: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